寒暑有代谢,人事亦推移。蹉跎慨畴昔,俯仰念复兹。
篱落委秋蔓,馀葩含夕姿。物化谅难穷,吾生知有涯。
皎皎碧山侣,依依青桂枝。相逢恐迟暮,怅望起遐思。
秋怀五首 其一。元代。陈基。寒暑有代谢,人事亦推移。蹉跎慨畴昔,俯仰念复兹。篱落委秋蔓,馀葩含夕姿。物化谅难穷,吾生知有涯。皎皎碧山侣,依依青桂枝。相逢恐迟暮,怅望起遐思。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陈基。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夏日六首 其六。宋代。徐瑞。宇宙千年遗事,江山几段閒情。一笑无人领略,杖藜竹外徐行。
谢石林赠湖石次其韵。元代。赵孟頫。怪石曾听法,来从不二门。玲珑浮磬韵,斑驳古苔痕。池月岩边上,春云水面屯。微尔能辍赠,此意向谁论。
小饮赏菊。宋代。陆游。菊得霜乃荣,性与凡草殊。我病得霜健,每却稚子扶。岂与菊同性,故能老不枯?今朝唤父老,采菊陈酒壶。举袖舞翩僊,击缶歌乌乌。秋晚遇佳日,一醉讵可无!
口占诗。明代。袁华。春塘杨柳未飞绵,已有清阴覆画船。好倩吴姬歌《水调》,不辞有罚酒杯传。
在伯用铜字韵作诗复次韵二首。宋代。赵蕃。闭门怜我欠新功,下笔奇君有古风。岂但众多穷草木,更能琐细及鱼虫。昔人要作有为者,后世多归亡是公。叹息知堪几寒暑,此身宁异物为铜。
鹖冠著书图。明代。欧大任。白首缁帷不下坛,一编元自足盘桓。书传绝学虫为篆,家隐名山鹖是冠。草阁几人题玉笈,竹林诸子荐铜柈。西昌更有长生箓,愿奉云亭岁岁欢。
秋夜。清代。林占梅。袅袅茶烟飏小楼,楼头风月趣兼收。寺钟韵远传清夜,坞竹声多报早秋。半部诗篇宗白傅,一生心事肖黄州。灯前重览南来信,绿绮频弹莫解忧。
征妇词。元代。刘祁。青灯荧荧照空壁,绮窗月上莎鸡泣。良人塞上远从军,独妾深闺长太息。忆初痴小嫁君时,谓君不晚拥旌麾。如何十载尚舆隶,东屯西戍长奔驰。秋风戎马临关路,千里持矛关上去。公家事急将令严,儿女私情那得顾。恨妾不为金鞴靫,在君腰下随风埃。恨妾不为龙泉剑,在君手内飞光燄。慕君不得逐君行,翠袖斑斓空血染。君不见重瞳凤驾游九疑,苍梧望断犹不归。况今沙场征战地,千人同去几人回。君回不回俱未见,妾心如石那可转。
读未央集有先文恪神道碑感赋。明代。释函可。高冢前朝草木凄,灯前雪底泣孤儿。良弓久没箕同尽,华表空留鹤尚羁。大节已昭悬日月,千秋不朽属文辞。遥知定有人来过,系马松根读旧碑。
前高凉推官陈汉臣惠佳什索俚编不可虚辱授之。宋代。曾丰。太虚生气气生风,风又生声诗在中。固是性情元具足,何当学问更加充。形容草木鱼虫意,虽妙犹为堕于艺。雅颂声音召阴阳,圣贤道义包天地。句拙莫谢来章工,尚深自养细自融。和顺积中鬼不见,英华发外天无功。
偈公六十五首。宋代。释咸杰。 方脱钟山阶级难,却来遮里养残躯。那知踪迹难遮掩,又见驱驰走使符。
送黄彦美还会稽彦美常从故侯买里古思以兵守越后雪仇报恩一时称诵 其一。明代。刘炳。君去应须到会稽,故侯墓上草离离。信陵门下三千客,零落东风更有谁。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宋代。王安石。失志难作福,得势易造罪。苦即念快乐,乐即生贪爱。无苦亦无乐,无明亦无昧。不属三界中,亦非三界外。
