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宋代。辛弃疾。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参考资料:
1、李肇翔.辛弃疾词.沈阳:万卷出版社,2009年:第37页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公元1174年(南宋淳熙元年)初春作的。当时叶衡在建康任江东安抚使,作者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叶衡于淳熙元年正月帅建康,此后不久即入京城临安,后拜右丞相兼枢密使。
参考资料:
1、李肇翔.辛弃疾词.沈阳:万卷出版社,2009年:第37页
上阕写赏心亭的所见所感。赏心亭,据《景定建康志》,“在(城西)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开头两句由写山到写人,紧紧扣住了题目。苍翠的群山仿佛有意要同高雅的人交谈,他们联翩而来络绎不绝,有似万马奔腾.它们在茫茫的烟雨中迷了路,徘徊起来,眼看着临近了,却终于没能到达跟前.暗示着自己虽有才却不得施展,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高人即叶衡。青山有情,高人难遇。而今斯人一登上赏心亭,那逶迤的青山有不知有多少心里话要向他倾诉呵。其势如万马奔腾,接连不断。不说人之眺山,而说山之就人,这就把静景写活了。不仅如此,而且对突出人物也有很好的映衬作用。词里叶衡的高大形象进行了,描绘因为叶衡是一位很有才干的主战派官员。《宋史·叶衡传》说他“得治兵之要”。叶衡对作者极为赏识,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即是对叶衡推荐的 ,以后又向朝廷极力推荐他“ 慷慨有大略”。对于这样一位“经纶手”,加之有知遇之恩,词人对此十分感激。三、四两句借烟雨之景,转突兀奇崛之笔而为低徊宛转之波,充分表现了无限的怅惘,无穷的感慨,可以说是寄托遥深。叶衡主战,因而不能不受到主和派的反对,他收复失地的大计遇到了极大的阻力,词人也就由希望变成了失望。那逶迤的青山既然象万马奔腾而来,象冲锋陷阵的铁骑。词人渴望能挥戈跃马驰骋疆场,可是转眼之间又烟雨迷蒙,遮住了青山,而无数青山也只象是万马在烟雨中低徊不前 。“望来终不来”写盼望之切而失望之深 。不说愁,而愁极深;虽极感慨,仍以蕴藉出之。
下阕,由眺望青山之怅惘陡转而为揶揄沙鸥之诙谐,但曲断意不断,其脉络仍清晰可见。虽着笔轻快,实则发自积郁。人们都说头发总是由此愁闷变白的。“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水上的沙鸥通体皆白,岂不是一身都是愁吗 ?词人故意发此狂想,而且拍手笑之,似乎把上阕歇拍低徊沉郁的气氛一扫而光了;然而仔细体味,就会察觉到那贯穿全词的“愁 ”字并消失,或者说词人极力排遣这如烟雨一般的无尽的愁思,是感情上的挣扎,而非心灵上的解脱。人之发白并不完全由于人心之愁;而沙鸥通体皆白 ,是其自然特征,与愁没有关系。词人故意造成逻辑上的错误,说得越幽默洒脱 ,反而越使人感到强自解愁而又不能解的痛苦,借说鸟与愁无关,实说愁与人甚切。人愁是实,鸟愁是虚 ,“一身都是愁”的是鸟还是人,不必拘泥于字句的解释而自晓。故“拍手笑沙鸥 ”,一纵即逝;而“一身都是愁 ”,却如电影上的“慢镜头”在观众视野里由快放慢了。实际上“一身都是愁”是与“烟雨却低徊,望来终不来”暗中息息相关的。尽管词笔回荡曲折,然而透过层澜,仍可以看清。白居易《白鹭诗》云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也垂丝 。”