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临川人,字国泉,号水镜。世祖至元初以军功显于闽。官至溧阳路总管。有《水镜集》。...
元淮。抚州临川人,字国泉,号水镜。世祖至元初以军功显于闽。官至溧阳路总管。有《水镜集》。
郊行即事四首 其三。宋代。郑思肖。痴立若忘归,欲言还又讷。时危恐戄多,国破繁华歇。黄叶辱吴山,绿芜欺魏阙。两峰流水声,偷哭汉宫月。
题李生环玉轩。元代。胡奎。李公子,来自西昆崙。于阗河中白石子,何年移植苍山根。碧云四合不见日,入窗空翠凉纷纷。得非伶伦氏,采之贡轩辕。轩辕台上调六琯,吹得凤凰五采相腾骞。凤凰城中凤之穴,结巢下啄青琅玕。李公子,何翩翩。伯也如圭璋、如璠玙,何不披腹排天阍,森然玉笋联朝班。不然借我截为任公之钓竿,一掣海水金鳌翻。明年二月春水浑,我当挐舟扣卿门。香风堂上振环佩,春雨阶前罗子孙。卿当赠我青瑶琨,何以报之云锦文。卿家令弟未相见,寄谢此君须会面。
松风楼篇。宋代。徐玑。松声欲动风声催,细非笙簧大非雷。松间便使无风起,亦有爽气如风来。傍松作楼古为务,小着轩楹省斤锯。楼低要与绿阴平,勿令高过松梢去。
次韵吴学录过访二首 其一。明代。陈镒。故人过我宿,青灯夜何其。殷勤接软语,尊俎聊设施。山寒耿孤月,溪净生微飔。索居负幽意,局蹐谅何为。况于干戈际,沉郁多幽思。子独心神舒,六学一贯之。相从岁年晚,慨彼时事非。
十一月十三日冷水步夜起玩月。清代。袁枚。霜月两澄鲜,孤篷夜悄然。自携双鬓雪,独对一江烟。僵树立如铁,寒星摇满天。横斜几枝桨,也学榜人眠。
莲花塔户镜容开,设利流光月满台。江吼鼍声东海去,地蟠龙势北山来。
云中梵呗和仙乐,天上香盂送佛斋。盛世只今隆外护,匡宗须藉仲灵才。
题钟山新寺后三日钦蒙圣制和章感遇之馀谨再用韵赋 其二。明代。来复。莲花塔户镜容开,设利流光月满台。江吼鼍声东海去,地蟠龙势北山来。云中梵呗和仙乐,天上香盂送佛斋。盛世只今隆外护,匡宗须藉仲灵才。
赠李子西。明代。薛蕙。自余友君子,寒暑仅三易。始见欢如故,再遇契逾昔。周旋尚无几,款眷良已积。常恐人事乖,及兹果离析。枉驾就我别,执袂城南陌。举觞忘献酬,坐客皆悽恻。爱深悲不浅,辞尽意何极。霄汉子奋飞,山林余偃息。出处苟同心,楚越非异域。
遇冲和先生。唐代。高适。冲和生何代,或谓游东溟。三命谒金殿,一言拜银青。自云多方术,往往通神灵。万乘亲问道,六宫无敢听。昔去限霄汉,今来睹仪形。头戴鹖鸟冠,手摇白鹤翎。终日饮醇酒,不醉复不醒。常忆鸡鸣山,每诵西升经。拊背念离别,依然出户庭。莫见今如此,曾为一客星。
送太仓唐倅之桃源令。明代。王世贞。自识量移帝宠新,莫因才大叹沈沦。家邻湘水元通楚,官是桃源不避秦。花里鸣弦千嶂色,月明飞舄万家春。兰台倘语登高事,唐勒应誇赋有神。
采芝操。两汉。美人虞。皓天嗟嗟。深谷逶迤。树木莫莫。高山崔嵬。岩居穴处。以为幄茵。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往矣。吾当安归。
对凤仙花。明代。林光。墙角株株得意时,能红能白看成痴。清秋坐转虚檐日,我亦如花花不知。
一柱华峰,绿翠似、芙蓉金削。孤负却、画船春水,一尊同酌。寒食清明都几日,征鞍遽作西归客。漫春风、墙燕语留人,高城隔。春草碧,杨花白。妆点就,行轩色。道不应霜翮,能舒长策。三尺青萍风义在,看君冠盖长安陌。对夕阳、淡处最关情,河梁别。
满江红 至元二一年岁次甲申,二月二十八日。元代。王恽。一柱华峰,绿翠似、芙蓉金削。孤负却、画船春水,一尊同酌。寒食清明都几日,征鞍遽作西归客。漫春风、墙燕语留人,高城隔。春草碧,杨花白。妆点就,行轩色。道不应霜翮,能舒长策。三尺青萍风义在,看君冠盖长安陌。对夕阳、淡处最关情,河梁别。
端州阅江楼。清代。陈恭尹。牂牁之江千里来,羚羊峡口一线开。长波鼓荡气不泄,沙边吼怒成风雷。五月六月西潦至,端州古城昼常闭。即今水落洲渚高,急流尚作奔扬势。谁飞杰构临江隈,下有孤石名嵩台。崇基峥嵘山岳立,古榕诘屈蛟螭回。百道文窗浮木末,四楼角立何轩豁。曲阁周流复道长,高廊四注空阶阔。犹忆登楼发尚髫,楼前亲见海龙朝。万乘旌旗屯北郭,千官车马聚寒潮。二十年来重系舸,泪滴阑干独愁我。白云飞尽苍梧深,满目寒山日西堕。
南从江汉北幽燕,生死相知二十年。空有明恩容致政,更无馀景待归田。
六丁愁辟还乡路,五老催迎上水船。遥想生平宦游处,祗将遗爱向人传。
婺源州判官赴调京师授饶州路乐平州同知致仕拜命而卒归葬庐山。元代。揭傒斯。南从江汉北幽燕,生死相知二十年。空有明恩容致政,更无馀景待归田。六丁愁辟还乡路,五老催迎上水船。遥想生平宦游处,祗将遗爱向人传。
社日。元代。刘崧。社日那无酒,时危不见春。闭门防过卒,烧纸赛田神。已叹耕锄废,终伤杀掠频。鸡豚久萧索,未敢怨风尘。
新年试笔。明代。林光。年更新甲子,己未及庚申。雪粒寒飘几,琼花烂照人。微醺心里酒,渐放笔头春。忽忆疏顽子,无书慰老亲。
渡淮二首 其一。明代。黄省曾。落日渡淮口,孤帆挂杳然。舟前即沧海,树外但长天。橹声随棹曲,浊水间明川。渐看灯火近,夜泊酒垆边。
送象上人还山中。唐代。郑巢。竹锡与袈裟,灵山笑暗霞。泉痕生净藓,烧力落寒花。高户闲听雪,空窗静捣茶。终期宿华顶,须会说三巴。
夜坐。宋代。叶茵。秋院稚凉生,看书睡未能。扇閒萤扑袂,窗破鼠窥灯。晚境物华异,清宵道气增。邻家犹不寐,席地话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