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三首 其三 赵普

咏史三首 其三 赵普朗读

佐面动高遇亦隆,曾闻自诩读书功。鄙夫章句分明在,未及当时半部中。

周馨桂

字小山,诸生。顾山人。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周馨桂朗读
()

猜你喜欢

昔有梁孝王,风流歌吹台。
西行见天子,侍从多贤才。
相如虽未至,得见邹与枚。
旷世无伯乐,骐骝为驽骀。
()

农郊阡陌起黄尘,望断天涯绝点云。
疏懒无情讼风伯,幽窗时读退之文。

()

十日九风雨,春来有许阴。气腾三岛暝,绿涨一江深。

苔匝痕犹湿,花垂力不禁。遥怜杜陵老,麻麦正关心。

()

春风摇荡自东来,折尽樱桃绽尽梅。

惟馀思妇愁眉结,无限春风吹不开。

()

武皇开疆三万里,滇池初穿柏梁起。更铸仙人承露盘,万岁千秋奉天子。

当时谩说邜金刀,谁知更有当涂高。铜雀台高阿瞒死,八方才人闹如蚁。

()

雄郡开名胜,三年我甫寻。池渟浈水出,窗纳岭云深。

客里多吴语,尊前半越吟。淹留堪水夜,一慰故人心。

()
荷盖点溪三数叶,藤稍遶树几千层。
投闻更与高人约,重抱琴来听广陵。
()

扶衰懒是诀,出处是同科。唯有闲真肯,原无事可多。

风云观物化,草木养天和。默默残编在,余龄勉切磨。

()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

片月冷黄昏,家家静掩门。避秦人不见,山犬吠江村。

()

绛缕蓬莱戴巨鳌,天风吹动碧云涛。海东偷觑无人处,出水珊瑚百丈高。

()

御史台中柏,哑哑乌夜啼。返哺既以乖,风木不宁栖。

子心安可穷,物理故难齐。峨峨京山阡,上有黄金题。

()

云来高峰青,日落遥峰紫。却舣钓鱼船,沉吟看秋水。

()

云林先生老更迂,酒酣落笔元气俱。沧洲赤县随意扫,不学徐熙没骨图。

沉犀石带波涛润,石上烟梢势千仞。参天古木蛟龙僵,赤叶已脱荆门霜。

()

浅量能消酒几杯,争如俗子厌人来。
明朝定到梅山下,不管梅花开未开。

()

君家高楼高百尺,楼间把酒无虚日。极目欲穷千里心,谁谓区区仅容膝。

捲帘半空云气入,孤鹤长鸣楚天碧。醉拍阑干呼月来,万壑松风夜吹笛。

()

菖蒲邂蚤虱,蚰蜒引可怵。奇香衣恣薰,损肺毋乃疾。

如何顿忘损,而云岂无益。

()

永夜便僧话,茶膏一味真。破墙通月色,空阁接云亲。

切切笛中雨,浮浮瓮底春。五更清梦晓,门放欲来人。

()

广化三边静,通烟四海安。还将膝下爱,特副域中欢。

圣念飞玄藻,仙仪下白兰。日斜征盖没,归骑动鸣鸾。

()

宿昔不梳头,丝发被两肩。婉伸郎膝下,何处不可怜。

()

香脸轻匀,黛眉巧画宫妆淡。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转。

早是萦心可惯。那更堪、频频顾盼。几回得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

()

西风明月临台榭。准拟中秋夜。一年等待到而今。为甚今宵陡顿、却无情。姮娥应怨孤眠苦。取次为云雨。素蟾特地暗中圆。未放清光容易、到仙源。

()

奏稿应盈箧,藏书复几车。
门人谁渍酒,天子想投瓜。
旅榇关山阔,铭旌道路赊。

()

陆剑巴琴动远游,隋珠和璧映沧洲。观吴无复鸳鸯殿,泛越空寻翡翠楼。

()

荡胸云气接空冥,齐鲁阴阴未了青。不见当时封禅处,紫烟红雾满云亭。

()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

年少曾窥宝笈文,青山长礼紫阳君。洞门尽日无烟火,自扫松花吸白云。

()
不是标形虚事持,释迦老子要人知。
拈来放去非他物,运水搬柴事事宜。
()
三年去国苦飘零,满面风沙漫度春。
白日驱车无住客,青山当路亦为尘。
东经卤泽初迎雪,西出蒲关欲问津。
何日投鞭寻旧隐,云间深访牧牛人。
()
闭门怜我欠新功,下笔奇君有古风。
岂但众多穷草木,更能琐细及鱼虫。
昔人要作有为者,后世多归亡是公。
叹息知堪几寒暑,此身宁异物为铜。
()
仙儒昔日卷龟壳,蛤蜊自可洗愁颜。
不比二螫风味好,那堪把酒对西山。
()
愚痴常似醉,何异梦中人。
欲达终无见,怀疑道岂亲。
非为贪闭口,那是益於身。
先生堪寂默,种福不传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