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念奴娇朗读

《念奴娇》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念奴娇》

水乡霜落,望西山一寸,
修眉横碧。
南浦潮生帆影去,
日落天青江白。
万里浮云,
被风吹散,又被风吹积。
尊前歌罢,
满空凝淡寒色。
人世会少离多,
都来名利,似蝇头蝉翼。
赢得长亭车马路,
千古_愁如织。
我辈情钟,
匆匆相见,一笑真难得。
明年谁健,
梦魂飘荡南北。

译文:

在水乡中,霜落下来,望着西山只有一寸高,
修眉弯曲如碧玉。
南岸的浪潮涌起,帆影远去,
太阳落下,天空蔚蓝江水洁白。
千里浮云,
被风吹散,又被风吹聚。
在你面前唱罢歌,
空中弥漫着淡淡的寒色。
人世间离别多于相聚,
为了名利,如同蝇头蝉翼。
赢得了长亭、车马和路,
但千古以来的忧愁如织。
我们这些有情之人,
匆匆相遇,一笑真难得。
明年又有谁健在,
梦魂飘荡南北。

诗意:

《念奴娇》以细腻的意象表达了人世间离别和浮躁的现实。诗中描绘了水乡的景色,以及夕阳下的江水和浮云的变幻。作者通过水乡的寂静与离别的多情,表达了人世间的离别之苦和名利的虚幻。尽管人们为了名利奔忙,但最终获得的只是转瞬即逝的忧愁。诗人对于人生的短暂相聚和无常的离别心存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赏析:

《念奴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离别和浮躁的主题。诗中运用了水乡、夕阳、浮云等意象来传达情感和境遇。其中,“水乡霜落,望西山一寸”揭示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修眉横碧”展示了女性之美和细腻之情;“万里浮云”则呈现了人世间的变幻无常。通过这些意象的烘托,诗人表达了对离别和浮躁现实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的“尊前歌罢,满空凝淡寒色”一句,通过音乐和色彩的描绘,表达了离别后的寂寞和忧伤。诗人通过“人世会少离多”和“都来名利,似蝇头蝉翼”这两句,批判了人们追逐名利的虚幻和短暂性。

整首诗以“赢得长亭、车马和路,千古_愁如织”作为结尾,呈现了对于人生的短暂和忧愁的思考。最后两句“明年谁健,梦魂飘荡南北”,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念奴娇》通过对景物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作者对离别和浮躁现实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意象和音色的运用,以及对人生短暂性和不确定性的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诗意和情感共鸣。它让读者在欣赏美丽景色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意义和存在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朗读
()

猜你喜欢

杯水得风犹渺然,况兹章贡远连天。
一穷坐我靡他问,下水宁闻劳挽牵。
()

嵩峰何其高,峰高气尤清。
念昔秋欲老,从公峰下行。
古木上参天,哀禽报新晴。

()
炎图第一相萧公,王谢风流愧下风。
力正君臣先伪楚,不将金锦问和戎。
输忠自昔忘夷险,注意如今见始终。
驻马佳城天莫问,寒空惨淡没孤鸿。
()

翰墨知名久,风尘会面稀。病来嗟我老,秋到惜君归。

瘦马驼残梦,寒蝉送落晖。区区问逋负,直觉宿心违。

()
中流掀簸势难停,望断龙祠与戍亭。
胡不少留风止去,塔铃昨者故丁宁。
()
醣蜜筒香蜂报术,杏梁泥歇燕成家。
浮萍断送春归去,尽向东流载落花。
()
风韵彻。
满架平平铺雪。
贾女何郎盟共结。
睡浓香更冽。
()

试问平生,几番见、中秋明月。今老矣,一年紧似,一年时节。底事层阴生障碍,不教玉界冰壶彻。莫姮娥、嫌此白头翁,心肠别。
风动处,浮云揭。云绽处,清光泄。倩何人扫荡,大家澄澈。且掉悲欢离合事,相逢只怕尊中竭。放儿童、今夜上青霄,探蟾穴。

()
北窗终日废书眠,一枕清风直万钱。
云度茅檐轻冉冉,泉生石砌净涓涓。
不嫌雨脚花间注,要听秋声屋外传。
三径初成吾欲老,幕中何用泛红莲。
()
今朝云裾下星汉,明日冰轮十分满。
今朝海实荐蟠桃,明日潮头千丈高。
君才与月争澄爽,君气如潮同浩放。
如何不着廊庙中,不是考槃岩壑样。
()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