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前韵)

浣溪沙(前韵)朗读

《浣溪沙(前韵)》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风料峭,翠色的帷幕震动。
云朵为何不与我同饮,以庆贺公荣。
水晶盘闪烁着玉鳞的红光。
花影中不要孤单,三夜的月光,朱颜尚未到达五年前兄长的尊荣。
翰林学士,墨水主人,崇尚诗文的大臣。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冷冽的春天景象,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了对过去兄长的思念和对自身尊荣的渴望。诗中以自然景物和宴饮场景来烘托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兄长荣耀的感慨之情。

赏析:
1. 描绘自然景物:诗的开头以“料峭东风”描绘了寒冷的春风,给人一种冷冽的感觉。接着用“翠幕惊”来形容风吹动绿色的帷幕,使得读者在心灵上感受到春天的到来。
2. 对云朵的呼唤:诗中诗人想与云朵共饮,以庆贺某种荣耀,但云却没有回应。这种对云的呼唤,实际上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思念的表达。
3. 描绘宴饮场景:诗中出现了水晶盘和玉鳞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宴会的盛况。水晶盘闪烁着玉鳞的赤红色光芒,烘托出宴会的热闹气氛。
4. 表达对兄长的思念:诗中提到“花影莫孤三夜月,朱颜未称五年兄”,表达了诗人对兄长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兄长的回忆,表达了对他尊荣的渴望。
5. 翰林子墨主人卿: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个文人的形象,诗人自称“翰林子墨主人卿”,意指自己是一个崇尚文学的大臣。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流畅的韵律展示了苏轼在寒冷的春天对兄长的思念和对自身尊荣的渴望。通过自然景物和宴饮场景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使人对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产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胶扰吾生讵有涯,萧寥故国久无家。懒从牛渚穷温峤,枉说龙山对孟嘉。

五亩几时供绿菜,一年九日负黄花。沈阴不散诗情涩,却道催租事正赊。

()

徂谢良朋尽,雕伤节士空。延陵虚宝剑,中散绝丝桐。

名誉荪兰并,文章日月同。今宵开敝箧,犹是旧华风。

()

愁听关塞遍吹笳,不见中原有战车。三户已亡熊绎国,一成犹启少康家。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待得汉庭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

()

厌朝朝、轻衫细马,鞭丝帽影尘土。匆匆不料逢吴客,一笑浑忘羁旅。

深院宇。正满径吹香、半树桃含雨。红牙未度。见蛾约修眉,螺盘小髻,错认是番女。

()

织绢当织长,挽花要挽双。绪繁劳玉腕,梭冷烬银缸。

新样胜吴绫,斜文赛蜀锦。成匹落谁家,讵忍栽衾枕!

()

令序当芒种,农家插莳天。倏分行整整,停看影芊芊。

力合闻歌发,栽齐听鼓前。一朝千顷遍,长日正如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