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结来成百合,海羊斗处即蜗牛。莫认夏枯为益母,须知萱草解忘忧。
戏作次药名十首 其六。明代。胡俨。蚯蚓结来成百合,海羊斗处即蜗牛。莫认夏枯为益母,须知萱草解忘忧。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胡俨。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饮鲍云瑞庄居。明代。石珝。城柳初尽处,薄蔼开空明。潦降古洲出,千里关寸情。断岸带芳草,远树啼残莺。钓艇日往还,或有羊裘生。下马对尊斝,故人相与倾。坐久出歌舞,柔风濯长缨。落霞酣野色,吟蛩战秋声。长恐西日下,衢路立屏营。
逍遥咏。宋代。宋太宗。世界诸方圣,如同在眼前。其於通要妙,便见理深玄。法教穷难尽,周知本自然。信诚含万象,秘隐口亲宣。
寄赠漳浦张封君 其二。明代。王世贞。十二梁山青刺天,宁阳七十二飞泉。一泉一岁酿春酒,好致梁山张果前。
从军滑台 其二。宋代。赵鼎。碌碌功名安用之,更堪心事巧相违。秪缘叔夜此生懒,更悟渊明前日非。客舍那知春色暮,东风但见柳花飞。潇湘亭下烟波好,送我如将短艇归。
伯氏招燕京王敬哉饮。明代。黄渊耀。避地来寻五柳居,閒谈国事重欷歔。天荒地老君身历,国破家亡我梦馀。尘路浑如村酒浊,道心还与泛舟虚。凭君莫话金门好,事到渔樵百不如。
当途道中社。宋代。汪梦斗。鹊信占新霁,朝暾起树东。春衫欺客冷,社瓮忆乡红。溪长杏花水,路蒸兰草风。午餐羹枸杞,扶弱有神功。
忆昨四首 其一。元代。潘伯脩。忆昔西陵桥下路,彩舟初试一莲红。菱花妆镜春鸥里,杏子单衫玉笛中。郡国三年烽火入,楼台万井劫烟空。江湖何预人间事,沙合重洲不遣通。
秋风歌三章 其二。明代。乌斯道。秋风秋风吹我兄,我兄与弟皆茕茕。秋来听此秋风声,江山契阔难为情。去年兄作钱塘行,今岁归来弟蓬瀛。何当从此长合并,日拜慈母称寿觥。秋风秋风慎勿吹,我语使兄听之乱兄绪。
酬乔世材推官。宋代。李复。地僻人来少,公庭吏散时。乱蝉号晚日,凉叶下高枝。仰羡知归鸟,先书寄远诗。只应今夜月,偏解照相思。
岁暮杂感 其一。清代。胡会恩。踯躅尘深处,淹留岁晏时。未工《西第》颂,难免《北门》诗。箫鼓邻家宴,羔豚腊夜祠。故乡长望远,幽梦发南枝。
牧童谣。明代。周是修。远牧牛,朝出东溪溪上头。溪头草短牛不住,直过水南芳草洲。脱衣渡水随牛去,黄芦飒飒风和雨。老鸦乱啼野羊走,绝谷无人惊四顾。寒藤枯木暮山苍,同伴相呼归又忙。石棱割脚茅割耳,身上无有干衣裳。却思昨日西边好,旷坂平原尽丰草。短蓑一卧午风轻,长笛三吹夕阳早。
卧痾喜霁开扉望月简宫内知友。唐代。庾抱。秋雨移弦望,疲痾倦苦辛。忽对荆山璧,委照越吟人。高高侵地镜,皎皎彻天津。色丽班姬箧,光润洛川神。轮辉池上动,桂影隙中新。怀贤虽不见,忽似暂参辰。
送内兄朱国贤赴钦州司仓二首 其二。明代。林文俊。对君强饮不成欢,连日眉尖别思攒。两鬓十年非故貌,一身万里更微官。风尘为客吾将老,世路无媒古亦难。相约抽身早归隐,木兰烟水有渔竿。
瑞鹧鸪(观潮)。宋代。苏轼。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
次韵曦讲师南仲牧閒园杂咏十首 其二。明代。陶宗仪。蒿藜非类便须锄,菜甲青青小雨初。更待明年春笋出,就林烧熟味如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