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花(醉中戏作)。宋代。辛弃疾。千丈擎天手。万卷悬河口。黄金腰下印,大如斗。更千骑弓刀,挥霍遮前后。百计千方久。似斗草儿童,赢个他家偏有。算枉了、双眉长恁皱。白发空回首。那时闲说向,山中友。看丘陇牛羊,更辨贤愚否。且自栽花柳。怕有人来,但只道、今朝中酒。
《一枝花(醉中戏作)》是宋代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千丈高悬天的手。
万卷书挂在河口。
黄金印章佩戴腰间,大如斗。
还有千骑拿着弓刀,挥霍遮掩前后。
百般计策和千种方法已久。
像斗草般的儿童,赢得了他家的偏爱。
算是白费了,双眉长久皱着。
白发空悔地回首。
那时候闲暇地说着,山中的朋友。
看着丘陇上的牛羊,更能分辨贤愚的对错。
且自己种花树吧。
怕有人来,只道今天中午的酒。
诗意:
这首诗词以辛弃疾醉酒后的情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回忆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描绘了丰富的图景,结合酒后的情绪,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看透和对人情世故的疲倦。诗中所述的一枝花象征着稀世的美好与纯洁。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通过描绘景物和人物的细节,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现实的触动。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千丈高悬天的手、万卷书挂在河口等,展示了自然的壮丽和广阔,与人生的浮华和短暂形成鲜明对比。同时,诗中描绘了自己的心境,如白发回首、双眉皱褶等,表达了作者对光阴的流逝和岁月的不可逆转的悔恨。
诗中还透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看透和对人情世故的疲倦之情。描绘了千骑弓刀、百般计策等场景,表现了世俗的纷扰和权谋的斗争,而斗草儿童赢得了他家的偏爱,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两句诗中,作者以自己栽花自慰的形象,表达了对逆境的坚持和对内心世界的守护。不希望有人来打扰,只希望享受当下的快乐,这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逝去的岁月的反思,希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用心去珍惜和体味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描绘和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现实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与纯洁的向往。它展示了辛弃疾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他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西征范田遇雪三绝。明代。陈淳。夜宿荒村曰范田,声声频滴屋檐前。朝来揭起柴扉看,满目青山白玉巅。
