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三首。宋代。苏轼。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翻译
我在游览九仙山时,听到了当地儿歌《陌上花》。乡亲们说:吴越王钱假的妻子每年春天一定回到临安,钱王派人送信给王妃说:“田间小路上鲜花盛开,你可迟些回来。”吴人将这些话编成歌儿,所含情思婉转动人,使人听了心神凄然,然而它的歌词比较粗俗、浅陋,因此给它换掉,而成以下三首诗。
田间小路上的花儿开了,蝴蝶在花丛中飞呀飞,江山还没有更改呀,往昔的主人早已更替。
经过了几度春秋,遗民已逐渐老了,出游的女子长歌着缓缓返归。
田间小路上无数花儿烂漫盛开,路上的行人争相围观那彩车驶来。
如果要留住这明艳的春花,那就暂且听从钱王的意见,不要急着返回。
生前的富贵荣华好似草尖上的露珠,死后的风流情感正如那田间小路上的春花。
钱王你已眷恋不堪地离杭降宋去了,还要教妻子不急于从陌上归家。
注释
⑴九仙山:苏轼《宿九仙山》诗题下自注:“九仙谓左元放、许迈、王(俭)、谢(安)之流。”九仙山在杭州西,山上无量院相传为葛洪、许迈炼丹处。
⑵陌:田间小路。
⑶吴越王妃:指五代吴越王钱俶之妃。吴越王,《新五代史·吴越世家》载,宋兴,吴越王钱俶“始倾其国以事贡献。太祖皇帝时,俶尝来朝,厚礼遣还国。······太平兴国(宋太宗年号)三年,诏俶来朝,俶举族归于京师,国除”。
⑷鄙野:粗鄙俚俗。
⑸易之:谓变换其词(保留其调)易,更改。
⑹昔人非:作者作此诗时,距离太平兴国三年,已近一百年当时之人自无在者。
⑺遗民:亡国之民。垂垂:渐渐。垂垂:一作“年年”。
⑻游女:出游陌上的女子。
⑼軿(píng):车幔,代指贵族妇女所乘有帷幔的车子。翠:青绿色。
⑽堂堂:公然,决然;堂堂正正。
⑾从教:听任,任凭。
⑿草头露:草头的露水,一会儿就干掉,比喻生前富贵不长久。
⒀“身后”句:意为身后大家没有忘记她,为她唱《陌上花》。
⒁迟迟:《孟子·尽心下》:“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比喻钱俶离杭州朝宋,迟迟其行,恋恋不舍。
第一首对吴人歌《陌上花》事作了概括的叙述。首句由眼前景物写起:春天时节,陌上鲜花盛开,蝴蝶在翩翩飞舞。这迷人的春色,跟“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时的景象并无不同。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吴越王朝早已灭亡,吴越王妃也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了令人凄然的故事传说。故次句紧承首句,转出“江山犹是昔人非”,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已成过往的人事,两相对照,发出了“江山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概。三四两句着眼于吴人歌《陌上花》事。尽管吴越王朝!的遗民已渐渐地衰老,但游女们仍在长声歌唱《陌上花》,以寄托对王妃的追忆与悼念。这说明《陌上花》流传颇广,在吴人中有很强的生命力。
第二首写吴越王妃春归临安情景。春天来了,陌上的无数山花争奇斗艳,王妃按照惯例,乘坐富丽的翠軿,又来到了临安,吸引了过往的路人竞相观看。诗人以“山花”“翠軿”来衬托王妃的青春美貌,又以“路人争看”渲染王妃归来的盛况,透露出吴越王朝曾有的一点承平气象。三四句是设想之辞。意谓如能留得青春在,王妃即可遵从吴越王的嘱咐“缓缓而回”,尽情观赏临安旖旎的春光。“堂堂”,指青春。唐薛能诗云:“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摧人故故生。”青春,一语双关,有青春年华,也有春天之意,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结伴好还乡。”然而,无论是春天还是人的青春年华,都不可能永存长在,因而,“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之类的风流轶事也必然有终结之时。
