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朗读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
圣明天纵学问日新
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
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
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
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
但其不幸仕不遇时
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
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
可谓进苦口之乐石针害身之膏肓
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
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
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
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
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
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
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
如贽之论开卷了然
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
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
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
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
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翻译及注释

翻译
  臣等依凭空虚浅薄的才学,在翰林院侍讲、侍读的职位上充个数目。皇上的聪明睿智是上天赋予的,学问一天比一天深厚。臣等才学有限,然而圣贤之道没有穷尽,心中虽然想表述清楚可口头上表达不出来,因此自己感到很是惭愧,不知道该怎么办。

  臣等认为作为臣子向皇帝进献忠诚,就像医生对准病症去用药一样,药虽然经医生之手传过去,但药方多是从古人那里留下来的。如果药方在世间证明确实很灵验,那么就不必一定要由医生自己创造出来才用。

  臣等听说唐德宗时的宰相陆贽,才能本来就是帝王的辅佐,学问足可成为帝王的老师。他的议论深刻而切合物事人情,言语从不偏离圣贤的道德规范。才能与西汉的张良(张良字子房)齐肩而文才却要胜过他,议论的才能像西汉的贾谊而方法却不粗疏。上可以纠正皇帝想法上的错误,下能够贯通天下人的心志。三代也只他一人罢了。但他不幸的是做官没能赶上良好的时机。唐德宗以严厉刻薄为能事,陆贽就以忠诚敦厚去规谏;唐德宗以猜疑忌恨去对人,陆贽就以推心置腹去劝说;唐德宗喜好用兵打仗,陆贽则认为消除战事是当时首先要做到的;唐德宗喜好敛聚财物,陆贽则认为散财于民最为迫切。至于任用人才、接受意见的方法,整治边防、驾驭将帅的策略,归罪于自身以收拢人心,改正过错以顺应天道,斥去小人以消除人民的祸患,珍惜爵位、宝器以授予有功的人,像这类合理的建议,很难列举完。陆贽真可以说是进献了苦口的良药,去诊治危害身体的重病。假使唐德宗能完全按陆贽的进言去实行,那么贞观之治的盛况便会再一次出现。

  臣等每次从皇帝听讲的西阁退出,都私下相互议论,认为您是圣明的天子,一定喜欢陆贽的议论。只要使像您这样的圣明天子和像陆贽那样的贤能大臣意见相吻合,那就像圣君和贤臣处于同一时代一样了。当初冯唐高度赞扬战国时廉颇、李牧的贤能,汉文帝则为不能使用他们而深深叹息;魏相陈述了西汉晁错、董仲舒等应对当时皇帝的言语,汉宣帝就按这些言语施政而成就了汉室中兴的业绩。如果陛下能自己寻求老师,就不如从近一点的唐朝选取陆贽。再说那《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史记》、《汉书》、《后汉书》三部史书,以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并不是没有可以效法的,而且依照这些史籍所阐述的道理都足以治理好国家。然而《六经》当中的圣贤言论精深奥秘,而史书、子书中存留的圣贤学说却颇不完整,犹如高山大海那样崇高深远,很难从中选择出多少可以直接推广运用的东西。而陆贽的议论,一打开书本就非常明了清楚,汇聚了古往今来的学说精华,确实是国家治乱的一面镜子。臣等想把他向皇帝的进言文章稍微加以整理校对,重新抄好进呈给陛下。希望陛下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旁边,就像亲眼见到陆贽之面一样;反复熟读它,就像和陆贽当面谈话一样。这样,一定能启发陛下天子之性的神明天资,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能成就强盛国家的功业。臣等说不尽愚陋的心意,请陛下决定是否采用。