寄王丞相荆公。宋代。郭祥正。谢公投老宅钟山,门外江潮去复还。欲买扁舟都载月,一身和影伴公閒。
玉楼春·红杜鹃。宋代。王用宾。猩唇血抹青山面。浪把石榴诗里唤。春光莫是不曾归,踯躅花开犹绚烂。杜鹃啼破红绡瓣。鼠璞如何浑未辨。虚名还解误山花,客路平添无限恨。
牧牛歌。元代。陈泰。我昔维舟彭泽县,东村西坞都行遍。茅屋深林十数家,数家茅屋连秋甸。老翁七十蓑笠归,门外系牛桑下便。平原过雨草生香,远岫馀晖烟似练。牧儿骑牛不知倦,吹笛山前任回转。自矜牛背稳如舟,笑我舟行命如线。况是闾阎日相见,辞家万里非吾愿。非吾愿,归来耕稼逢秋宴,田间对尔空三叹。
少年游。宋代。晁端礼。建溪灵草已先尝。欢意尚难忘。未放笙歌,暂留簪珮,犹有紫芝汤。醉中纤手殷勤捧,欲去断人肠。绛蜡迎归,绣鞍扶下,笑语尽闻香。
和欧阳广明竹间桃花。宋代。王庭圭。雨罢新花明晓日,竹阴琐碎错黄金。墙头过尽双飞蝶,叶底巧啼何处禽。玉女洗妆匀浅淡,老龙脱箨著青深。柔姿敢并高标立,直节时容粉面侵。爱客分明莫来折,坐舆径造不妨寻。桃花落后春事已,唯有清风满竹林。
夏日病居杂兴十首 其二。明代。王慎中。空室寂无人,幽襟坐自整。吾心已不疑,何用论弓影。
仲宣楼。宋代。陈杰。 一雨真成五月秋,十年重上仲宣楼。峥嵘岁月欺人事,浩荡乾坤入客愁。孙刘气力三分尽,蜀汉山川百战收。可是登临无限意,閒看西日下城头。
桂枝香 其二 咏蟹。清代。尤侗。漫寻尔雅。见介士横行,郭索盈野。最爱绀甲青匡,金膏雪炙。吴江公子肠应断,甚西风、酒旗潇洒。相逢何处,沙汀渔火,村庄茅舍。记卓女、长卿初嫁。为彭越低眉,停箸不下。我亦蝤蛑,暗想妆台愁把。香橙手劈吴盐细,欲持螯、谁传杯斝。霜华满地,黄花已老,玉人去也。
浣溪沙 集句。清代。戴恭人。隔得卢家白玉堂。好风吹树杏花香。共怜时世减梳妆。燕子不来春寂寂,残灯无焰影幢幢。五更钟后更回肠。
徐志远四景画 其四。明代。张宁。月光昏淡水痕微,香影如前旧植稀。可是孤山雪初霁,有人吟坐拥深衣。
雪后暖。宋代。戴复古。先腊梅花谢,不冰溪水流。早尝春菜饼,暖卸木终裘。去岁三冬雪,今年百谷秋。此冬无此瑞,又为老农忧。
莫春行。明代。吴与弼。学不讲,德不修,二者诚吾忧。日亲古贤圣,残膏剩馥供涵泳。青春告莫我不闻,落花飞絮从纷纷。
龙马乐歌九首 其四。明代。杨士奇。龙马出,象应乾。旦历秦,晡憩燕。秣珠票,饮琼泉。偕祥麟,徵太平。
秋夜枕上偶成。宋代。李弥逊。七月西风卷残暑,砌外蕉梢响寒雨。青蝇敛翼蜩收声,楼上逢逢夜将午。徽弦信手酒自倾。一杯一杯宫羽成。醉头着枕百事置,梦残睡足天未明。
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三。唐代。杜甫。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年少临洮子,西来亦自誇。
西江月·南国一分春色。宋代。李处全。南国一分春色,东窗八面光风。女兄欢笑酒尊同。满眼儿孙群从。但愿年愈百岁,何妨时醉千钟。朱颜绿发照青铜。要看如龙如凤。
贺阎宗源升都宪。明代。祁顺。昭代兴文治,群才集庙堂。乾坤钟间气,家国得贤良。夫子关中彦,声华天下彰。器同山
吴淞渔乐。元代。沈贞。家住沧洲白鸟边,捕鱼沽酒自年年。桃花浪暖堪垂钓,杨柳风轻不系船。帆影带归孤屿月,笛声吹散一江烟。武陵亦是人间路,谁说仙家别有天。
即事。清代。鲍桂星。庭阴两三树,檐鸟四五声。悠然午梦回,缓步巡阶行。阶前一壶酒,扫石还独倾。把酒下以书,一纸尽一觥。不觉夕阳夕,树影膝上横。山梨脆可饤,野苋红可羹。呼儿共脱粟,一饱有余清。
