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道中/寄远

南陵道中/寄远朗读

译文


南陵的江水,满满地、慢悠悠地流荡,西风紧吹,轻云掠过,秋天即将来到身旁。
正当客居他乡,心情孤寂凄清的时候,忽见哪家的女子独倚在临江的楼窗?

注释


南陵:唐县名,在今安徽省繁昌县西。
客:作者自指。孤迥:指孤单。

参考资料:

1、吴鸥 等 .杜牧诗文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107 .

2、 乔力 .唐诗精华分卷 .北京 :朝华出版社 ,1991 .

3、 贺新辉 .唐诗精品鉴赏辞典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

南陵道中/寄远创作背景

  这首诗收入《樊川外集》,题一作“寄远”。杜牧在文宗开成(835—840)年间曾任宣州团练判官,南陵是宣州属县,诗大约就写于任职宣州期间。  

参考资料:

1、吴鸥 等.杜牧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07

2、乔力.唐诗精华分卷.北京:朝华出版社,1991

鉴赏

  这首诗收入《樊川外集》,题一作“寄远”。杜牧在文宗开成(835-840)年间曾任宣州团练判官,南陵是宣州属县,诗大约就写于任职宣州期间。

  题称“南陵道中”,没有点明是陆路还是水程。从诗中描写看,理解为水程似乎切当一些。

  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漫悠悠”,见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一、二两句之间,似有一个时间过程。“水面漫悠悠”,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时的景象。过了一会,风变紧了,云彩因为风的吹送变得稀薄而轻盈,天空显得高远,空气中也散发着秋天的凉意。“欲变秋”的“欲”字,正表现出天气变化的动态。从景物描写可以感到,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来的相对平静变得有些骚屑不宁,由原来的一丝淡淡的孤寂进而感到有些清冷了。这些描写,都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

  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遥望。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有画意,不妨当作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在客心孤迥之时,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精神为之一爽,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这是从“正是”、“谁家”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至于这幅图景中的凭楼而望的红袖女子,究竟是怀着闲适的心情览眺江上景色,还是像温庭筠词中所写的那位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那样,“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在望穿秋水地历数江上归舟呢,江上舟行的旅人并不清楚,自然也无法向读者交待,只能浑涵地书其即目所见。但无论是闲眺还是望归,对旅人都会有所触动而引起各种不同的联想。在这里,“红袖凭江楼”的形象内涵的不确定,恰恰为联想的丰富、诗味的隽永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似乎告诉读者,在一定条件下,艺术形象或图景内涵的多歧,不但不是缺点,相反地还是一种优点,因为它使诗的意境变得更富含蕴、更为浑融而耐人寻味,读者也从这种多方面的寻味联想中得到艺术欣赏上的满足。当然,这种不确定仍然离不开“客心孤迥”这样一个特定的情景,因此尽管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联想体味,但总的方向是大体相近的。这正是艺术的丰富与杂乱、含蓄与晦涩的一个重要区别。

参考资料:

1、刘学锴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095-1096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朗读
()

猜你喜欢

平生湖海鱼竿手,强学来操制锦刀。
末俗相看终眼白,古人不见想山高。
未乘春水归行李,傥得闲官去坐曹。
自是无能欲乐尔,烦君错为叹贤劳。
()

门前五柳侵江路,庄儿紧靠着白萍渡。
除彭泽县令无心做,渊明老子达时务。
频将浊酒沽,识破兴亡数。

()

初闻边报暗吞声,想见登谯与虏争。
世俗今犹疑许远,君王元未识真卿。
伤心百口同临穴,极目孤城绝捄兵。

()

谁云冠盖侣,也自解忘机。高谊悲萍梗,官资略显微。

泉从石溜下,云与鹤兼飞。落日斜穿径,归来尽染衣。

()

甘膏滴滴是精诚,昼夜如丝一尺盈。

只怪闾阎喧鼓吹,邑人同报朿长生。

()

攀条叶脱惊徂岁,照影波清怅病颜。好似兰台感秋客,送归临水与登山。

()

是情儿。总难支。便做铜仙去汉时。也须流泪辞。

竺乾师。大悲慈。语语教人学勿思。如之何勿思。

()

旌阳仙去后,服饵有仙茅。绝笑拖肠鼠,餐馀不系庖。

()

宋至盛名臣,元祐犹有人。云何章蔡辈,邪志乃独申。

王吕导其先,京攸步后尘。正人朝一空,澒洞王室昏。

()

茅屋欹斜竹径荒,稻畦残水入方塘。营屯未定斜阳下,雁点秋烟不著行。

()

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别白公》)

试到第三桥,便入千顷花。(以上并见《纪事》)

()

南宫粉署。文彩当年声已著。西省薇垣。方岳人称德业尊。

林泉衰老。两度相逢情话好。春日江头。折柳何堪送去舟。

()
久有归耕意,西山百亩田。
雪来殊不恶,酒熟自相便。
一被簪裳裹,长遭罗网牵。
飞霙迫残腊,愁思渡今年。
()

云中见祥凤,百鸟无文章。炎洲产嘉桂,百草为不香。

修辞富华实,秉操逾圭璋。翻使一国中,抚掌嗤其狂。

()

客愁思散步,力疾下高堂。
水暖知鱼乐,林幽识蕙香。
无风花信少,不雨菜畦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