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轩松。唐代。李白。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参考资料:
1、赵志凡 .中国历代咏物诗选注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9年10月第1版 :1-2 .
2、 陈文新 .历代草木诗选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12月第1版 :77-78 .
3、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921 .
安旗《李白全集编半注释》云,本诗于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而作。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21
此诗的前六句,重在描绘诗人所见“孤松”之景,写“孤松”枝叶繁茂、清风中显得那样潇洒自得;“孤松”苔绿叶翠,秋烟中更添膘胧之美。这给人以孤傲自恃,超然物外的感觉。末二句,侧重体现出诗人不满足于“孤松”的潇洒自得,向往着“直上数千尺”的凌云之势。此诗借孤松自喻,借物抒怀,写孤松的潇洒高洁、顽强挺拔的品性,赞颂“凌云霄”的孤松,表现出诗人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希望孤松上冲千尺、直上云霄,侧重体现出诗人不满足于“孤松”的潇洒自得,向往着“直上数千尺”的凌云之势,暗寓出诗人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
首联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松树苍劲挺拔、松树枝叶稠密昂首天外的景致。诗一开头,就说这是一棵“孤松”,突出了它的不同凡俗。接着写松树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四季常青,塑造出松树郁郁苍苍、古朴高洁的形象。
颔联是讲风吹劲松,更觉松树苍劲。古人有诗云:“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清风”、“潇洒”、“日夕”等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迅猛阔大的气势。风因松而见其盛,松因风而见其劲,为下文期盼“孤松”向往着“直上数千尺”的凌云之势作铺垫。
颈联两句,再对松树生长的环境进行描写,来烘托松树高大苍翠。“阴生古苔绿”,是说由于松树高大,在它的阴处长出了碧绿的古苔。既言“古苔”足见这棵松树的年岁之长。半空中松树茂密的枝叶,一片浓密翠绿,而地上的古苔也呈现出一片绿色,上下辉映,似乎将周围的空气都要染绿了似的。“色染秋烟碧”,形象地描绘了这一迷人景象。其中一个“染”字用得妙,将景物都着上了宜人的色彩。
最后尾联两句以夸张的口吻极言其高。正是抒写的诗人见“孤松”而生的感叹,但不是以上所说的那种感觉,却是一种因不满足于眼前之景而萌生的期待、盼望之情。
此诗借用“孤松”、“清风”、“游云”、“日夕”、“苔绿”、“秋烟”、“苔绿”、“云霄”、“染”、“凌”等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气势,易使读者产生激昂振奋的感觉,侧面衬托出“孤松”潇洒高洁、顽强挺拔的品性,表现出诗人不满足于“孤松”的潇洒自得,向往着“直上数千尺”的凌云之势,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道明诗人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
参考资料:
1、陈文新 .历代草木诗选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12月第1版 :77-78 .
2、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921 .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咏尧民案上盆兰 其一。明代。文徵明。崇兰移自荆溪上,小盎春深自着花。宾客清閒尘土远,晓窗亲沃案头茶。
题幼眉鸥水草堂诗即用留别。清代。曹寿铭。我初读君诗,与君未识面。谓是古人作,舌咋目先眩。昔昔思见之,未由觌青盼。邂逅忽相遇,愕眙疑梦幻。貌疏神愈亲,象忘意无间。西陵树若荠,镜湖水如靛。东西遥相忘,伯劳与飞燕。会余来东皋,假馆比群彦。风骚嗣前轨,东中盛坛坫。君尤横无敌,跳荡恣白战。赤手搏修蛇,耿天倚长剑。意行无危途,遁状慑物变。老干芟繁条,古藻谢今艳。俗儒喜缘饰,往往肆讥讪。介然一是争,卓尔千春券。与余独神契,两载结欢忭。诗论穷毫芒,危言苦针砭。学殖愧荒落,芜秽资锄铲。砻玉攻纤瑕,锻金砺微欠。道义古所敦,方兹信不忝。所冀无乖离,昕夕共樽宴。苒苒惊流光,二曜迅飞电。揽镜搔短鬓,发容羡童丱。壮志非畴曩,頫首事薄宦。别袖发耶溪,征车指畿甸。出门愁惘惘,风雪冻两骭。飞沙欺天光,层冰滑磴栈。落日羸马嘶,荒驿敝裘绽。岂不乐朋簪,驱驰坐贫贱。何当脱尘缚,联襼遂初愿。掩卷一长嗟,遥天唳征雁。
祖文正公旦。清代。王季珠。休休一个臣,为宋掌机枢。才大量亦大,展布真有馀。五鬼献妖书,明明是阿谀。英主惮哲相,缄口用美珠。口岂珠能缄,愎谏非吾徒。况罢征辽师,地免肝脑涂。委曲全民社,不求谅区区。削发披缁敛,遗命凛凛如。君非未遽格,臣忠无或渝。景德祥符间,盛会跻轩虞。垓埏平似砥,调燮懋远谟。小眚不掩德,鸣乎天民欤!