注释
(1)备员:凑数。讲读:指侍讲、侍读,官名。
(2)逮:到,及。
(3)陆贽:任翰林学士、宰相,后受谗被贬,著有《翰苑集》,亦名《陆宣公奏议》。唐德宗时,宰相陆贽为政清廉,从来不收受任何馈赠。在与地方藩镇官员的交往中更是从不言利,分外之财分毫不取。陆贽的母亲去世,在3年的丁忧期间,各地藩镇都纷纷赠送厚礼,数量达几百份,可他硬是一份没收。对此,一些想通过送礼巴结他这位朝中重臣的地方官员便老大不满,埋怨他不近人情。这种声音传到德宗的耳朵里,德宗也觉得陆贽“清慎太过”,便私下里对陆贽说:“卿清慎太过,诸道馈遗,一概拒绝,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类,受亦无伤。”意思是说,过于清慎廉洁,拒绝地方各级官员的馈赠,恐怕有些过分。可以不收受贵重物品,接受点儿诸如马鞭、靴鞋之类的小礼物总还是可以的。然而,陆贽却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利于小者必害于大,贿道一开,展转滋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及,必及金璧。”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伤风害礼,莫甚于私;暴物残人,莫大于赂。”此后,陆贽依旧保持清廉的节操,始终不渝。
(4)名器:《左传》:“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意即赏赐不可滥。
(5)颇:廉颇。牧:李牧。均为战国时名将。
(6)太息:出声长叹。
(7)晁:晁错。董:董仲舒。均为西汉时思想家。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赏析

  陆贽为唐德宗时宰相,著名政论家。他的奏议往往切中时弊,为后世所推崇。该文写于宋哲宗即位不久。当时旧党上台,而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被吕惠卿等人弄得面目全非,弊端百出,新旧党之争依然激烈,国无宁日。苏轼进此札子,乞校正陆贽奏议,并建议哲宗反复熟读,从中得到治国的启发。文章写得娓娓动听,很有说服力。如“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都非常切合作者、陆贽、宋哲宗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陆贽的札子虽当世不为德宗所用,但已是如“经效于世间”的良药,为“治乱之龟鉴”,若为哲宗熟读,“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文章写得真切动人。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夜色凉如水,杏花寒不寒。诗魂牵一缕,绕遍曲阑干。

衣薄秋同样,窗虚月共看。小鬟閒偶语,似亦怅春残。

()

颇觉衰容倍昔年,敢将飘泊怨皇天。求齐应悔徒工瑟,作赋曾闻不值钱。

幽谷兰荃长寂寞,春风桃李易芳妍。羁怀正尔无聊赖,何处声声叫杜鹃。

()

庐岳层层耸碧空,仙岩佛塔白云通。几多楼阁青红地,尽在寒烟野蔓中。

()

兔舂金臼药,幻出广寒宫。
时听数声响,皆归一转功。
云霄大境界,几案小屏风。

()

朱明在离。日长至。候气而动。徵为事。六乐成文。从之备。

()
隽永项上脔,红嫩劣带{劳去力加目}。
彼美大栏君,坐受群毛朝。
鼎湆走真味,正藉松炬烧。
芼我银丝窝,葱鼓巧和调。
()

尽冻云拂帽,霁雪湔衣,鼓枻重来。潮出扶桑下,送行人西上,遮莫东回。

津头关吏借问,前度客繻开。甚三宿天留,一行月厌,鸥鹭休猜。

()

用书全不觉,地步有余宽。
如此自然句,还须识者观。
空中圆未易,妙处到尤难。

()

栖栖铩翮尚惊弦,自笑蒹葭倚玉年。綵笔曾吟红叶句,青藜同照白云篇。

悲歌我已辞燕筑,戮力君应着祖鞭。为问玄冥贤使者,穷源曾否有张骞。

()

子性剧弘和,愚衷深褊狷。相舍嚣譊中,吾过何由鲜。

楚南饶风烟,湘岸苦萦宛。山密夕阳多,人稀芳草远。

()

渊明通达士,止酒乃成诗。
终焉未能忘,寄意良在兹。
勇哉典午君,覆觞无再期。

()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

()

天开阊阖洒长风,蓬矢悬门气郁葱。寿斝载斟云液满,舞裙新妒石榴红。

仁风百里行应遍,黎庶千年祝也公。信有真丹堪寿国,早回天上献重瞳。

()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