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又舞绿杨枝,春雨楼前赠我时。四载星霜人契阔,五湖烟水梦迷离。
废书俗骨应难药,对酒愁心尚可医。如有新题附归雁,愿将小楷界乌丝。
寄薛君公望。清代。缪公恩。东风又舞绿杨枝,春雨楼前赠我时。四载星霜人契阔,五湖烟水梦迷离。废书俗骨应难药,对酒愁心尚可医。如有新题附归雁,愿将小楷界乌丝。
缪公恩(1756-1841),汉军正白旗,沈阳人。原名公俨,字立庄,号楳澥,别号兰皋。缪公恩家世代为官,曾随父亲宦游江南近20年,饱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北归盛京后,即以诗画自娱。他50岁时出任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后主讲沈阳萃升书院,培养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沈阳书院留学的朝鲜国学生,学成归国后多在朝鲜文人中享有威望,仍念念不忘缪公恩的教诲之恩。朝鲜贡使到沈阳有不识缪兰皋先生者,则引为缺憾。缪公恩的诗作编入《梦鹤轩梅澥诗抄》,收诗两千八百余首。可惜收到《辽海丛书》中时仅存四卷六百余首。...
缪公恩。缪公恩(1756-1841),汉军正白旗,沈阳人。原名公俨,字立庄,号楳澥,别号兰皋。缪公恩家世代为官,曾随父亲宦游江南近20年,饱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北归盛京后,即以诗画自娱。他50岁时出任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后主讲沈阳萃升书院,培养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沈阳书院留学的朝鲜国学生,学成归国后多在朝鲜文人中享有威望,仍念念不忘缪公恩的教诲之恩。朝鲜贡使到沈阳有不识缪兰皋先生者,则引为缺憾。缪公恩的诗作编入《梦鹤轩梅澥诗抄》,收诗两千八百余首。可惜收到《辽海丛书》中时仅存四卷六百余首。
送郑太史归毗陵 其一。明代。陈子壮。隐儿江楼记绝峰,飙轮谁识去来踪。得酬海上三山会,游戏仙人绿玉龙。
读唐人钱起诗黄绶罢来多远客青山何处不愁人。明代。林俊。林园乐事颇相关,不换神仙只一闲。荒径也须存白菊,愁人元不是青山。将雏野鹤飞还舞,酿蜜崖蜂去却还。凉月孤舟自浓睡,乘流知下几溪湾。
雁声篇。明代。李云龙。天涯一夜西风起,雁声吹落秋旻里。忽听哀传玉塞云,俄闻响度金河水。金河玉塞路逶迤,鸿雁嗷嗷飞复栖。露下已先孤鹤警,月明还接断猿啼。潇湘洞庭秋万里,苦竹蒹葭烟雨里。过客维舟夜夜闻,渔人吹笛纷纷起。白云飘尽越天开,千里相呼一夕回。晓风芦荻溪边过,暮雨芙蓉滩上来。芙蓉芦荻秋相向,滩雨溪风逗清响。侧耳不知何处边,举头忽在西楼上。城南怨妇思寥寂,每听一声泪沾臆。共言鸿雁解传书,雁声听尽无消息。秋江枫林连水生,水上罗网共林横。好向云霄却飞去,弋人不解爱能鸣。
罢姑熟寄元明用觞字韵。宋代。黄庭坚。追随富贵劳牵尾,准拟田园略滥觞。本与江鸥成保社,聊随海燕度炎凉。未栽姑熟桃李径,却入江西鸿雁行。别後常同千里月,书来莫寄九回肠。
胡伯玉隐趣图四咏 其三 岁寒亭。元代。陈樵。夕陨悲蕣华,秋零悼蒲柳。急景不可留,高风邈难久。风霜十二月,松竹凋独后。还与岭上梅,结为岁寒友。草木本无情,犹能同岁寒。奈何市井交,轻薄不足观。
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宋代。学士院。厚德光大,承元之明。兹潜莩吹,升于昭清。冰天桂海,咸资化成。恭酌要醪,报本惟精。
题泗滨南山石壁曰第一山。宋代。米芾。京洛风沙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莫论衡霍冲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
竹山。明代。张天赋。万竿森玉绿峨峨,碧落风生舞凤多。雷震禹门波浪急,蛰龙翻土出龙窝。
过吕城闸六首 其三。宋代。杨万里。昨宵听尽棹讴声,愁里无眠达五更。今夕雨寒泥又滑,作何计会速天明。
和宣叔乞笋伽陀二颂。宋代。黄庭坚。收夏筤,四月尾。雨班班,雷虺虺。茧栗幡,觳(觳殳換束)死。数寺来,勤老子。或遭骂,墙有耳。
谒金门(初春)。宋代。黄升。花事浅。方费化工匀染。墙角红梅开未遍。小桃才数点。人在暮寒庭院。闲续茶经香传。酒思如冰诗思懒。雨声帘不卷。
陈高士林亭和韵二首 其一。明代。程敏政。每恨家居九陌东,朝衫无地引清风。关心漏待三更月,障眼尘飞一丈红。胜境忽疑仙岛近,好怀先遣俗缘空。弹棋瀹茗兼题句,不觉西亭日过中。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龙井题名记。宋代。秦观。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御制段太尉碑。唐代。叶元良。多难全高节,时清轸圣君。园茔标石篆,雨露降天文。义激忠贞没,词伤兰蕙焚。国人皆堕泪,王府已铭勋。揭出临新陌,长留对古坟。睿情幽感处,应使九泉闻。
试郭生笔。宋代。刘宰。金华山中仙,委蛇霜雪明。君于何处得,束缚封官城。大白真若辱,脱帽甘沉冥。世有扬子云,犹堪草玄经。
春草曲。元代。胡助。春风如水流,春草生芳洲。游子有远志,居人无别愁。居人伊谁华氏子,不出庭闱奉甘旨。可怜游子萍相似,春愁草绿千万里。儿衣母线春风吹,春晖满堂草菲菲。游子归来慈母喜,阶前斗草争儿戏。
送别陈子明 其一。明代。何吾驺。经年社事阻相期,乍可溪头挹酒卮。忽语漫漫从此别,愁心一夜绕江湄。
广中。明代。释函可。出门又过半年期,独夜心情黯自悲。乡梦似随风雨入,归程仍为甲兵迟。一生未了嵩间泪,万里长萦涧畔思。想得生还重见面,几人欢动藕花池。
中书令程文简公挽辞二首 其一。宋代。韩维。谋猷国称老,政事吏为师。始卒君臣分,哀荣将相仪。行人看笳鼓,旧部泣旌旗。千载伊嵩路,萧萧陇树悲。
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唐代。姚康。松径引清风,登台古寺中。江平沙岸白,日下锦川红。疏树山根净,深云鸟迹穷。自惭陪末席,便与九霄通。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四。清代。朱彝尊。花船新造水中央,晓发当湖溯汉塘。听尽钟声十八里,平林小市入新坊。
题清足堂。宋代。许月卿。秀翁今又以光名,窗外琅玕不欠清。十八公松曾入梦,两三竿竹岂无情。红尘不近春风瑟,翠色能添夜雪灯。我欲钓竿蓑笠去,斸分烟雨子还能。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唐代。李白。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博平真人王志安,沈吟至此愿挂冠。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