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银箭稍难倾,釭花夜笑凝幽明。碎霜斜舞上罗幕,
烛笼两行照飞阁。珠帷怨卧不成眠,金凤刺衣著体寒,
长眉对月斗弯环。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十月。唐代。李贺。玉壶银箭稍难倾,釭花夜笑凝幽明。碎霜斜舞上罗幕,烛笼两行照飞阁。珠帷怨卧不成眠,金凤刺衣著体寒,长眉对月斗弯环。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泛湖至东泾。宋代。陆游。湖光分别浦,岭路过前村。泉石相萦带,云烟互吐吞。耕犁无易业,邻曲有通婚。试觅诛茆地,吾将遗子孙。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其二。唐代。李白。尔家何在潇湘川。青莎白石长沙边。昨梦江花照江日。几枝正发东窗前。觉来欲往心悠然。魂随越鸟飞南天。秦云连山海相接。桂水横烟不可涉。送君此去令人愁。风帆茫茫隔河洲。春潭琼草绿可折。西寄长安明月楼。
曾鹤林丈拿舟远访信宿言旋诗以留之。明代。区越。柳渡逍遥发棹歌,东山迢递远相过。久离城市书邮少,一到松关话柄多。秋入群峰皆苍莽,老于时事懒奔波。重阳不久留君住,犹有篱前菊数科。
次卿与余终日坐竹间以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为韵余得上七字 其二。宋代。周紫芝。典午方中否,举世无贤人。高爵岂不佳,奇祸终相因。七子各见几,引身良及辰。至今白眼徒,往往多怒嗔。愚智不同调,孤高固难群。自信苟不疑,俗说空纷纷。
哭顾道行先生。明代。徐熥。谁谓江干别,竟成生死分。梨园翻薤露,苔馆閟萝云。地远讣难定,天高哭不闻。酬恩空一剑,何敢挂孤坟。
登瀛州南城楼寄远。唐代。沈佺期。层城起丽谯,凭览出重霄。兹地多形胜,中天宛寂寥。四荣摩鹳鹤,百拱厉风飙。北际燕王馆,东连秦帝桥。晴光七郡满,春色两河遥。傲睨非吾土,踌躇适远嚣。离居欲有赠,春草寄长谣。
过骆驼山 其一。宋代。耶律铸。天作奇峰象橐驼,人閒牧圉肯来过。祇缘顽犷成无用,不识疮肩陟峻坡。
题人扇。宋代。叶适。外德欲晦,面目自蔽。内德欲耀,肝胆毕照。二法相除,我则有余。穆如清风,用之不穷。
六十四方草堂堂前梅重阳日一花开。明代。王邦畿。高枝独立迥无邻,先报琼华第一春。气骨定知名士品,须眉应类上仙人。似窥玉盏酬佳节,疑笑金英狎隐沦。冰雪文章谁并美,草堂新咏见丰神。
题云閒图为高员外赋。元代。刘崧。影落松林初散漫,阴浮野水暂稀微。时来天上从龙去,五色祥光夹日飞。
念奴娇。宋代。汪晫。相逢草草,共吟诗、同醉杯中之物。评论三王讥五霸,谈辩喧哗邻壁。敲缺唾壶,击残如意,妙语飞华雪。无能为也,如何对此三杰。看取东野诗成,南昌书就,奈征车催发。後夜山深何处宿,红豆寒灯明灭。一老堪怜,两生未起,应念星星发。风传佳话,花村无犬惊月。
金刚随机无尽颂·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宋代。释印肃。人天幸指迷,初机但受持。庵园无滴漏,天晓始方知。
行路难。唐代。冯著。男儿轗轲徒搔首,入市脱衣且沽酒。行路难,权门慎勿干,平人争路相摧残。春秋四气更回换,人事何须再三叹。君不见雀为鸽,鹰为鸠,东海成田谷为岸。负薪客,归去来。龟反顾,鹤裴回,黄河岸上起尘埃。相逢未相识,何用强相猜。行路难,故山应不改,茅舍汉中在。白酒杯中聊一歌,苍蝇苍蝇奈尔何。
丫头岩诗载墙壁间无虑数十百首形容盖有尽。元代。艾性夫。女色无丑妍,入宫皆见妒。蛾眉等刍蛹,嬉笑藏刀锯。未笄化为石,不愿长门去。国风直待歌螽斯,委身事主妾不辞。君不见赵王如意今日死,明日佳人亦投厕。何如山头化石千岁老无子。
鹧鸪天 和答寻正道。宋代。段克己。衬步金纱村路遥。归来羞费楚词招。蜂黏落絮行池面,蝶避游丝过柳桥。方外友,仗谁邀。定于驴上作推敲。穷愁正要诗料理,莫问春来酒价高。
