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浪淘沙·红影湿幽窗。清代。纳兰性德。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参考资料:
1、(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 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12.05:第159页
这首词作于康熙年间。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词人思念旧情人,为了表达内心对回廊相思之地的无限眷恋,故作下此词;另一种说法是词人在怀念亡妻卢氏,因而作下此词。
参考资料:
1、(清)纳兰性德著;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4:第150页
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怀恋旧情人而幽独伤感者的形象。上片由景语入,先渲染环境,而后推出薄衫低髻,抱膝思量,一个孤独苦闷人的形象。下片承前再铺写,侧重心理描绘,最后点出所思之由,但朦胧含蓄,给人留下了联想的余地和深婉的美感。
上片写暮春落红、雨后斜阳的景象。“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开篇这句实则是与周邦彦的“雨过残红湿未飞。珠帘一行透斜晖”暗合,纳兰随手拈来,将古人的词用在了自己的词里,浑然天成,令人不觉有何再妥。周邦彦写的是雨后残红在斜晖下投射于珠帘,而到了纳兰的词里则变得更加简洁洗练,更富美感。“红影”指鲜花的影子。鲜花的影子,透过小幽窗看去,别有风情,被打湿的花朵在暗影下,摇曳出多姿的风采,比起周邦彦的“残红湿未飞”,更显得有韵味一些。而多出的感叹“瘦尽春光”,其实有着李清照的“绿肥红瘦”的哀怨无奈。承接上句,“雨余花外却斜阳”。“余”既是后,雨后的花朵在斜阳下,而梦中的她却是穿着单薄的衣衫,挽着低垂的发髻,挺立在暮日下,低头思量。雨后、鲜花、美人、夕阳这些事物构成了纳兰笔下的一幅美丽的画。上片最后写那位女子“还惹思量”。词中所写的女子为何人,无法考证,但从词面来看,是一位温婉可人的女子,让人忍不住想去怜惜。
上片写完雨后景色,下片便转而写情,直抒心曲:“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思念的人不知身在何处,只能自己独自饮酒,这真是无限凄凉的事情啊。“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见回廊。”写出了少女内心深处梦牵魂萦的心事。特别是写梦中的她“瞥见回廊”一句,实际上是纳兰内心对回廊相思之地的无限眷恋。明代王次回《瞥见》诗:“别来清减转多姿,花影长廊瞥见时。双鬓淡烟双袖泪,偎人刚道莫相思。”这首诗与纳兰的回廊情思有着某种深刻的关联。
全词是写暮春雨后,夕阳依依,一位春衫少女愁情难释,对花持觞。最后道出她的心事,原来是梦里在回廊又遇情郎。这是表面之意,实际上是纳兰容若以想象中的少女暮春怀思,写自己对她的深切思念。这就是“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的写法。韦庄有《浣溪沙》词云:“想君思我锦衾寒”,杜甫五律《月夜》诗中云:“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明明是自己在思念对方,却总写对方在思念自己。这样的写法情更深,意更浓。
参考资料:
1、(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 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12.05:第159页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陶山遇雪觉林迁庵主见招不果往。宋代。陆游。山中大雪二尺强,道边虎迹如碗大;衰翁畏虎复畏寒,招唤不来公勿怪。梨花开时好风日,走马寻公作寒食。不须沽酒饮陶潜,箭笋蕨芽如蜜甜。
和士特韵程进道舍人。宋代。李弥逊。旌旆光华瞳皁舆,斑衣星使奉安车。尊罍方荐龟莲寿,雨路交驰鹤板书。三斧及亲真可乐,一经教子未全疏。马蹄又踏春风去,勋业君看纵壑鱼。
渭水离亭图。明代。释宗泐。太白峰前渭水边,柳亭春雨惜离筵。江南回首三千里,一度披图一惘然。
双韵子(般涉调)。宋代。张先。鸣鞘电过晓闱静。敛龙旂风定。凤楼远出霏烟,闻笑语、中天迥。清光近。欢声竟。鸳鸯集、仙花斗影。更闻席曲瑶山,升瑞日、春宫永。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一五七。宋代。释智朋。秋云捲尽见晴空,瘦耸西湖千万峰。水鸟树林南宕寺,老胡曾未到其中。
泊芜湖关。明代。李实。津吏遥迎客子船,舣舟亭下晚晴天。斜阳未落先浮月,远水初平欲化烟。江路每怀青草过,旅情长向白云悬。夜寒更柝声声起,听到关情一黯然。
