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词

采莲词朗读

采莲词赏析

  这首诗在《文苑英华》中列于卷二〇八乐府诗中。该卷还收有梁简文帝、李白、储光羲等共十五位作家的同题作品。考六朝乐府,已有《采莲曲》、《江南可采莲》等题名,唐代《采莲子》七言四句带和声。可见采莲是诗家们常用的题材。

  莲者,芙渠也,江南人称芙蓉或荷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浅水中,地下茎称作藕,种子称为莲子,叶呈圆形;花大,淡红色或白色,有香味。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莲产于淤泥,而不为泥染;居于水中,而不为水没;根茎花头,凡品难同;清净济用,群美兼得。”丹阳地处江南水乡,东濒长江,境内沟塘密布,邑人喜植荷花。“练湖二十四景”中就有一景为“红莲映日”。盛夏时荷花盛开,满湖生辉,阳光映照,分外娇媚。诗人张潮生于斯,长于斯,必然对莲有特殊的亲切感。

  自六朝到唐代,描写采莲女的诗歌往往写得活泼清新,并多以男女之间的爱慕艳情为主。张潮的这首《采莲词》独辟蹊径,生动刻划了一群采莲女与风浪搏击的形象,展现了她们朝出暮归,遇到险情互相依靠,比肩拼搏而战胜困难的风姿。

  “朝出沙头日正红”,一开篇便写采莲女晨起采莲,太阳刚露头就已来到滩头上船出塘。至于一天中怎样采莲,如何经受风吹日晒,诗人没有写,但从这句的早起和下句的晚归中完全能够想象得到其中的艰苦。“晚来云起半江中”,写船归至半路,风云突起,一场战胜狂风恶浪的战斗摆在采莲女的面前,或许有人会为这群女子担起心来。“赖逢邻女曾相识,并着船头不畏风”两句回答了这种担心。风浪虽起,但这群女子并不畏缩、慌张,她们邻里伙伴之间迅速地靠拢船头,并肩前进。一个“赖”字,写出了她们之间的精诚团结、相互信任;一个“并”字又极尽她们的机智;“不畏风”三字更充分地表现了她们的坚定、沉着,对战胜风浪充满了信心。可以想象,这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恶浪,对一群采莲女来说是何等凶险,她们战斗的场面是非常紧张激烈的。尽管诗人没有详加描绘,但通过“赖”“并”“不畏风”等字词,这群采莲女在这场搏斗中的音容姿态,以及她们所显露出来的坚强勇敢性格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感觉到个个都英气勃勃,鲜活俏丽,可敬可佩,使诗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这末两句语言精练,内涵丰富,给人们留下了咀嚼不尽的余味。

  张潮这首《采莲词》语言精炼,构思新颖,匠心独运,寄兴遥深,突出了采莲女的美好品质,不愧为一首传世佳作。

张潮

张潮(一作张朝),唐代诗人。曲阿(今江苏丹阳县)人,主要活动于唐肃宗李亨、 代宗李豫时代。他的诗在《全唐诗》中仅存五首(其中《长干行》一首,亦作李白或李益诗)。张潮的诗,除了一首《采莲词》是写采莲女的生活,其余都是抒写商妇的思想感情。从这些诗的内容和形式来看,都不难发现深受南方民歌的影响。不仅《采莲词》、《江南行》,明显地受民歌影响,其余三首也全采用白描手法和歌行体。主要写商人妇的思想感情,说明他对当时的城市生活比较熟悉。《唐诗纪事》和《全唐诗》说张潮是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中处士。《闻一多全集·唐诗大系》将他排列在张巡前,常建后。...

张潮朗读
()

猜你喜欢

松风朝来入梦频,公余乘兴去寻真。
红尘物外长清境,白日壶中不老春。
柏子灰寒烟寂寂,桃花风暖水粼粼。
逍遥羽士闲如许,愧我浮名役此身。
()
榾柮无烟雪夜长,地炉煨酒暖如汤。
莫嗔老妇无盘飣,笑指灰中芋栗香。
()

蛤蜊风味解朝酲,松顶云痴雨不晴。悄悄重帘断人语,碧壶春笋更同倾。

()

一点芳春近破瓜。生香小朵莹无瑕。水曹梅萼初擎蕾,石土琼苞未放花。

眉刷翠,鬓堆鸦。淡妆何必尚铅华。御沟红叶题诗处,应记当年天子家。

()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

赏春却怕春归去,策马出门休问晴。不向峰头穿险滑,直从园馆坐凄清。

疏云漏日花移影,密树鸣飔鸟和声。对境可无佳客伴,邺中才子洛中英。

()

鹑衣皆恶颜,章绂无丑容。容颜未尝异,人心自不同。

西邻起高楼,妖冶衒春秾。玳筵陈圆方,朝暮杂歌钟。

()

绿染竿竿润,青笼个个阴。节高寒愈劲,气洁暑难侵。

密雨惊龙起,清风引凤吟。幸邀君子号,为尔解虚心。

()

散花留内殿,宫女梦谈禅。树杪开楼锁,云中认岳莲。

溪声过长耳,筇节出羸肩。飞句相招宿,多逢有月天。

()
圣人千年始一生。
黄河千年始一清。
摄提以之而从纪。
玉烛于是而文明。
()

牡丹谢后觉荒凉,此艳中兴百步香。莫诮雕栏当晚节,须知名卉绝群芳。

金刀剪处云霞被,翠笼擎来锦绣裳。别乘殷勤华府宴,应将花谱议前王。

()

今年植菊良寡谋,丛萎满望如田畴。
黄深白浅欠旌别,未表劲净专高秋。
初移风雨连朝恶,才到暄晴骤开却。

()

前日是中秋。婵娟为我留。画图间、主劝宾酬。忙处偷闲谁得侣,真意度,淡交游。薇省老参谋。三台一举头。鲁祥麟、憎重儒流。今岁彩衣还有伴,方衮衮,庆公侯。

()
昨日探春消息,湖上绿波平。
无奈绕堤芳草,还向旧痕生。
有酒且醉瑶觥。
更何妨、檀板新声。
()
地绝纤尘万籁清,当门幽致画难成。
黛妆峰岫高低影,练卷波涛旦暮声。
侵竹古廊秋藓合,倚云禅阁夜灯明。
上方别有幽栖处,树石参差称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