殊圣寺。唐代。胡权。不是等闲到,须知会合稀。水行清骨发,云卧冷裳衣。桐挂秋阴薄,松寒露气肥。共吟有佳致,何苦只言归。
行者刺血写莲经求语。宋代。释居简。一会灵山未陆沈,纷然血指痛连心。比丘身在普门品,空向指头尖上寻。
奉和御制茱萸。宋代。徐铉。台畔西风御果新,芳香精彩丽萧辰。柔条细叶妆治好,紫蒂红芳点缀匀。几朵得陪天上宴,千株长作洞中春。今朝圣藻偏流咏,黄菊无由更敢邻。
记玄都、看花君子,一生恨奈何许。青云紫陌悠悠者,几个玉人成土。今在否。但四海九州,屈指从头疏。吾年空负。看射虎南山,遭逢醉尉,何须饮田父。
神清梦,也是堂堂欧府。此中无破头虑。种槐不隔鞭蛆恶,更祝二郎儿做。苍苍古。漫年又一年,老却南公楚。池塘春暮。笑步步呜蛙,看成两部,正似未忘鼓。
摸鱼儿(和谢李同年)。宋代。刘辰翁。记玄都、看花君子,一生恨奈何许。青云紫陌悠悠者,几个玉人成土。今在否。但四海九州,屈指从头疏。吾年空负。看射虎南山,遭逢醉尉,何须饮田父。神清梦,也是堂堂欧府。此中无破头虑。种槐不隔鞭蛆恶,更祝二郎儿做。苍苍古。漫年又一年,老却南公楚。池塘春暮。笑步步呜蛙,看成两部,正似未忘鼓。
导引。唐代。无名氏。深仁厚德,流泽自无穷。仙驭倏宾空。衣冠未返苍梧远,遥望鼎湖龙。人间仿佛认天容。缥缈五云中。帝城犹有遗民在,垂泪向西风。
答李仲玉白发叹。宋代。耶律铸。功名江海一浮沤,赚得英雄雪白头。日月如飞留不住,雁行山色又横秋。
临江仙十二首 其七。清代。李慈铭。寂寂琳宫长昼,玉梨一树晴妍。不知春恨几经年。为谁开又落,夕磬晓钟边。过尽扶肩女伴,绣襟一样低穿。飞来难得上花钿。愿留纤屧印,芳迹有人怜。
拱秀堂为李安御史作。明代。陈琏。浮梁田西多好山,峰峦矗立青云端。宪台李君世居此,长溪叠嶂相回环。修筠绕屋琅玕润,落花满径苔钱斑。四时秀色恒在目,终日自喜钩帘看。蛾黛横空山色媚,翠涛度壑松声寒。有时读书不出户,六籍穷讨饥忘餐。胸中文章粲星斗,笔下词藻生波澜。一从擢科官执法,绣衣白简光朝班。信知地灵产人杰,岂但泉石堪盘桓。故山猿鹤好相候,承恩衣锦行当还。
铜雀妓二首 其二。明代。陈束。铜羽溯秋风,金镂夜帐空。舞鸾君讵见,调凤妾犹工。泪竹愁难灭,采菱歌易穷。翻怜秦帝宠,骊下许相同。
真珠髻。唐代。无名氏。重重山外,苒苒流光,又是残冬时节。小圆幽径,池边楼畔,翠木嫩条春别。纤蕊轻苞,粉萼染、猩猩鲜血。乍几日,好景和风,次第一齐催发。天然香艳殊绝。比双成皎皎,倍增芳洁。去年因遇东归使,指远恨、意曾攀折。岂谓浮云,终不放、满枝明月。但叹息,时饮金锺,更绕丛丛繁雪。
老衰畏寒晨起婢辈炽炭红焰满室身心俱泰喜而。宋代。姜特立。严晨一炉火,爱重如兼金。既已暖我躯,且复豫我心。因思孟东野,曲身长苦吟。何如贵公子,得意椒房深。
燕子楼诗三首。唐代。张仲素。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白居易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已十年。——张仲素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白居易适看鸿雁洛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张仲素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白居易
赠王舍人升二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揽泪瞻林木,韡韡敷华叶。层闉带广陌,事焉暮相接。骈裾侈高会,谁念独守妾。岂不思方舟,川广不可涉。葑菲遗下体,举世重红颊。劝子且宁志,为恩孰周浃。
东风。明代。朱元璋。我爱东风从东来,花心与我一般开。花成子结因花盛,春满乾坤始凤台。
采蘋。清代。佚名。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伤秋。唐代。杜甫。林僻来人少,山长去鸟微。高秋收画扇,久客掩荆扉。懒慢头时栉,艰难带减围。将军犹汗马,天子尚戎衣。白蒋风飙脆,殷柽晓夜稀。何年减豺虎,似有故园归。