八声甘州。元代。王奕。采石赋此。千载醉魂,招之不醒,吾不信也。诵公诗、大雅久不闻,吾衰竟谁陈。自晋宋以来,隋唐而下,旁若无人。光焰文章万丈,肯媚永王B26D。卓有汾阳老,抱丈人贞。不是沈香亭上,谩题飞燕,蹴起靴尘。安得锦袍西下,明月堕江滨。青山冢、知几番风雨,雷霆走精神。因过鲁,携一尊吊古,疑是前身。
送焦吏部造朝二首。宋代。李曾伯。火云赫赫汗衣流,人望公来望有秋。契托棣华承缱绻,辞陈桑土原绸缪。行为霖雨千畴足,坐解西风一段忧。从此江头波浪息,柳边赢得伴沙鸥。
徐黄门画。明代。张羽。黄门给事三十余,面如红玉少有须。风骨岂是山泽臞,问着只爱山中居。前年版下鹤头书,征起直上青云衢。文华堂高凌紫虚,出入侍从陪金舆。排方小带红罗襦,精神宛如冯子都。朝下手拈八尺殳,左旋右转风生躯。有时自擘双雕弧,命中叠发谁争呼。归来宾客满直庐,京城酒贵不住酤。烂醉坐叱苍头奴,执烛写此云山图。方今台阁多文儒,似君才艺众中无。文宜侍中武金吾,不负堂堂美丈夫。山中故人交不疏,十年贫贱长相俱。升沉忽如鸟与鱼,麋鹿敢逐夔龙趋。见君此画恒嗟吁,关西行李今何如?祝君名成归五湖,来寻高阳旧酒徒。何辞解衣贳百壶,与君痛醉黄公垆。
和胡经仲即事二首。宋代。吴芾。雨脚转前湾,烟蓑带雨还。清诗陶野色,薄色散愁颜。檐鸟下苔径,溪云媚屋山。世途方扰扰,谁得似君闲。
思程氏父子兄弟因以寄之。宋代。邵雍。年年时节近中秋,佳水佳山熳烂游。此际归期为君促,伊川不得久迟留。
舟行有感。宋代。蔡戡。仕路多艰棘,人生更转篷。浮云偏蔽日,骇浪不因风。世事愁眉外,人情醉眼中。老来齐得丧,方寸等虚空。
无题集唐句十首 其十。明代。童轩。愁听寒螀泪湿衣,嗟君此别意何如。相思莫道无来使,双鲤迢迢一纸书。
次韵寄王光生四首 其四。明代。边贡。一麾江郡领尘官,何似山中菽水欢。梁楚板舆平似砥,凭君休说路行难。
虎家。宋代。楼钥。辛勤玉柙更珠襦,或见叉牙出骨须。鸷兽一心能护法,敝帷千载尚全躯。余威凛凛空埋骨,遗像眈眈若负嵎。及见当年梅子熟,自应惊倒老妖狐。
秋夕关中。明代。释函是。万里河山夜不收,西风初报井梧秋。江豚吹浪云归岳,社燕辞巢月满楼。光景不殊今昔异,道心如醉水天浮。关中消息堪长啸,啸指浔阳沙际鸥。
戏杨成之。金朝。李俊民。客路风霜颇倦游,出门又是一番愁。行人立马无情甚,扶上征鞍不自由。
好事近。宋代。朱敦儒。春雨挠元宵,花绽柳眠无力。风峭画堂帘幕。卷金泥红湿。王孙开宴聚娇饶,越山洗愁碧。休说凤凰城里,少年时踪迹。
哭兄诗四首 其一。明代。皇甫汸。阮籍生前恸,黔娄死日贫。素书遗稚子,今事问何人。泉閟台空夜,阡开路岂春。缁衣一以敛,为谢洛阳尘。
题金冬心徵君临东汉华山庙碑为武筠庄所藏黄小松旧藏本。清代。宗稷辰。金天豁西爽,浩浩郁空翠。文肖清明姿,实
闻邻家琵琶有感。明代。高启。清唱合琵琶,当年碧玉家。弄残催酒急,抱重向灯斜。久别愁江树,重听隔院花。泪多思旧事,不是客天涯。
折花和露贮荆篮,数到眠三起亦三。不望络丝学天女,双蛾珍重赧华蚕。
梦绕巫山十二峰,朝云如画楚台封。何如但作双飞蝶,花海春深处处逢。
小鸥波馆豢华蚕饲以百花茧破化蝶飞去赋诗纪之。清代。管筠。折花和露贮荆篮,数到眠三起亦三。不望络丝学天女,双蛾珍重赧华蚕。梦绕巫山十二峰,朝云如画楚台封。何如但作双飞蝶,花海春深处处逢。
过山农家。唐代。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酬净因长老楼上翫月见怀有疑君魂梦在清都之。宋代。王安石。道人心与世无求,隐几萧然在此楼。坐对高梧倾晓月,看翻清露洗新秋。登临更欲邀元亮,披写还能拟惠休。顾我不知天上乐,虚疑昨夜梦仙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