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

桂枝香朗读
吹箫人去。
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
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
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
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
情知道、明年何处。
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
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
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
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

桂枝香·吹箫人去翻译及注释

翻译
吹箫的人已经走了,但桂花树的影子徘徊着。收成不好的年岁承接着甘露,向东望去缥缈的荷花池,仿佛注入了寒光。去年在半夜梦见横在江上。依靠着高的桅杆,长短不齐的诗赋。茫茫地搅动着,尽兴返回,没有惊动鸥鹭。
谁知道明年在哪里?慢慢地在等待黄鹤楼的友人,一直漂泊在外度过前半生。二十四桥,还记得杜书记吗?二个字,三个字,字字都是这样,看看刺史,东路的布衣。抬头低头的人间,悲伤怎样受到限制,团圆跟原来一样。

注释
桂枝香:《桂枝香》又名《疏帘淡月》。
桂影,桂花树的影子。
使君:汉代称“刺使”: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代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角巾:借指隐士或布衣。
俯仰:低头和抬头,比喻很短的时间。

桂枝香·吹箫人去鉴赏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

  《桂枝香·吹箫人去》是南宋刘辰翁的一首词,在中秋佳节之际,回忆团圆,显示出了词人淡淡的忧伤。

  中秋之日,月圆人离,不免伤怀。作者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宋亡不仕。本文通过写景、抒情的双重手法对这团圆之日进行描绘,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道出国破家散的心酸感受。

  词的上片写景,描写了中秋月夜。

  下片抒情,联想到明年到何处,进行了人与人的对比,写出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对亲人的思念,更是对亲人团圆的一种渴盼。

桂枝香·吹箫人去创作背景

  刘辰翁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词作方面。刘辰翁的词属豪放风格,受苏东坡、辛弃疾的影响很深。辰翁的词对苏辛词派既是发扬又有创新,兼熔苏辛,扬其之长,使词风有苏辛之色,又不流于轻浮,形成自己独有的清空疏越之气,对元明词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262年(景定三年)登进士第。因与权臣不合,以母老为由请为濂溪书院山长。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刘辰翁朗读
()

猜你喜欢

一入南屏路,悠然与世疏。游人柳枝曲,禅客藕花居。

暖气催鸣蛤,泉声跳伏鱼。双壶挂篮笋,佳处莫教虚。

()
平生著书汗马牛,一事不施今白头。
河洛未清非我责,山林高卧复何求!愚公可笑金堆屋,老子唯须糟筑丘。
华表无人识归鹤,烟波底处有驯鸥?
()
闻说灵岩境最幽,乘闲舣棹共追游。
飞泉翠滴半空雨,古树阴连万壑秋。
缥缈香烟笼梵榻,嵯峨山势枕江流。
登临眺望关河远,惹起乡思恋国愁。
()

飘零已觉二毛侵,且向西风问苦吟。蜃雨蛮烟十年梦,龙韬豹略一生心。

星垂钟阜知天近,水入秦淮似海深。不是秋帆连夜发,典衣呼酒共登临。

()

中条山下柳丝飞,送客花村问酒旗。风递晴岚沉极浦,雨添新水涨前溪。

问程见说孤烟外,散饮那逢落照时。渭北江东更愁绝,暮云春树总相思。

()

江水何滔滔,渡江相别离。
揖子客舍前,对子衣披披。
问子何所为,旅客未得归。

()
心随飞鸟过寒沙,两崖沿江曲又斜。
便有只船乘月渡,都无五里到君家。
()
九皋明月夜,跨一鹤赴仙都。
听佩玉锵鸣,骖鸾小住,高阁凭虚。
萋萋草生南浦,兴未兰、归去东吴。
笑指尊前二客,昨宵良会非欤。
()
林卧情每闲,独游景常晏。
时从灞陵下,垂钓往南涧。
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
悟彼飞有适,知此罹忧患。
()
几携笔砚傍书林,吟到更寒月未沈。
有客忽从天禄至,人间便隔五云深。
()
又孤吟、灞桥深雪,千山绝尽飞鸟。
梅花也著东风笑,一夜瘦添多少。
春悄悄。
正断梦愁诗,忘却池塘草。
()

丈夫惟穷不可讳,仆妾于人真短气。
一技能精百不忧,有功翰墨尤足贵。
林生家世本业儒,读书不利改佣书。

()

已沐识坚贞,应怜器未成。辉山方可重,散璞乍堪惊。

玷灭随心正,瑕消夺眼明。琢磨虹气在,拂拭水容生。

()
碧藕花风入袖香。
涓涓清露浥,玉肌凉。
折花无语傍横塘。
随折处,一寸万丝长。
()

白石尘消苦竹生,一枝秋色淡无情。幽居莫作芳菲看,晚露寒霜老更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