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闺房世罕俦,偕隐足风流。今来忍见,鹤孤华表,人远罗浮。
中年定不禁哀乐,其奈忆曾游。浣花微雨,采菱斜日,欲去还留。
眼儿媚·林下闺房世罕俦。清代。纳兰性德。林下闺房世罕俦,偕隐足风流。今来忍见,鹤孤华表,人远罗浮。中年定不禁哀乐,其奈忆曾游。浣花微雨,采菱斜日,欲去还留。
参考资料:
1、朱立春编著.中国历史常识全知道 家庭必备典藏版: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03:第521页
2、(清)纳兰性德著;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262页
作者创作此词的时候,卢氏已经逝去多年,具体年份已不可考,容若重游山野,心有万千感慨而作此篇。
参考资料:
1、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03:第184页
上片写纳兰对友人的生活情趣和风度的赞美。
“林下闺房世罕俦”,这两句谓友人夫妻二人一同隐居山林,知足保和,风流自适。后一句“今来忍见,鹤孤华表,人远罗浮”则大量用典,先是有“忍见”,再有“鹤孤华表”,取鹤生性孤高的特点,词中意为远隔世事,居住在这装饰华美清丽的房子里,用“罗浮”,意指往日荣华。所以,纳兰如今亲眼目睹友人隐居仙境,风景撩人,看见友人住在这华美的房子里,远离尘世的浮躁虚名,安宁闲适,着实是艳羡不已。友人的生活情趣和风度,叫纳兰敬佩又羡慕,赞美之词发自肺腑,仿佛远罗浮的田园风光,他也能沾点光来。
下片表达纳兰对友人隐居生活的向往。
“中年定不禁哀乐,其奈忆曾游”,到中年的时候,纳兰肯定会因为自己曾经来到过这么美丽的地方而禁不住悲伤起来。同时,纳兰又会感到十分幸福和快乐,因为在这里有过美好的回忆。“浣花微雨,采菱斜日”,“浣花”“微雨”“采菱”“斜日”,都是生动的自然景致,一派田园安详的美好乐土之态。最后,词人发出感叹:“欲去还留。”这耕种之福,直叫人嫉妒不已,怎么也看不够。
全文多处用典,却明白如话。既有赞美友人的豁达之心,又能坦言自身对隐居无限向往,可谓一词双关。字里行间,纳兰表露了对退隐凡尘。隐居林下生活的向往,也无意倾吐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参考资料:
1、纳兰容若著.一生最爱纳兰词 全词彩插珍藏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14.11:第213页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挽岳君举。宋代。牟巘。五十馀年事,都将作梦看。早方磨铁砚,老遂葬桐棺。蚁结途方戒,驹驰岁已阑。山前一片石,读者为悲酸。
题郡南山光福寺寺即严黄门所置…即郄拾遗之词也。唐代。羊士谔。传闻黄阁守,兹地赋长沙。少壮称时杰,功名惜岁华。岩廊初建刹,宾从亟鸣笳。玉帐空严道,甘棠见野花。碑残犹堕泪,城古自归鸦。籍籍清风在,怀人谅不遐。
书怀。宋代。廖行之。莱衣喜气著青衫,世路从渠裂两骖。试问虚名空斗北,何如荣养乐陔南。邻墙饱听新诗句,尊酒相从几笑谈。闻道秋郊足佳趣,好奇谁复似岑参。
临江仙(次韵子云中秋)。宋代。韩元吉。记得年时离别夜,都门强半清秋。今年想望只邻州。星连南极动,月满大江流。芸阁老仙多妙语,云阶清梦曾游。屐声还认庾公楼。金波摇酒面,河影堕帘钩。
寄子。宋代。洪浩父。太学何蕃且一归,十年甘旨误庭闱。休辞客路三千远,须念人生七十稀。腰下虽无苏子印,箧中幸有老莱衣。归期定约春前后,免使高堂赋式微。
题园堂壁。宋代。董嗣杲。廨扉临水掩,世路入山穷。暑谢晚尤炽,秋高凉未通。莲香霞沼废,竹角月楼空。天地机难测,山林志少同。
闻歌竹枝。唐代。蒋吉。巡堤听唱竹枝词,正是月高风静时。独向东南人不会,弟兄俱在楚江湄。
