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清平乐朗读

《清平乐》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词。以下是该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平乐
清脆的词调带来欢愉的笑声。不要厌弃那只小银杯。这是来自天上的聪明伶俐的孩子。他剪下了令人痛心和忧愁的词句,做成了美好的词曲。有人的梦被打破,与关河的联系断裂。小窗户里的阳光照着空无一物。想见到那重重的帘幕没有被卷起,泪痕已经滴尽了湘娥的脸颊。

诗意和赏析:
《清平乐》以清新明快的词调表达了作者对纷扰世事的厌倦,以及对美好、宁静生活的向往。词的开头以快乐的氛围展开,表达了欢乐的情绪和轻松的心境。作者把银杯比喻为心灵的容器,提醒人们不要轻视琐碎的快乐,就像不要厌弃那只小银杯一样。接着,作者将清平乐与天孙相联系,天孙指的是传说中天上的聪明伶俐的孩子,暗示了词曲的灵动和美好。辛弃疾以剪恨裁愁的手法,将痛苦和忧愁的情感剪裁成美好的词句,展现出他在写作中的才智和技巧。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作者对梦想破灭的感受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有人的梦被打破,与关河的联系断裂,暗示了人们的梦想和追求常常会受到现实的阻碍和破坏。小窗户里的阳光倒映出一片空虚和寂寞,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最后两句词以湘娥为象征,描绘了泪痕滴尽的情景。重帘未被卷起,泪痕已经滴尽了湘娥的脸颊,表达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却无法实现的无奈和悲伤。整首词通过对欢乐、痛苦和遗憾的描绘,展示了作者矛盾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现实世界所带来的种种困扰和挫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朗读
()

猜你喜欢

清明不到旅人家,乞火邻船自试茶。
弄柳好风低作舞,夹船春浪细浮花。

()
雨氏南浦曾相对,雪满荆州喜再逢。
有子才如不羁马,知君心是後凋松。
闲寻书册应多味,老傍人门似更慵。
何日晴轩观笔砚,一樽相属要从容。
()

落船明月浸虚空,绿净无痕夜气浓。
诗思浮沉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白蓼风。

()
甚欲陪君酒瓮开,寒侵病骨却徘徊。
不辞更琢金仙句,图得抛砖换玉来。
()
高名不与魄俱沈,鱼腹孤忠耿至今。
翠碣已书身后谥,寒泉犹照死时心。
神游旧月山河改,梦断疏槐风雨深。
埋骨誓终从武穆,栖霞岭树隔秋阴。
()

隔水吹笙引凤鸣,十三声外柳风清。风流自有王子晋,留取清樽吸月明。

()

深院寥寥竹荫廊,披衣欹枕过年芳。守愚不觉世途险,

无事始知春日长。一亩落花围隙地,半竿浓日界空墙。

()

昨当大风吹雪过,湖船无数冰打破。冰骧

()

簪缨四百载,记科第、有家传。羡双玉连枝,柏台冰雪,栗里风烟。

逍遥葛巾藜杖,傍青山绿竹俯丹泉。天赐十分清福,人尊八帙高年。

()

欲知舟上泷,譬若鱼升木。因循日高舂,跌宕水一曲。

欹岸黄叶林,时露参差屋。遥数天末山,苦恋篷际目。

()

落日秋天鸿雁,长洲烟水蒹葭。
沅澧尚留兰芷,武陵难觅桃花。

()

善财得法犹儿子,工巧仍参自在天。若悟菩提同戏事,不应缚律更枯禅。

()
皇元正朔承千岁,天下车书共一家。
一柱东南擎白日,五城西北护丹霞。
宝刀雷焕苍精杰,天马郭家狮子花。
收拾全吴还圣主,将军须用李轻车。
()

人言怖魔像,非金亦非铁。
若作世金铁,开士亦不现。
禅坐应念往,一钵千家供。

()

叔子不鸩人,敌国亦信之。赤心动金石,黔首岂相疑。

千秋堕泪者,何必见墓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