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几诗友,看花年复年。杖游风雅地,觞咏雨馀天。
大厦笏山复,嘉宾苍石延。东篱有佳色,讵解媚时贤。
次韵和松盦同年菊宴五首 其一。清代。祝廷华。白社几诗友,看花年复年。杖游风雅地,觞咏雨馀天。大厦笏山复,嘉宾苍石延。东篱有佳色,讵解媚时贤。
字丹卿,号颜丞,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祝廷华。字丹卿,号颜丞,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次韵叙别和答。宋代。洪朋。顾曲周郎不姓庞,也寻马祖到禅窗。谈功不见令人瘦,句法重来受我降。今日茶香聊对榻,异时酒泛满盈缸。相期直到无心处,彷佛还须似帝江。
九日奉呈同僚四绝句。宋代。陈傅良。泽国重阳花较迟,得花虽□□愁余。家家人醉鸡豚社,独对西风忆鱠鱼。
何奕猷冼于觉二子閒过。清代。李英。老人生事只随缘,交得诗禅更酒禅。虽是出家犹握发,何如不笑虎溪前。
照镜。唐代。王建。忽自见憔悴,壮年人亦疑。发缘多病落,力为不行衰。暖手揉双目,看图引四肢。老来真爱道,所恨觉还迟。
诵金刚经满二藏偶作。宋代。葛胜仲。我诵大智度,非疾无日空。铜炉海岸香,亦复充净供。积数向洛叉,而实未尝诵。凡诸有为法,实如幻泡梦。一字本不立,况有千百颂。不受一切法,乃簉预流众。于法有所得,十八成不共。妙理端会心,筌蹄那复用。
满江红 郝元公署中食饼忽有茂陵之忆赋词志感。清代。陈维崧。落拓无家,叹三匝、曾栖汝颍。记那日、绿窗闲与,姬人说饼。溲粉宛同春絮薄,映空绝似杭罗净。笑鹦哥、偏爱啄香粳,吴儿性。才半载,归乡井。拚两地,悲萍梗。算不因烽火,几成薄倖。闻说衮师年尚幼,戛羹解向厨娘竞。只今宵、入手恰输他,团圆影。
南归对客。宋代。汪元量。北行十三载,痴懒身羁孤。勒马向天山,咄咄空踟蹰。穷阴六月内,白雪飞穹庐。冷气刺骨髓,寒风割肌肤。饥餐枣与栗,渴饮酪与酥。弃置勿复言,言之则成迂。前年走河北,荆榛郁丘墟。夜宿古战场,鬼物声呜呜。去年及淮南,黄尘翳行裾。长流漂白骨,满目皆畏途。今年归湖山,乔木依故居。堂前双老亲,粲粲色敷腴。壁间岂无琴,床头亦有书。友朋日过從,可嬉仍可娱。开轩耿晴色,梅花绕庭除。呼儿斫海鲸,新篘酒盈壶。偶尔得生还,相对真梦如。万事一画饼,百年捋髭须。向来误儒冠,今也无壮图。且愿休王师,努力加饭蔬。
和子瞻濠州七绝其七浮山洞。宋代。苏辙。洞府元依水面开,秋潮每到洞门回。幽人燕坐门前石,长看长淮船去来。
次韵仇仁近用韵见示五首。元代。方回。眼过登伽皱面羞,湖山信美为谁留。开通一办多王老,下泽唯思侣少游,行役自量非得已,食贫能忍复焉求。余生至此当知命,壮事虚抛更老谋。
送王九之入京。明代。顾璘。澄江馆前江水流,征帆五月下扬州。玉京台省多知己,会听常何荐马周。
次韵张伯时以再任为贺。宋代。郑侠。再官庠序为宁亲,立道惟忧歉泗滨。若使佞谀求利研究院,便居庙庙亦沈论。环惟书史何如乐,得是英髦信不贫。如子才豪犹未第,每思冥晦避通津。
说良人滑将张婴。从来嗜酒,还家镇长酩酊狂酲。屋上鸣鸠空斗,梁间客燕相惊。谁与花为主,兰房从此,朝云夕雨两牵萦。似游丝飘荡,随风无定。奈何岁华荏苒,欢计苦难凭。唯见新恩缱绻,连枝并翼,香闺日日为郎,谁知松萝托蔓,一比一毫轻。
水调歌头·说良人滑将张婴。宋代。曾布。说良人滑将张婴。从来嗜酒,还家镇长酩酊狂酲。屋上鸣鸠空斗,梁间客燕相惊。谁与花为主,兰房从此,朝云夕雨两牵萦。似游丝飘荡,随风无定。奈何岁华荏苒,欢计苦难凭。唯见新恩缱绻,连枝并翼,香闺日日为郎,谁知松萝托蔓,一比一毫轻。
秋月联句。唐代。商山三丈。秋月圆如镜,--王步兵秋风利似刀。--萧中郎秋云轻比絮,--梁璟秋草细如毛。--诸葛长史