唐嘉会妻。明代。吴鼎芳。凤皇失其侣,三年独彷徨。岂无云中鹤,矫矫非所当。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阳。杨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年甫十一岁,许聘唐家郎。庭前植嘉树,庭后植垂杨。辛夷为屋柱,玳瑁为屋梁。木兰为横桷,文桂为直阑。堂上珊瑚枝,室中五木香。朝日照清池,游戏双鸳鸯。鹤鸣南北牖,花发东西厢。头上何所饰,郁金为凤凰。腰间何所佩,鸣玉双琅玕。上体紫罗襦,下体缃绮裳。手中著约指,耳后垂明珰。轻盈展素足,秀色修娥扬。言辞若兰蕙,动静随安详。年年藏闺中,邻里不一见。少小遵姆训,十三能织绢。十五理中厨,十七通经传。十九议婚约,婉娈人所羡。天道信倚伏,人事不可限。吉日在须臾,女婿忽染患。亻厌亻厌几何时,一夕朝露变。所闻朝露变,恸绝不复苏。举家尽惶怖,事至奈如何。冷水洒其面,心臆生微温。久久魂归来,气结聊复言:“实乃妾不幸,庆门罹祸端。愿毕所从志,尔辈毋烦喧。”脱我紫罗襦,缃绮不复顾。凤凰郁金钗,琅玕鸣玉佩。纷纷非所有,寂寂委诸地。明珰与约指,此类永相弃。矢志同皦日,终天有如此。膏沐不再施,被服但缟素。青丝红绿丝,兼箱付女弟。父母心则善,内戚生异议。块焉居岁余,媒氏来相闻:“村南有贵宅,美好令郎君。云从多仆御,具足称田园。郎君年二十,读书饱经文。门户实相当,便可结婚姻。”云芳听此语,掩面生号泣:“无端贝萋锦,无故蝇止棘。我心磨不磷,我心卷匪席。但得从容死,何乃相逼迫。”从此绝勺水,六日不一入。阿母见怜女,哽咽慰相及:“彼徒哓哓耳,幸毋伤弱质。吾已峻拒之,还可就饮食。愿毕尔所志,勿为久邑邑。”于中事不成,腴言误彼宅:“此女如花好,此女如玉立。知书服大义,意向多卓识。为服尽三年,庶可成家室。”茕茕三年来,兀兀如一日。媒氏复登门,良吉当及时。为合二姓好,殷勤求结褵。诸姑与伯姊,宛转劝言辞:“门户有如此,胡乃大迷离。先许得书生,后许得富儿。荣悴若霄壤,安用多狐疑。可惜桃李年,春风徒自持。可惜合欢帐,寂寞守空闺。前路一何迈,为事当三思。今当就欢庆,往事休烦悲。”饮泣答诸姑:“礼义全不知。古道日已远,末俗日已隳。妇人从一终,金石亮不渝。乞亲五亩田,佐以流黄机。布帛聊御寒,粗粝聊支饥。长斋事空王,永得相皈依。众人徒嚣嚣,安知心所私。秽污及吾耳,即与世间辞。九原如有会,拚此一贱躯。”握拳爪透肉,嚼齿血流颐。珠陨泽不灭,兰死香不衰。本为奇一世,反为世所哀。是时十九日,月令在孟冬。婚家执前约,再遣媒相通。血色红锦笺,一一共银封。彩盒多喜气,玉茗生春风。旋行纳采礼,乃在季月中。云芳忽心动,耳目如有营。案上见彼物,问自来何从。众中无以对,亮得知此衷。名笺裂万缕,擗地捶心胸:“天地非不广,一身胡不容!孤魂去杳杳,我命旦夕终。”悲风起西北,白日何冥蒙。林鸟声哑哑,山鬼啼墙东。条忽过七日,已是良辰期。上堂拜父母:“女魂有所归。女魂有所归,父母愿勿思。夜来有所梦,吾祖髧髦俱。在世知不久,将欲游冥冥。生小养娇痴,不知父母恩。旦夕领清诲,何以报寸心。伤念垂暮景,永别谁相存。”回言嘱幼弟:“甚勿堕家声。高堂逼西日,定省慎晨昏。出外就师训,诗书须讨论。”“阿妹已长大,女红当自勤。向人作威仪,和颜来六亲。”生别岂不苦,死别不复生。父母与弟妹,慰言各殷殷:“志意但由汝,安用怀此心。婿墓亦不远,相去廿里程。奈尔纤纤步,不堪道上行。”“此实区区怀,第恐不容情。愿得死一处,犹胜存一身。”左右闻此语,戚戚皆涕零。明旦启房栊,绮窗自梳洗。饮则还举杯,食则还举箸。楚楚美容仪,盈盈好举止。哭泣不复为,向人作言语。一家内外人,无不生欢喜。今日心已回,固知近好事。晻晻日西下,沉沉结昏雾。承颜暮餐毕,华灯阁中启。独自镜台前,晚妆还为理。急使侍儿寝,并不由汝意。缟衣穿上身,素裳备下体。头上著荆钗,足下具麻履。可怜金跳脱,可惜金约指。一一留箧中,物物不随己。素琴徒自张,明镜亦为翳。四顾无人声,空隙来阴吹。肌栗凛生寒,不知此何际。仰瞻帷之外,复在床之里。我死甘如饴,今宵得其所。白帨绞作绳,正梁堪作系。引颈入绳中,夜半悠悠逝。忽然闻嘑声,阖家尽惊起。颠仆奔老母,仓卒呼侍婢。秉烛上阁中,慌忽不得视。竞力向后床,魂魄已飞扬。一时扶掖下,五体如冰僵。颜面即如是,不黑不萎黄。安然得所归,贞志谅已偿。唐家因卜地,乃是淀湖涯。灵翙向晓发,前路行迟迟。道傍千万人,拥看生嗟咨。流水为呜咽,去马为酸悲。两棺合一冢,所葬亦所宜。风闻下旌诏,光彩生乡闾。煌煌树绰楔,巍巍建灵祠。青山为环抱,绿树为连枝。上有芙容花,并蒂开奇姿。下有鸳鸯鸟,交颈声和谐。寄语后来者,爱惜当自知。湖水有时竭,兹冢毋坏之。
送五尉归觐。宋代。方岳。喜有吟诗癖,吾侪得往还。客惟依竹语,官只似僧閒。夜雨灯谁共,秋崖藁未删。柴门黄叶下,别后正须关。
书田舍壁。明代。蓝智。桑麻晓色连南浦,松桂春阴覆北窗。翠石琅玕分个个,晴沙鸂鶒并双双。桃花浪暖收鱼罟,竹叶香浓倒蚁缸。况有老翁将稚子,居人疑是鹿门庞。
会乐图为宗弟永寿王题。明代。朱诚泳。四海承平庶事康,百年雅会重藩方。琴樽适兴排鸳序,礼乐禔身肃雁行。更喜阿咸从阮籍,且无成义狎宁王。天伦至乐时时有,不似兰亭一咏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