贵卿。宋代。文天祥。天高并地迥,与子独牢愁。初作燕齐客,今为淮海游。半生谁俯仰,一死共沉浮。我视君年长,相看比惠州。
登文昌阁二首 其一。清代。时惟中。文光高楼斗垣低,一曲河声数转堤。得失寸心安遇合,升沉咫尺隔云泥。苍烟远树通燕赵,古驿斜阳近鲁齐。好藉瓣香皈帝座,来追往谏此丹梯。
秋宿湘江遇雨。五代。谭用之。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七夕遇雨访石堂先生 其五。元代。熊鉌。高高不可问,神光终朦胧。云锦不成报,谩尔欺盲聋。柱维久倾折,会有补炼功。
怀五羊别业兼寄所知。明代。区怀年。酒帘花市旷径过,幽事宁如老去何。山近尉城春草绿,井连萧寺夕阳多。国香空谷邀琴写,家食衡门带索歌。疏雨自沾苔径曲,几人鸠杖破烟萝。
答李伯鱼桐竹。唐代。张说。结庐桐竹下,室迩人相深。接垣分竹径,隔户共桐阴。落花朝满岸,明月夜披林。竹有龙鸣管,桐留凤舞琴。奇声与高节,非吾谁赏心。
题陆闰斋双莲图。宋代。陆文圭。红粉香中双业蒂,碧丝藕下暗连林。主人一笑偶然尔,客子竞夸前所无。堂上埙篪兄友弟,房中琴瑟妇随夫。君家和气浓和酒,此即双莲瑞庆国。
高公墓。宋代。周紫芝。高公古遗直,三年立螭头。载笔有公言,高论肃冕旒。少年取巍科,妙学穷九流。晚窥青囊书,穴地生公侯。当时千载人,继出欧与刘。如何百年后,零落归山丘。墓门梗荒棘,长松泣高秋。佳城定天与,政自非人谋。我来倚墓木,伴客聊遨游。斗酒与只鸡,谁为桥公羞。
次韵奉酬参议林郎中见贻之作。宋代。喻良能。紫宸畴昔幸同朝,去国俄惊数舍遥。轻细难沾时服赐,氤氲正想御香飘。年加赖有板衣戏,心静真同桂隐招。龙瑞此时探禹穴,天津何日渡京桥。
春阴。唐代。李建勋。老雨不肯休,东风势还作。未放草蒙茸,已遣花萧索。浮生何苦劳,触事妨行乐。寄语达生人,须知酒胜药。
题唐明皇幸骊山图。元代。朱德润。骊山西北高,万乘东南至。霓旌苍翠中,阁道丹青里。忆昔上林游,春寒多并辔。羯鼓召花奴,黄门催力士。霓裳曲未终,惊动渔阳骑。
寒夜口占。宋代。章甫。几日清秋去,严冬渐觉深。乾坤归老态,风木入寒心。梦破诗魂返,愁多酒力沉。来朝卜天气,犹未定晴阴。
秋夜。宋代。张镃。疎星历历间银河,天澹浑疑泻素波。墙角影低遮月少,树头声壮著风多。平生但念长閒好,万事从教若梦过。要足一诗添故蒿,小山池畔更婆娑。
送人入京二首 其一。元代。倪道原。十载秦城梦寐间,客衣重著思漫漫。江河众水分流出,济岱诸山对海安。茅店听鸡霜月白,柳桥饮马晓风寒。旧藏箧内阴符在,赢得苏郎对雪看。
秦权。宋代。释居简。自程文法较锱铢,汗竹韦编付烬馀。倒置重轻矜缜密,不知三十六年疏。
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唐代。徐夤。蓓蕾抽开素练囊,琼葩薰出白龙香。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姮娥夜月光。雪句岂须征柳絮,粉腮应恨帖梅妆。槛边几笑东篱菊,冷折金风待降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