玉宇□蓬户。渺凉声、箾槮梧井,乱零枫浦。得得西山朝来爽,碧瘦千崖万树。清兴在、烟霞深处。拄笏风流今谁是,但闻鸡、夜半犹狂舞。试举看,渠多许。青云万里君夷路。肯区区、輈张兔穴,沈迷金坞。流水高山真难料,休把朱弦浪抚。任展转、翻云覆雨。且对佳时随意乐,更从今、莫问惊人句。算万事,总天赋。
贺新郎·玉宇□蓬户。宋代。廖行之。玉宇□蓬户。渺凉声、箾槮梧井,乱零枫浦。得得西山朝来爽,碧瘦千崖万树。清兴在、烟霞深处。拄笏风流今谁是,但闻鸡、夜半犹狂舞。试举看,渠多许。青云万里君夷路。肯区区、輈张兔穴,沈迷金坞。流水高山真难料,休把朱弦浪抚。任展转、翻云覆雨。且对佳时随意乐,更从今、莫问惊人句。算万事,总天赋。
韩献肃公挽词三首。宋代。黄庭坚。泪尽才难日,斯人遽陨倾。冰枝忧木稼,食昴恨长庚。名与具茨重,心如颍水清。堂堂万夫表,直作闭佳城。
江行寄远。唐代。李白。刳木出吴楚,危槎百余尺。疾风吹片帆,日暮千里隔。别时酒犹在,已为异乡客。思君不可得,愁见江水碧。
箜篌引。明代。释函是。北风何凄凄,吹我百衲衣。膏雨何霏霏,泽我西山薇。披衣可禦寒,采薇聊充饥。顾影成独立,无俦终怨谁。登高眺远空,心与空俱驰。空里有江山,江山多是非。是非靡所穷,我心归无期。忽然返蓬庐,还我未登时。读书晤古人,将以娱心脾。叔夜不偶俗,东市良堪悲。夜闻鼓琴声,形神离不离。鲍公谓尸解,此语至今疑。子房已辞汉,竟为帝王师。文若似子房,事曹欲何为。严辞折董昭,饮药甘如饴。各自用其天,身世犹云霓。生死不足畏,人心焉能知。
穷年守岁五首 其四。明代。郑潜。穷年百忧散,心事梅花知。萧然四壁空,简书任纷披。亲朋馈糇粮,邻里遗酒卮。取与随所适,焉计穷通为。微名苦愚人,颠倒尘网羁。冰霜不相贷,风云浩难追。长歌以卒岁,勋业知何时。
栖贤山居十首 其十。明代。释函是。山中常作梦,梦里不知山。双屦随人去,千门得食还。夜泉寒竹簟,秋月白柴关。同道如相忆,归来共学顽。
马风宁海,遇重阳十八。憨憨地、就中奸黠。六尘绝。纵逍遥自在,开怀豁畅,云游水历,琼瑶路如冰滑。补天缺。下功收五彩,经营活雪。调龙虎、撞关冲节。得真悦。见晴空莹净,圆圆正正,光辉晃朗,元来自
五灵妙仙 借柳词韵。金朝。马钰。马风宁海,遇重阳十八。憨憨地、就中奸黠。六尘绝。纵逍遥自在,开怀豁畅,云游水历,琼瑶路如冰滑。补天缺。下功收五彩,经营活雪。调龙虎、撞关冲节。得真悦。见晴空莹净,圆圆正正,光辉晃朗,元来自
仙郎新下建章宫,楚客俄来吴苑中。堤柳似牵征舸绿,江桃若喜会樽红。
朋情不以青云变,吟眺能于绮日同。难见易分浮世迹,令人欢里惜飞蓬。
白礼部方驻吴门建平宗君适至相携泛眺各贻我诗赋荅一首。明代。黄省曾。仙郎新下建章宫,楚客俄来吴苑中。堤柳似牵征舸绿,江桃若喜会樽红。朋情不以青云变,吟眺能于绮日同。难见易分浮世迹,令人欢里惜飞蓬。
初睡起有作。宋代。陆游。喔喔晓鸡鸣,迢迢残漏声。拨衾幽梦断,褰幌小窗明。獠婢篝衣暖,山童拥篲行。老夫徐下榻,负火听瓶笙。
与郛郎作骨董羹四首 其三。宋代。释慧空。寒士百菹食藉佳,敢比八珍五侯家。分甘长贫体生粟,谁能一饱面发霞。自羹青松烧芦菔,更杂石耳相天花。愿留佳士宿清昼,细引炉香深炷茶。
绝句二首 其一。宋代。释法具。鹤鸣九皋秋夜永,纸帐芙蕖卧灯影。九州之外更九州,谁解摩心发深省。
游灵山寺。元代。陈高。旧闻海上有神山,今见楼台岛屿间。鳌背千年开佛国,鲸波十里隔人寰。风吹僧影浮杯渡,云送龙身听法还。避世拟从支遁隐,尘簪吾已久投閒。
和孔司封题蓬莱阁。宋代。孙昌龄。突兀轩楹气象豪,使君携客共游遨。坐来面揖湖山胜,行处深腾日月高。隐约壶中露蓬岛,分明海上涌金鳌。宜酬绝景频吟醉,况是东南暂拥旄。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始得西山宴游记。唐代。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