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唐代。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 一作 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翻译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注释
⑴兰山:一作“万山”。万山,一名汉皋山,又称方山、蔓山,在湖北襄阳西北十里。张五:一作“张子容”,兄弟排行不对,张子容排行第八。有人怀疑张五为张八之误。
⑵“北山”二句:晋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两句由此变化而来。北山:指张五隐居的山。北:一作“此”。隐者:指张五。
⑶相望:互相遥望。试:一作“始”。
⑷“心随”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⑸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
⑹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晋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一作“清境”。
⑺归村人:一作“村人归”。
⑻沙行:一作“沙平”,又作“平沙”。渡头:犹渡口。过河的地方。
⑼“天边”二句:隋薛道衡《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中有:“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这两句似是据此变化而成。荠:荠菜。洲:又作“舟”。
⑽何当:商量之辞,相当于”何妨“或”何如“。
⑾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日故称“重九”或“重阳”。魏晋后,习俗于此日登高游宴。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开头二句从晋代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诗脱化而来,点明”自怡悦“,为登高望远的缘由之一。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劳动一日,三三两两逐渐归来。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于渡头。显示出人们的行动从容不迫,带有几分悠闲。再放眼向远处望去,一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却清晰可见,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
这四句诗是全篇精华所在。在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写来,是那样平淡,那样自然。既能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又能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正如皮日休所谓:“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涵涵然有云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沈德潜评孟诗为“语淡而味终不薄”,实为孟诗的重要特征之一。这四句诗创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同“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诗的意境,是颇为近似的。这也代表了孟诗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既明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
关于此诗题中的“张五”指谁,历来有争议。一说指张諲。张諲曾隐居于襄阳东南三十里的鹿门山。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北对万山(一说兰山),因登临以望张五,并写此诗寄意。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陪杜充张恕鸿庆宫避暑。宋代。苏辙。至后雨如泻,晴来热更多。簿书沾汗垢,岩石思藤萝。赖有祠宫静,时容俗客过。老郎无不可,公子亦能和。道胜还相接,禅迷屡见诃。清凉生绝念,烦暑散沉疴。古木便张幄,鸣禽巧当歌。桃香呈绛颊,瓜熟裹青罗。饭细经唇滑,茶新到腹薖。剧谈时自笑,饱食更无它。适意未应厌,后游真若何。官居邻曲沼,田畎助清波。晚照明疏柳,微风响众荷。因舟尚可载,小雨试渔蓑。
铁十字歌。元代。刘崧。庐陵江边铁十字,不知何代何岁年。何人作之孰置此,何名何用何宛然。形模交横出四角,三尺嵯牙偃锥槊。雨淋日炙黑色滑,土中鮀鳞见斑驳。人言南唐竹木场所都,铸此罥硾筏与桴。一沉江中一路隅,是耶非耶焉得虞。或云此古厌胜法,水怪奔冲赖排压。雌雄相顾走光芒,神物护呵谁畚锸。所以往代鼓铸虔州城,此物千载为英精。舁铁过之铜乃成,精化气感理莫明。世人往往疑根植,下触每愁风雨殛。近时暴卒破盲惑,掘地出之誇胆力。终然弃置不敢匿,我时见之考其式,赤乌之年乃妄饰。吾闻天生五行中,惟金可革亦可从。何不为刀为错通商工,为耜为镈利九农。斩犀刺虎为剑锋,不然行雨极变化为蛟龙。胡独汨没在泥滓,断甓遗株等沦弃。铜仙不来秦鐻废,坐阅兴亡一流涕。
点绛唇·醉漾轻舟。宋代。秦观。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赠邓一蟾。元代。李道纯。禅宗理学与全真,教立三门接后人。释氏蕴空须见性,儒流格物必存诚。丹台留得星星火,灵府销镕种种尘。会得万殊归一致,熙台内外总登春。
从军行。南北朝。沈约。惜哉征夫子。忧恨良独多。浮天出鳀海。束马渡交河。雪萦九折嶝。风卷万里波。维舟无夕岛。秣骥乏平莎。凌涛富惊沫。援木阙垂萝。江飔鸣叠屿。流云照层阿。玄埃晦朔马。白日照吴戈。寝兴动征怨。寤寐起还歌。晨装岂辍警。夕垒讵淹和。苦哉远征人。悲矣将如何。
归隐桥新成偶题三绝句书呈同志 其一。唐代。朱长文。幽居处处映烟萝,归隐桥边月色多。蟾桂有情怜病叟,清光终夕照酣歌。
和王巩见寄三首。宋代。苏辙。南迁春及秋,江湖未云半。逮此归路长,始悟行日远。幽忧脱沉痼,清梦惊婉娩。行行逢故人,笑语杂悲泫。江秋北风多,归帆未应驶。天寒雁南向,家书空满纸。契阔幸平安,婚嫁须缨珥。交游何为者,空复念君至。折叶每安心,连环非所计。感君扁舟返,念我一廛废。怀思乐全老,畴昔忘言契。丹砂傥已成,白首愿终惠。
用载道韵晚游郎中湖。元代。黎崱。疏苇长堤接短篱,日来湖上欠支离。鸥边人立城阴晚,柳外花明水净时。世事纷纷惊倦眼,客怀草草说新诗。荒祠为喜文翁笑,醉酹乾姜一片碑。
庆欧阳碧溪六十 其二。明代。罗钦顺。君作行人奉使初,赠言盈卷我偏迂。那堪岁月推迁速,且喜山林燕息俱。报国馀忠森令子,养生真诀陋阴符。从来画手多传信,合写人间寿岂图。
处士葛君挽辞。宋代。王安石。楚人黄歇地,晋代葛洪家。特擅山川秀,相承黻冕华。猗君有清尚,於世不雄夸。令子能传业,流光未可涯。
拟古。宋代。张九成。山色翠挼蓝,杯中酒如玉。饮酒弹瑶琴,漫奏流水曲。音微澹无味,弦缓轸不促。不须苦求知,古人有遗躅。推琴一长啸,清风振吾屋。
理菖蒲。宋代。洪咨夔。朝删石上青之黄,暮摘镜裹黑之苍。胸中多少冗荆棘,不翦不芸空过日。君不见颜子一克已,曾参三省身,每日低头矻矻自点检,何曾浪把外物劳精神。嗟乎我犹未免为乡人。
珥江驿口占八首 其六。明代。林弼。机家舟上女如云,日日机中织缕勤。忽见江头秋月色,唱歌声到夜深闻。
十载玄亭梦寐过,登龙此日并羊何。关前紫气飘槐棘,海内苍生问蓼莪。
一代文章诸老尽,三朝礼乐二难多。亦知元礼门风在,总为名流到绿萝。
王宗伯督学招同张汪二司马王长公次公洪山人汪太学同集园亭赋。明代。胡应麟。十载玄亭梦寐过,登龙此日并羊何。关前紫气飘槐棘,海内苍生问蓼莪。一代文章诸老尽,三朝礼乐二难多。亦知元礼门风在,总为名流到绿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