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唐代。孟浩然。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379 .
这首诗里包含了相当复杂的情绪,既有不平,也有伤感;感情深沉,却含而不露,是一首精炼而含蓄的小诗。
前两句完全点出题目。“洛阳”指明地点,紧扣题目的“洛中”,“才子”即指袁拾遗;“江岭作流人”,暗点“不遇”,已经作了“流人”,自然无法相遇了。这两句是对偶句。孟浩然是襄阳人,到了洛阳以后,特意来拜访袁拾遗,足见二人感情之厚。称之为“才子”,暗用潘岳《西征赋》“贾谊洛阳之才子”的典故,以袁拾遗与贾谊相比,说明作者对袁拾遗景仰之深。
“江岭”指大庚岭,过此即是岭南地区,唐代罪人往往流放于此。用“江岭”与“洛阳”相对,用“才子”与“流人”相对,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君主的昏庸。“才子”是难得的,本来应该重用,然而却作了“流人”,由“洛阳”而远放“江岭”,这是极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何况这个“流人”又是他的挚友。这两句对比强烈,突现出作者心中的不平。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两句,写得洒脱飘逸,联想自然。大庚岭古时多梅,又因气候温暖,梅花早开。从上句“早”字,见出下句“北地春”中藏一“迟”字。早开的梅花,是特别引人喜爱的。可是流放岭外,比不上留居北地的故乡。此诗由“江岭”而想到早梅,从而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沉怀念。而这种怀念之情,并没有付诸平直的叙述,而是借用岭外早开的梅花娓娓道出。诗人极言岭上早梅之好,而仍不如北地花开之迟,便有波澜,更见感情的深挚。
全诗四句,贯穿着两个对比。用人对比,从而显示不平;用地对比,从而显示伤感。从写法上看,“闻说梅花早”是纵笔,是一扬,从而逗出洛阳之春。那江岭上的早梅,固然逗人喜爱,但洛阳春日的旖旎风光,更使人留恋,因为它是这位好友的故乡。这就达到了由纵而收、由扬而抑的目的。结尾一个诘问句,使得作者的真意更加鲜明,语气更加有力,伤感的情绪也更加浓厚。
参考资料:
1、李景白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97-98 .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次韵约登里中莲花峰。宋代。汪炎昶。青莲界敞白云巅,乘兴难追雪夜船。孰肯忘怀当闹处,人当慕道向中年。即翻贝叶吾犹倦,更策筇枝子亦贤。可是此生凡骨重,丹梯无计一攀缘。
后汉门。周都妻。唐代。周昙。绿水双鸳一已沈,皇天更欲配何禽。不将血涕随霜刃,谁见朱殷未死心。
丙子人日 其二。明代。张萱。两眼迷离两鬓华,落梅不问寿阳花。锦囊日探偿诗债,乌宝时分入酒家。丰草长林同鹿豕,残山剩水伴烟霞。闭门高枕无馀事,却喜年衰岁月赊。
塘上杂诗四首。明代。程汉。少年卖畚事康卑,出入南陵郭外溪。自昔家空渔浦上,于今人老栅塘西。浮烟直港乘槎小,斜日疏篱晒网低。向夕烹鱼谁可问,山厨不见旧山妻。¤
赠张翁茂仁二丈。明代。程嘉燧。达士志匡时,经纬随弛张。小儒竞枝叶,雕绘攻词章。张翁磊落人,所思济时康。上下数千年,抵掌如倾囊。治乱本代兴,史乘记多方。搜罗到根源,补苴见周防。贾生著《过秦》,荀卿法后王。河汾述元经,斟酌唯行藏。惜哉时命违,白首徒栖遑。材大不谋身,仅饱核与糠。伊余为童儿,见翁吾师旁。开口据上坐,大声论兴亡。斯岂古人欤,自分不得当。何图卅年间,折节夷辈行。扣门来相求,令我神扬扬。谓余可与言,勖之以自强。云堪托子孙,怀此何能忘。萧萧伯通庑,峨峨德公床。过从风雪晨,斗酒激中肠。相彼岁寒松,摧颓阅冰霜。孰知岩壑姿,可以栋明堂。
酹江月(漫兴)。宋代。刘辰翁。遥怜儿女,未解忆长安、十年前月。徙倚桂枝空延伫,无物同心堪结。冷落江湖,萧条门巷,犹著西楼客李舍人班旧节斋吴客,尝言赏中秋之盛。恨无铁笛,一声吹裂山石。休说起舞登楼,那人已先我,渡江横楫。圆缺不销青冢恨,漠漠风沙如雪。西母长生,素娥好在,何皓当时发。山河如此,月中定是何物。
弟善甫亡后数年再过其别墅。明代。孙绪。万景都非此复过,绿阴还是旧婆娑。花当结子天机在,树不成行野意多。漠漠鸰原空下泪,悠悠蚁梦自南柯。夜床谁共姜肱被,暮笛愁谈向秀歌。
吕子阳辞兰谷家园却就石泉精舍。宋代。叶适。子阳意高希古人,文如行空无定云。清明未容诗酒污,放旷自许渔樵亲。故园好木日夜长,友逝兄沦不同赏。改绿移红自若何,蹑磴扪萝心独往。我昔迷津经上吕,斗出飞亭压行路。石影参差研匣寒,花阴回薄书奁暮。离家十里山转深,琅玕满地芝成林。竹鸡睡去月当午,闲听孙登长啸音。
早蝉。唐代。白居易。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
和答李季蓬因观鄙语见赠。宋代。赵蕃。沅有茝兮澧有兰,到今风物尚班班。有怀未觉千年远,无力能追一字还。赠我诗何富风月,知君助不待江山。况闻方奏凌云赋,宁复留繻待出关。
雪中早发。明代。曾灿。屋角天黑鸡未嚎,行人催起如追逃。撼窗裂瓦风怒号,开门乱雪飞银涛。布衾藉草卧方牢,但听耳边声哜嘈。笑谓行人毋乃劳,何为不待东方高。
初入试院。宋代。张耒。莫叹匆匆幞被行,赖逢数子美如英。已看明月同为客,应犯初寒复入城。白日有书追睡思,青灯无梦听秋声。直无剔甲逍遥地,几日疑公太瘦生。
又五首。宋代。邵雍。曾闻不若见,曾见不如经。既用身经过,何烦口说行。改诗知化笔,醒酒识和羹。料得人间事,无由出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