云谷二十六咏 其十 山楹。宋代。朱熹。山楹一怅望,恨此云迷谷。仙人不可期,缥缈双髻绿。
作家书。清代。张问陶。情话忽在喉,欲言人万里。何以达余亲,惟凭书一纸。低头拈秃笔,絮语不启齿。喜怒呈心颜,讯述杂彼此。如挥七弦琴,其音俱在指。声飞入蓬荜,俨若吾归矣。开缄恍面谈,琐屑过文史。小弟听或騃,老婢闻而喜。言之不见人,聆者先以视。遂使孤客叹,洒然盈众耳。伊谁创此术,缩地差足拟。用以画羁愁,万金真可抵。古人重骨肉,后人重朝市。但愿名利生,不畏别离死。我生岂大愚,胡为亦若是。风雪满都城,惊寒常夜起。妻孥谁在眼,独咳昏灯里。偶闻征雁鸣,急欲觅双鲤。披裘拂长笺,指僵书愈驶。结念绕庭闱,馀情忆桑梓。嗟予对床人,庶免呼庚癸。心长目苦眩,语乱复且俚。邻鸡忽唱晨,刺刺犹未已。瘦僮俨蹲鸱,咍台睡正美。
润月叹。明代。王渐逵。终岁勤苦耕,俯仰犹自缺。早夏值螟潦,我稼忽已劣。历书暇相展,沉复添一月。瓶粟既已罄,数口待哺啜。人生百年内,揣分聊自摄。一饱匪何得,而况饫馨爇。三旬九遇食,吾方慕前哲。
暮春同刘伯寿史诚之饮宋叔在园。宋代。司马光。絮狂飞作团,梅小不多酸。共惜余春好,更穷今日欢。清流入花底,翠岭出林端。嫩笋玉萦著,新樱珠照肋。邀迎嘉客易,会合故人难。寄语门前仆,骅骝任解鞍。
杨花。宋代。高翥。万楼千丝拂水滨,尽催飞絮送残春。风前轻薄佳人命,天外飘零宕子身。绕路铺时成素毯,就泥沾处衬芳尘。江头雨过遗踪尽,留得柔条折赠人。
以香烛团茶琉璃献花碗供布袋和尚颂。宋代。黄庭坚。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浮。知音若相问,不住涅盘州。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若问下生时,不打这鼓笛。
酬别刘九郎评事传经同泉字。唐代。戴叔伦。举袂掩离弦,枉君愁思篇。忽惊池上鹭,下咽陇头泉。对牖墙阴满,临扉日影圆。赖闻黄太守,章句此中传。
月中桂 咏丹桂。清代。陈维崧。月姊妆成,向银河浅湾,自泻脂盝。红芳潋滟,早西风筛上,几堆金粟。绯衣梳裹好,乍卸却、厌禳妆束。偏罩秋篱外,望来绝似,雁背夕阳幅。累累绛绡微蹙。爱珑璁细缬,相间黄玉。枝头桂父,想夜来微醉,脸霞初足。仙翁颜渥赭,带笑睨、孀娥幽独。缥缈天香满,银蜍捣来丹臼熟。
忠烈陶氏先祠诗 其四。明代。王渐逵。下民孔宁,藩侯告成。昊天告佑,四纪是承。于赫世家,祝融之宫。绵绵百世,礿烝袷尝。施于孙子,有愆其庆。有愆其庆,翊我家邦。
石峰子歌。明代。李梦阳。石峰子,昔住石峰山,茅堂岩壑谽谺间。松孤桂丛白日静,坐玩硊礧聆潺湲。石峰子,骖鸾觐帝今几秋,狖猿哀啸鸿鹄愁。顷为四岳振南州,珠崖琼海毒厉收。丹穴有凤鸣啾啾,愿子早致仪西周,经过旧山莫淹留。君不见旧山头,葛藟蔽翳寒泉流。
青琳堂歌赠韩无我。清代。宋祖昱。君不见周人掘鼠强称璞,郑贾来观本非玉。又不见宋人得石梧台巅,囊中什袭凡几年。世间真伪宁有定,一经好事供流传。韩侯堂中有尺璧,太古精英绿沈色。瑚琏比贵玉比贞,除是青琳总非匹。主人抱璧居此堂,文窗曲槛分周行。坐揽图书挹清润,行看琴筑含辉光。堂中宾客俱回首,异事经时在人口。自来贻赠重英瑶,长遣诗篇赋琼玖。闻道今皇御极年,欲穷山海蹑风烟。试探河源遣都实,莫辞博望封张骞。汉代通侯有遗裔,凿空远作乘槎使。织女黄姑定有无,蒟酱邛枝竞罗致。昆仑山头石气青,海波如乳翻春星。层城十二此间是,雕镌白玉成山屏。屏风嵯峨高十丈,琪花瑶草纷相向。蹑足犹临霄汉旁,置身已在风云上。俯视朝阳半岭余,金轮迸跃行空虚。目迷五色灿沙砾,紫球金薤红砗磲。瑶光一颗偶然坠,化作琼瑶落尘内。雅青水碧相荡摩,百尺琅玕误椎碎。一时拾掇悬马头,王母珍惜仙娥愁。阆风奇宝难久閟,遥随使节来中州。镇日摩挲看不足,远胜流黄并结绿。自探灵境到瑶池,不枉名山号群玉。韩侯爱宝兼好奇,致斋三日方携归。国工袖手不敢凿,一朝径释旁人疑。登堂作记叙畴昔,持示名流诩难得。入席衣沾积翠寒,卷帘帽点空青湿。宾朋满座酒满樽,绿萝丹荔环重门。春山婉娈出几案,晴螺拂遍无纤痕。意气何妨共终古,肯使琳琅杂珷玞。拟求仙术种蓝田,忆得灵根植元玄。吾闻往昔明盛时,白环远致流沙西。遐方异物时入贡,或翻玉册函龙泥。圭璋特达期有用,岂合随人资玩弄。抵鹊方同一叶轻,藉茅顿较千金重。韩侯妙鉴称入神,他年识者能传真。好将赵氏连城价,问取荆山泣玉人。
酬姚合。唐代。贾岛。黍穗豆苗侵古道,晴原午后早秋时。故人相忆僧来说,杨柳无风蝉满枝。
春日閒居杂怀十首 其六。明代。王世贞。汉省委蛇白玉琚,即看高议主恩虚。何人北海怜精卫,有客东门类爰居。事往交游工变态,时平偶语畏诗书。亦知身世俱萍梗,泛泛江湖恣所如。
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宋代。詹玉。相逢唤醒京华梦,吴尘暗斑吟发。倚担评花,认旗沽酒,历历行歌奇迹。吹香弄碧。有坡柳风情,逋梅月色。画鼓红船,满湖春水断桥客。当时何限俊侣,甚花天月地,人被云隔。却载苍烟,更招白鹭,一醉修江又别。今回记得。再折柳穿鱼,赏梅催雪。如此湖山,忍教人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