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曲

湘江曲朗读

译文

秋天的湘江风平浪静,宽广无际,江上月落时出外的人乘船而去。
送人出外,我还得回去,面对茫茫的白蘋和翻飞的鹧鸪,我惆怅无限。

注释

潮:指波涛。
发:出发。
白蘋:一种植物。
鹧鸪:鸟名,叫声如“行不得也,哥哥”,听之悲切。

参考资料:

1、金文.语文教学大纲重点推荐篇目 2 读破好唐诗 .西安市:陕西旅游出版社,2002年:159页

2、《少年成长必读中外名著丛书》编委会.中国文学名著 唐诗 第2版 .延吉市: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年:141页

赏析

  这首诗,寓新语于古风,写来浅白轻灵而富于情韵。诗的首句先点染秋日湘江的景色。秋日湘江,无风无浪,放眼望去,更显得江面开阔。七个字中出现两个“水”字,这是诗词中常见的“同字”手法。前一个“湘水”,点明送行的地点,后一个“秋水”,点明时令正是使离人善感的秋天,笔意轻捷而富变化。联系全诗送别的情境来理解,秋江的无潮正反衬出诗人心潮难平;秋江的开阔正反照出诗人心情的愁苦抑郁。次句“湘中月落行人发”,具体交代送行的时间,是玉兔已沉、晨光熹微的黎明时分。第一句着重写空间,第二句着重写时间,而且,次句开始的“湘中”和首句开始的“湘水”,“湘”字重复,不仅加浓了地方色彩的渲染,也增强了音韵的回环往复之美。

  流利自然,是乐府诗的特色之一,而在句式上用了长短句,是获得流利自然的艺术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首诗的后半首就是这样。“送人发,送人归”,以“顶针”格的修辞手法紧承第二句,前后连用三个“人”字,两个“送”字,两个“发”字,加强了诗的行云流水回旋复沓的旋律,而加上“发”与“归”的渐行渐远的进层描写,就对送别的意绪作了回环往复的充分渲染。如果说,前面两个七字句弹奏的还是平和舒缓的曲调,那么,“送人发,送人归”,则为变奏之声,急管繁弦,就“凄凄不似向前声”了。最后一句是写斯人已去的情景。“白蘋茫茫”是江上所见,回应开篇对秋江的描给,诗人伫立江边遥望征帆远去的伤感情态,见于言外;“鹧鸪飞”是写江边所闻,和茫茫的白蘋动静互映,那鹧鸪的“行不得也,哥哥”的啼鸣,仿佛更深微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和怅惘。这种以景结情的落句,更给读者以无穷的意味。

  这首诗描述湘江畔送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无比惆怅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浅白而情韵丰富。

参考资料:

1、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市: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759-760页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朗读
()

猜你喜欢

暑雨初晴夏五辰,买舟沽酒穗城滨。停桡漫泊珠江晓,弹板高歌玉树春。

竟日遨游经别墅,凌风摇曳过通津。碧花细柳盈归路,尽属扁舟适意人。

()
百千诸佛问来由,崔颢曾题黄鹤楼。
雪后竹篱梅乱放,一枝临水最风流。
()

谩道仙禽能住世,一春长与病相依。卧残白日消朱顶,梦断红尘拥毳衣。

瘦骨正宜烟火绝,轻身宁羡稻梁肥。凭谁解赠青田价,放出凌空一一飞。

()

万转冰轮挟雪飞,俄然飞去复来归。欲拈匕箸还思睡,几粒盘餐触骇机。

()
此个陇西明大道,看来俗累难拘。
报予天水慕清虚。
彭城归正觉,割爱后来闾。
更有段公明慧性,悟来巧变痴愚。
()
火令行南国,彤云间丹霞。
之子方热中,濯濯冰雪花。
植根却月盘,趣驾七香车。
()

九曲河冰半段来,严霜结出劲风裁。非时已认蝉飘翼,

到海须忧蚌失胎。千里风清闻戛玉,几人东下忆奔雷。

()

一川红藕花开,楼船西上浔阳去。江涵翠榜,风吹绛帐,玲珑无暑。

鹿洞儒生,江州僚佐,欢迎湓浦。料匡庐九叠,凝妆染黛,向鹢首,竞萦舞。

()
堪叹这般曲调。
感他石女吹箫。
山头漫说水频浇。
海底虚言火燎。
()

涤斋恂恂然,依野云以居。画笔日在手,风雨栖蓬庐。

素人每嘲之,头低口嗫嚅。严画拙以古,黄画秀而腴。

()

天宇四霁,嘉坛聿崇。肃祗严祀,登降有容。仰瞻曜灵,位居其中。

既安既妥,沛哉丰融。

()
北风飘飘天作恶,枯木已无叶可落。
寒溪溅溅声迫人,岁聿云莫惨不乐。
此时陈子乃弃我,归将索綯亟乘屋。
吾室尚潭潭,留君欲晤谈。
()
槐阴日色薄,桐叶雨声长。
林下有余适,城中无此凉。
浮瓜寒水碧,斸药小鉏香。
未许陶潜达,华簪何足忘。
()

幽胜程程拟遍寻,不妨淮楚入搜吟。藓莎篱落溪庄静,松竹楼台坞寺深。

数抹晚霞怜野笛,一筛寒水羡沙禽。腰间组绶谁能爱,时得闲游是此心。

()

扁舟暮归去,别路江南树。
愁指楚山遥,明朝望君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