第三首慨叹吴越王的去国降宋。头两句即以鲜明的对照说明:吴越王及其妃子生前的富贵荣华,犹如草上的露珠,很快就消失了,但其风流余韵死后仍流传于《陌上花》的民歌中。前者是短暂的,后者是长久的;帝王的富贵与吴人无关,而他们的风流轶事,由于含有普通人的情感、爱情的因素以及多少带有悲剧的色彩,故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以致通过民歌来传诵。最后两句写吴越王虽然已去国降宋,丧失了帝王之尊,却仍保留着“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惯例;可叹的是,“王妃”的身份已改变为“妾”,“路人争看翠軿来”的盛况大概不会再出现了。细品诗味,其中不无诗人的深沉感概和委婉讽喻。
这三首诗中都贯穿了“江山犹是昔人非”的历史哀思,而宛转凄然则成为作者的抒情基调。全诗虽以“吴越王妃每岁必归临安”的轶事为题材,却委宛曲折地咏叹了吴越王朝的兴亡,带有怀古咏史的性质。诗中感慨人世荣华富贵,虚名浮利的过眼云烟,皆如那草头露,陌上花,转眼即消逝凋谢不见;人们生前的一切荣华富贵,全如那清晨草头上的露水,不多久就散发消失;死后所留下的美好名声,也全如那路上的花朵,很快就会凋枯谢落。民歌原来就“含思宛转,听之凄然”,经苏轼润色创作的《陌上花》,既保留了民歌的基本内容,形式及其朴素自然的风格特质,又显得语言典雅,意味深长,诗情凄宛。诗中多用叠字,如“垂垂”,“缓缓”,“堂堂”,“迟迟”等,不仅恰切地描摹了人物的情态,且能增加节奏感和音乐美。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蚯蚓吟。明代。庞尚鹏。日月中天转,人间几度秋。长鸣如有恨,幽抱本无求。偃蹇忘三窟,逍遥藉一丘。浮生能自遣,何地不瀛洲。
次韵道祖书怀。宋代。葛立方。白云深处缚柴荆,一壑湾环似有情。志气萧娘并吕姥,年华张丈与殷兄。浊贤清圣时同酌,上尾平头得共评。莫问鹤翎由吸菢,此心久与白鸥盟。
野亭。宋代。郭印。□到幽亭上,萧然净客心。竹深风细细,柏古气森森。畏日背斜照,珍禽共好音。未能还小隐,即此是山林。
寄章同吉三绝句兼柬范叔彝 其一。宋代。王绅。怀人万里思悠悠,清梦寻常到益州。昨夜冥鸿将信至,开椷字字解予愁。
秋梦四首 其一。清代。赵清瑞。辉辉银烛夜何其,叶落荒阶选梦迟。一片迷离蝴蝶影,满腔情绪海棠丝。露华深怯侵萝袜,月魄将圆照雪肌。细雨残荷写幽怨,不堪团扇入新诗。
寄题赵侯澄碧轩。宋代。秦观。风流公子四难井,更引清漪作小亭。润及玉阶春涨雨,光浮藻井夜涵星。卷帘几砚成图书,倚槛须鬟人钟屏。何日解衣容借榻,卧听螭口泻泠泠。
次韵岁菊。明代。刘基。风霜摇落愈伤神,黄菊于予意自亲。迟莫长存君子操,凄凉不厌主人贫。天虚沆瀣流清气,月过青冥动细沦。此夜空庭耿相对,春花夏叶总埃尘。
侍郎吟思愈清逸才无敌唱弥高而和弥寡我已竭。宋代。李昉。地僻尘埃少,幽居一院清。自题花色号,暗记树根茎。竹撼萧疏影,松摇淅沥声。也知园辅和,随分适闲情。
题秋山图。宋代。虞集。峰迥留深隐,天清袭素袍。栖身断人迹,游目送鸿毛。树挂栖厓鸷,藤悬饮子猱。龙眠石涧冷,虎撼树根牢。木客吟时共,山樵弈处遭。浮云过水尽,孤月挟霜高。羽使来三岛,胎仙舞九皋。左招玉斧饮,右揽赤松遨。空色收寥廓,虚声起绎骚。弹琴遗古散,载酒棹轻舠。遂向图中见,谁能世外逃。乘槎几月至,一泛九秋涛。
送刘生二首 其一。明代。陶安。蟹壮湖村橙子黄,秫田绕舍未全荒。双亲住在姑溪上,却望青山是故乡。
朝中措。宋代。赵彦端。西城烟雾一重重。潇洒便秋风。巧妒玉人装髻,无如禁钥难通。新声窈眇,怨传楚些,娇并吴宫。夜久三星为粲,皓娥宁为君容。
西曹斋事已三回,几得华堂对雪开。珠树鹤留青玉槛,瑶池花送紫霞杯。
礼逢一代观周日,诗似诸臣入邺才。闻道君王书殿里,閟寒谁奏颂章来。
雪中斋居和黄君庆朱可大二寅长韵二首 其二。明代。欧大任。西曹斋事已三回,几得华堂对雪开。珠树鹤留青玉槛,瑶池花送紫霞杯。礼逢一代观周日,诗似诸臣入邺才。闻道君王书殿里,閟寒谁奏颂章来。
熊主簿示梅花十绝诗至梅花已过因观海棠辄次。宋代。刘克庄。万蕊千葩染似红,停杯无语恨东风。薄寒且为花愁恼,何况开时值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