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蓬自解。宋代。曾丰。有底重安土,若为轻徇流。羞随草木腐,乐与汗漫游。凡是性如水,固然生若浮。勿嗤吾潦倒,天地海之沤。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曾丰。(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宿云门寺赠张武子。宋代。项安世。绝怜雪屋张居士,日日空墙挂食箪。吟到古人辛苦处,囊中不得一钱看。
西江月·沙上鸥群□戏。宋代。杨无咎。沙上鸥群□戏,云端雁阵斜铺。殷勤特为故人书。写尽衷肠情素。名字纵非俦匹,夤缘自合欢娱。尽教涂抹费工夫。到底翻成啮醋。
和张仲实见寄。元代。仇远。古交色不变,百炼如精金。一别又三月,书札乘嗣音。相望隔一水,离忧盈中襟。秋阳不能骄,秋雨不能淫。会面不可期,月明千里心。
喜能始到家。明代。徐勃。廷尉官曹冷,三年寄秣陵。过家才问寝,开社急邀朋。巷选穷中住,山寻僻处登。维桑坛坫在,雅道赖君兴。
少年行。明代。李梦阳。渔阳突骑幽并儿,弯弓射猎南山陲。横行未遂为人下,意气凭何结主知。
泊舟都梁亭二首。宋代。张耒。微春已动陈根绿,晴日初流大泽澌。客路苦寒惟饮酒,老年便暖屡添衣。霜林背日梅迟拆,冰渚知春雁早飞。江上三年陈迹在,年年穿竹折梅时。
赠渔者(在湖南)。唐代。韩偓。个侬居处近诛茅,枳棘篱兼用荻梢。尽日风扉从自掩,无人筒钓是谁抛。城方四百墙阴直,江阔中心水脉坳。我亦好闲求老伴,莫嫌迁客且论交。
舟过南京。明代。李昌祺。钟阜白云边,桥陵锁暮烟。圣谟真远矣,王气故依然。玉帛诸番会,金汤万世传。谁陈根本计,有力可回天。
留春。明代。区怀年。乍晴江郭暮,花气欲熏天。倦倚搴芳榭,愁空醵酒钱。碧云纡逸想,红雨慰痴眠。对此庸憔悴,谁能听杜鹃。
送林子方吏部将漕江东。宋代。楼钥。自说嵇康七不堪,上教持节向江南。江南父老应相贺,见说清明似晦庵。
一竹。明代。许相卿。薇蕨声沈旧业空,首阳何处访高踪。冰霜大地同摇落,挺立孙枝殿朔风。
无题戏赠胡南征 其一。明代。李之世。银河有路直通潮,乌鹊为媒倩作桥。夜半天鸡叫海月,骑凰人弄碧霞箫。
送李比部于鳞出守顺德。明代。黎民表。英妙山东出,圭璋信国珍。灵篇秘海渎,宝剑动星辰。擢桂因才隽,分曹以德邻。冥心谢流辈,倾意在交亲。潘岳宦从拙,扬雄家素贫。河山聊发兴,簪绂暂随身。丹地含香久,苍生掩泪频。圣情纡内郡,雅意用儒绅。襟带幽并外,风烟灞浐津。建旌冲晓雾,鸣玉起行尘。止解询遗逸,何须问近臣。燕巢公府静,草积射堂春。故老皆扶杖,馀波尽饮醇。仪章从脱略,翰藻得情真。嗟尔匡时器,怜予避地人。知名从白社,倾盖枉朱轮。一以云霄隔,偏愁年鬓新。浮荣空自遣,良觌杳何因。所企归钧轴,深渊有纵鳞。
中和节。宋代。周弼。时节匆忙过隙驹,可堪岑寂就船居。不禁衰病慵耽酒,无益闲交懒报书。风暖暮田归海燕,雨甜春水上潮鱼。客中自是光阴速,才见新正又月初。
南乡子·无处著春光。宋代。辛弃疾。无处著春光。天上飞来诏十行。父老欢呼童稚舞,前江。千载周家孝义乡。草木尽芬芳。更觉溪头水也香。我道乌头门侧畔,诸郎。准备他年昼锦堂。
山行过僧庵不入。宋代。陆游。垣屋参差竹坞深,旧题名处嬾重寻。茶炉烟起知高兴,棋子声疏识苦心。淡日晖晖孤市散,残云漠漠半川阴。长吟未断清愁起,已见横林宿暮禽。
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卧云室。明代。高启。夕卧白云合,朝起白云开。惟有心长在,不随云去来。
鹤冲天 其二。明代。夏言。临水阁,倚风轩。细雨熟梅天。一池新水碧荷圆。榴花红欲燃。薄罗裳,轻纨扇。睡起绿阴满院。曲阑斜转正闲凭。何处玉箫声。
月夜游钱塘江。宋代。释法具。小舟为我载月色,白沙翠竹光相射。自从李白下金陵,四百年无此豪逸。
信安秋晚。元代。尹廷高。西风吹客鬓,天地一离愁。黄菊山城雨,青灯野店秋。乔松填缺嶂,落叶涩寒流。吹醒乡关梦,笛声人隔楼。
九日道中。清代。倪承茂。一年两度涉淮黄,扰扰缁尘染素裳。衰柳共怜残鬓短,闲云应笑客程忙。南归无分吟风月,北去先愁饱雪霜。孤负故园丛菊好,不知今日是重阳。
江月五首,并引 其一。宋代。苏轼。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正似西湖上,涌金门外看。冰轮横海阔,香雾入楼寒。停鞭且莫上,照我一杯残。
五月四日送王少府归华阴(得留字)。唐代。岑参。仙掌分明引马头,西看一点是关楼。五月也须应到舍,知君不肯更淹留。
自巴河至蕲阳口道中得二诗示仲达与秬同赋。宋代。张耒。浩浩浑流卷白沙,中流鼓棹四无涯。喜逢山色开眉黛,愁对江云起炮车。雨足郊原丰稻菽,日斜鸥鹭满蒹葭。伥年怕作扁舟客,赖有高谈一笑哗。
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宋代。王安石。寒云沈屯白日埋,河汉荡坼天如簁。衡门兼句限泥潦,卧听窾木鸣相挨。萧辰忽扫纤翳尽,北岭初出青嵬嵬。微之新诗动我目,烂若火齐金盘堆。想携诸彦眺平野,高论历诋秦以来。觥船淋浪始快意,忽忆归云胡为哉。念君少壮辍游衍,发挥春秋名玉杯。书成不得断国论,但此空语传八垓。登临兴罢因感触,更欲远引追宗雷。君知富贵亦何有,谄誉未足偿讥排。风豪雨横费调燮,坐使发背为黄台。留宾往往夜参半,虽有杂俎无由开。江南佳丽非一日,况乃故园名池台。能招过客饮文字,山水又足供欢咍。剩留官屋贮酒母,取醉不竭当如淮。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顾亭林。宋代。梅尧臣。乡林空林木,不见古人居。犹寻古人迹,更与古人疏。昔为贤豪里,今作魑魅墟。湖边夜秋月,光彩波上余。
壮士歌。清代。洪亮吉。七尺刀,八尺鞍。壮士歌,悲陈安。啾啾唧唧,天阴雨黑。伏兵邀我西,飞骑追我北。班骓无声草间匿。嗟嗟见入不见出。西流水,东流河。壮士歌,奈尔何。
湖州歌九十八首。宋代。汪元量。恰到杨村旧马头,北风吹雨便成秋。呜呜鬼物败人兴,掩却篷窗且睡休。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 通:性)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彼交匪纾,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