辛词盖本于此。白诗言愁显 ,辛词言愁晦 ,其言愁一也。但辛词多了“拍手笑”一层意思。不过就其形象来看,辛词较之白诗更加绘声绘色;就其感情来说,则更加挚浓深切。参阅作者同年在建康所作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充满了激愤忧愁。以至于“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胸中积郁如此,则登赏心亭之所见所感都无非“献愁供恨”而已。由此可见,在《菩萨蛮》之中亦饱含着词人之愁,英雄之泪。某些喜剧会使有心的观众在笑声中情不自禁地掉下热泪。笑和眼泪,就是似乎矛盾却又融合无间的。
参考资料:
1、《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506-1507页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题辛夷花。宋代。韩琦。辛夷吐高花,卫公曾手植。根洗今已非,不改旧时色。平泉几易主,况乃剌史宅。
举赵州访二庵主公案颂。宋代。释绍悟。一重山尽一重山,坐断孤峰子细看。雾卷云收山岳静,楚天空阔一轮寒。
冬日田家二首 其一。明代。赵进美。北风夜来息,茅宇觉微暖。比邻机杼鸣,平畴麦叶短。初日聚童稚,坐卧杂鸡犬。屋梁悬众耜,寂寞岁事晚。石寒溪流激,雪霁烧痕浅。疏林不隔烟,冬野能见远。飞鸿顾前渚,饥乌噪空坂。长啸登东皋,暮逐樵声返。
夏日偶成六首。宋代。曹勋。晴湖卷箔挂窗时,三面山光翠霭低。渐放扁舟波浩荡,喜看台榭水东西。
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元代。方回。寄来诗卷了无尘,想见家贫道不贫。真复远追前辈味,颇惊顿异去来人。驱车荡荡行须至,破的遥遥见已亲。换骨得仙内丹熟,可须浮海望三神。
丹青阁。宋代。王迈。盛年忧国鬓毛苍,谏疏端堪铭豆觞。行或使之苗膏雨,心乎爱矣藿倾阳。荣华不与群儿竞,名节须留千载长。试看丹青阁中句,吾宗有此好元方。
何满子。五代。毛文锡。红粉楼前月照,碧纱窗外莺啼。梦断辽阳音信,那堪独守空闺。恨对百花时节,王孙绿草萋萋。
白山茶。宋代。刘学箕。白茶诚异品,天赋玉玲珑。不作烧灯焰,深明韫椟功。易容非世功,幻质本春工。皓皓知难污,尘飞谩自红。
次韵孙推官朴见寄二首。宋代。苏辙。蒙愠未能忧悄悄,得闲时复醉昏昏。知君亦学无言语,岂悟维摩不二门。病懒近来全废学,宦游唯是苦思乡。粗知会计犹堪仕,贪就功名有底忙。怀旧暗听秋雁过,梦归偏爱晓更长。故人知我今何念,拟向东山赋首章。
秋后采菊。明代。苏仲。折得黄花觅酒卮,老贪花酒又贪诗。霜寒古径留佳色,秋过残香恋故枝。爱酒客归无旧主,餐英人去少相知。悠悠隐逸千年趣,笑我相看日已迟。
杏花天 其三 题杏花春禽扇面挂轴。宋代。高观国。花凝露湿燕脂透。是彩笔、丹青染就。粉绡帕入班姬手。舒卷清寒时候。春禽静、来窥晴昼。问冷落、芳心知否。不愁院宇东风骤。日日娇红如旧。
鹧鸪天(和古乐府韵送游景仁将漕夔门)。宋代。吴潜。去日春山淡翠眉。到家恰好整寒衣。人归玉垒天应惜,舟过松江月半垂。千万绪,两三卮。送君不忍与君违。书来频寄西边讯,是我江南肠断时。
喜幼文北归。明代。高启。风尘万里损光辉,旧面相逢却讶非。在路定留经处咏,还家犹着去时衣。久留远土虫蛇杂,忽解高罗燕鹄飞。尚念梁园三二客,与君同去不同归。
己未春正与江南谢夫子胜会于羊石呈诗聊识阔别悲喜之情又二日复赠余诗。清代。吴灏。春暖花深地,重逢喜展眉。回怜纸蕉叶,长笑袜鹅溪。笔墨成孤往,路途任两歧。逝将头共白,此道素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