芭蕉。宋代。宋祁。逃腊藏深柢,乘春发故荄。雨障单盖侧,风偃半旗开。脆理缯争裂,斜规扇欲裁。无坚喻浮世,金粟信多才。
两竿苍玉何年植,潇洒当轩伴寂寥。终日看来吟不足,有时倚处醉微销。
影垂月下湘君佩,声咽风前秦女箫。彷佛故园池上见,不知身在五湖遥。
长沙分司竹桂橘三植皆南州高品感而有作时虞逆瑾见害三首 其一。明代。潘希曾。两竿苍玉何年植,潇洒当轩伴寂寥。终日看来吟不足,有时倚处醉微销。影垂月下湘君佩,声咽风前秦女箫。彷佛故园池上见,不知身在五湖遥。
喜得孙。宋代。徐侨。我五十有四,才今见其孙。汝父亦三十,得子为之昆。人生百年间,欻如驹隙奔。其间欣与戚,短长未暇论。长长与幼幼,一家团春温。岂惟情爱足,是有礼义存。嗟我生苦晚,陟岵悲蚤吞。有怀当世忧,拙迂不自轩。老矣绝他念,先志惟所□。诗书茂花实,忠厚丰本根。要令汝悲长,续续熟予言。功名身外物,孝悌德之源。莫先家人正,所贵椒聊蕃。今朝情陪喜,添汝壮吾门。相与绍清白,无惭故丘园。
月下杲饮七首。宋代。杨万里。酒边无物伴长瓶,一颗新莲一段冰。月下不风终是爽,烛光何罪也堪憎。
秦梁洪。明代。唐之淳。前月公使还,送之聊城东。今日公使出,遇之秦梁洪。公如虬与龙,来往无定踪。我如萍与蓬,流转何终穷。淹留千里内,再得仰音容。下马野人家,星稀月当空。山炉爇枯桑,土甑炊新舂。问言及母妻,慇勤慰冲冲。复许还故乡,送之以仆僮。期以阅岁见,镫罢桃花红。一饭恩必酬,禽鱼恋渊丛。明日车马异,天涯矫冥鸿。
相和歌辞·对酒。唐代。崔国辅。行行日将夕,荒村古冢无人迹。朦胧荆棘一鸟飞,屡唱提壶酤酒吃。古人不达酒不足,遗恨精灵传此曲。寄言当代诸少年,平生且尽杯中渌。
宿太平宫葆清庵自和少年壁间戊辰岁所作韵是。宋代。岳珂。书阁新宫记五云,祠官来奉帝台珍。卜邻岩穴无公事,拜赐江硝作散人。玩月吟风閒咏客,看云管竹系官身。从今便了草庐原,郭泰应无垫角巾。
久雨不停春分后复大风朔寒感赋 其二。明代。区越。晨梳怯手搔霜白,薄饮衰颜得酒红。百谷无期三见雪,一年真是两经冬。东皇未肯旋机轴,生理何由借暖融。为报东园桃与李,含情相待莫匆匆。
还家登悔来坡。宋代。陈造。下坡黐堕,上坡风鷁退。历险虽末势,未易忘叹慨。散人吏隐心,下上不云悔。摩眼见南山,众岭莫谋大。云阴巧蔽亏,日御颇隔阂。谁规山一凹,千室作阛阓。岚影暝竹柏,吾庐良好在。言归休吾劳,啸咏山与对。
抄近藁六言二首 其一。宋代。刘克庄。和调失黏诗句,按摸出格文章。尽可追陪党进,不消更觅君房。
独夜。明代。金銮。小窗成独卧,落月满残更。双眼苦难合,孤灯耿自明。林喧疏鸟梦,霜冷咽鸡声。白发知多少,和愁夜夜生。
郊庙歌辞·祭太社乐章·肃和。清代。佚名。后土凝德,神功协契。九域底平,两仪交际。戊期应序,阴墉展币。灵车少留,俯歆樽桂。
荡红流水无声,暮烟细草黏天远。低回倦蝶,往来忙燕,芳期顿懒。绿雾迷墙,翠虬腾架,雪明香暖。笑依依欲挽,春风教住,还疑是,相逢晚。
不似梅妆瘦减。占人间、丰神萧散。攀条弄蕊,天涯犹记,曲阑小院。老去情怀,酒边风味,有时重见。对枕帏空想,东床旧梦,带将离恨。
水龙吟(赋酴醿)。宋代。卢祖皋。荡红流水无声,暮烟细草黏天远。低回倦蝶,往来忙燕,芳期顿懒。绿雾迷墙,翠虬腾架,雪明香暖。笑依依欲挽,春风教住,还疑是,相逢晚。不似梅妆瘦减。占人间、丰神萧散。攀条弄蕊,天涯犹记,曲阑小院。老去情怀,酒边风味,有时重见。对枕帏空想,东床旧梦,带将离恨。
大水二首。宋代。黄公度。巨浸滔天后,遗黎复业初。桑田皆变海,老稚半为鱼。凿石开新道,行人问故庐。客愁那对此,搔首重欷嘘。
至高沙。宋代。文天祥。江南自好筑金台,何事风花堕向淮。若使两遭豺虎手,而今玉也有谁埋。
后圃偶成。宋代。韩维。气昏聊止酒,讼简时闭阁。池红落花委,岸绿新蒲合。厌暄解重衣,息倦偃清榻。永日林下风,山禽响相答。
镜宇。明代。郭槃。法宝藏灵府,员光澈上穹。尘埃何处染,色相本来空。普照诸天外,流辉万劫中。欲观无尽理,如在水晶宫。
登中茅公。宋代。王安石。翛然杖履出尘嚣,鸡犬无声到泬寥。欲见五芝茎叶老,尚攀三鹤羽翰遥。容溪路转迷横彴,仙几风来得堕樵。兴罢日斜归亦懒,更磨碑藓认前朝。
和子野四首。元代。仇远。穷冬霜霰集,行路古今难。举眼看浮世,何人耐岁寒。弃瓢将止酒,脱冕拟休官。一室能容膝,吾生亦易安。
十二月十二日踏雪度崧岭。宋代。陈文蔚。何事隆冬震地雷,天公补过令方回。玉装庭树三番白,花间江梅六出开。岂止为民除瘴疠,且掀无地不琼瑰。到家示说丰年事,喜奉慈亲酒一杯。
和远老四首。宋代。吴芾。相逢正好共看山,底事匆匆便欲还。今日乍晴山更好,可能伴我片时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