陪总管陈公肇祀商少师比干庙。元代。王恽。元化形万汇,浩浩无时无。云何忠贞气,大畀先生躯。念昔有殷季,天步移独夫。淫酗荡祀典,下民为毒痡。所崇尽奸回,启遁箕子奴。师保乃去尔,馀敢编其须。炎炎鹿台火,已兆明珠儒。先生岂不知,蔓草不可图。顾亲叔父尊,以位仍三孤。强谏诚我任,剖心不为愈。自靖暨杀身,要之宗社扶。所以宣父笔,三仁同一途。繄公存亡间,所系重有殊。堂堂柱天手,能摰火德乌。当时戡黎兵,所侵良及肤。周虽彼苍眷,加翼十乱谟。天其谏少行,终鄙西人居。称师止观政,安取商郊车。一朝叹云亡,宗国随之墟!丹诚皎白日,馀烈光八区。准尔来代臣,大节知所趋。呜呼介士叹,万万狂童且。今来二千载,殷周两榛芜。巍然一丘土,高与西山俱。清霜九月节,肇祀陪干旟。肃拜列阶下,精爽动佩裾。世道有沦丧,一忠千万谀。商歌振林樾,日下悲风徂。
早莺。唐代。齐己。何处经年閟好音,暖风催出啭乔林。羽毛新刷陶潜菊,喉舌初调叔夜琴。藏雨并栖红杏密,避人双入绿杨深。晓来枝上千般语,应共桃花说旧心。
茅檐杂诗 其一。明代。魏学洢。只在尘寰内,居然径独迂。此君疏类我,石丈老于儒。候雨迎鸠妇,栽花薙鼠姑。客来深自慰,知有浊醪无。
题座隅。唐代。白居易。手不任执殳,肩不能荷锄。量力揆所用,曾不敌一夫。幸因笔砚功,得升仕进途。历官凡五六,禄俸及妻孥。左右有兼仆,出入有单车。自奉虽不厚,亦不至饥劬。若有人及此,傍观为何如。虽贤亦为幸,况我鄙且愚。伯夷古贤人,鲁山亦其徒。时哉无奈何,俱化为饿殍。念彼益自愧,不敢忘斯须。平生荣利心,破灭无遗馀。犹恐尘妄起,题此于座隅。
病中示诸子。清代。成鹫。怪矣哉,怪矣哉,一团血肉辞母胎,四大假合成百骸。饥食渴饮量腹该,长衣短褐称体裁。生老病死相牵推,胡然衰丑胡婴孩。四十二年寒冷灰,曾为猛火烧灵台。灵台火灭归山隈,山门十日九不开。终朝运水还搬柴,放下担子眠堆堆。日之夕矣筋力颓,旦吟暮呻声喧豗。良朋相念争相猜,问我痛痒何处来。病僧欲语中徘徊,诸公谛听毋深骇。要知痛痒何处来,直须死过翻身回。怪矣哉,怪矣哉,要知痛痒何处来,直须死过翻身回。
辛亥去国陈宗之胡希圣送行避谤不敢见希圣赠。宋代。刘克庄。屡叩龙墀自免冠,虺隤初喜卸华鞍。病疏宾客麾之去,老爱儿孙遗以安。夙昔赐茶邻御座,即今送菜仰园官。萧然几案无书册,时取君诗反覆看。
上巳从史巫山超过{左衤右弗}饮江皋。宋代。李埴。风沙一夜卷冥冥,晓色曈曚上翠屏。薄宦驱人成老大,佳时得酒慰飘零。红馀晚树迷幽谷,绿涨晴波失远汀。却是崇山兼峻岭,看来浑不减兰亭。
赐游万岁山诗十首 其八。明代。杨荣。松柏清阴满,林间列宴时。玉阶分御赐,仙醴泛金卮。翠釜驼峰异,雕盘鲙缕奇。恩同天地阔,思报永无涯。
吟四虽(杂言)。唐代。白居易。酒酣后,歌歇时。请君添一酌,听我吟四虽。年虽老,犹少于韦长史。命虽薄,犹胜于郑长水。眼虽病,犹明于徐郎中。家虽贫,犹富于郭庶子。省躬审分何侥幸,值酒逢歌且欢喜。忘荣知足委天和,亦应得尽生生理。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二十。明代。郭辅畿。小燕双双更呢谁,玉箫怨曲按腔吹。牵情万缕金丝柳,织尽东皇不放垂。
醉后作短歌十一章 其四。清代。姚燮。薰笼不温手如铁,锦带连环看玉玦。人生能有几寸心,长此伤离与伤别。旧欢杳难索,新欢良足嘉,空林雪霁开梅花。一枝两枝美人影,月过樽边万山静。
阮郎归。元代。邵亨贞。茂陵多病不胜秋。多情还倚楼。隔江何处泊离舟。有人歌远游。清兴在,此生浮。老来长是愁。西风吹梦白萍洲。旧鸥今在不。
包子以参军集见遗有答。明代。王世贞。忽展参军集,殊兼鲍照长。篇章自吴越,今古共齐梁。才岂人间尽,名容我辈狂。归来亦有作,不拟唤柴桑。
马。唐代。陈凝。 未明龙骨骏,幸得到神州。自有千金价,宁忘伯乐酬。虽知殊款段,莫敢比骅骝。若遇追风便,当轩一举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