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唐代。白居易。双金百炼少人知,纵我知君徒尔为。望梅阁老无妨渴,画饼尚书不救饥。白日回头看又晚,青云举足蹑何迟。壮年可惜虚销掷,遣把闲杯吟咏诗。
译文:
每次见到吕南二郎中的新文,我都不禁感叹惋惜,因为他的文章越写越好。即便我了解他,只能作为他的附庸。老望梅阁的阁老不必担心口渴,尚书画饼也无法解决饥饿。白天转眼就过去了,却还没登上青云的脚步。年轻有时候是值得虚耗的,我只能拿起闲杯吟咏诗词。
诗意:
该诗以白居易对吕南二郎中的佩服和对自己境遇的无奈之情为主题。白居易评价吕南二郎中的文章越来越出色,而自己却只能陪衬在他的身边,感到惋惜。诗中还表达了人生短暂和机会的匆匆逝去,以及年轻时荒废的遗憾。最后,他用吟咏诗词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怀念。
赏析:
该诗流露出作者对吕南二郎中的羡慕和自己虚度青春的无奈。他借用了望梅止渴和画饼充饥的成语,以突显他对于权力和名利的无所奈何。诗词朴实无华,直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悔恨和无奈,以及对吕南二郎中文笔的赞美。最后两句诗以“壮年可惜虚销掷”和“遣把闲杯吟咏诗”,表达了作者对年轻时光虚度的遗憾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整体上,该诗给人以淡淡的忧伤和哀叹,展示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 其十三 千年菌。明代。王世贞。商山千年菌,一朝化为石。莫令鲍靓过,截作中时食。
七月八日要阎公达承议晚酌二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河桥散灵鹊,曜景逾佳期。池华延舒月,尚可倾一卮。欲以要良宾,秋事言凄其。岁往岂再得,绿发含霜滋。寓意不在饮,营驾君莫辞。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九十一。明代。释函是。对人时累足,闭目不观空。偶起探晴岳,携筇过寺东。古松摇涧底,怪石出云中。多少住山事,茫茫逐异同。
论墨绝句九首 其八。清代。姚鼐。我爱瑶田善论琴,博闻思复好深湛。才传墨法五千杵,已失家财十万金。
登奉圣寺千佛阁四首。宋代。杨万里。长诵悬崖置屋牢,此诗此阁晚相遭。阁中未觉高低在,下到山门始是高。
晓窗偶成。明代。吴与弼。希贤希圣事何如,顽钝之资费琢磨。素服前言焉敢惰,但怜来日苦无多。
曾耆英见过题赠六言四首。宋代。赵蕃。我敬大门名节,绝叹乃孙贱贫。故知风气犹在,不肯叩户随尘。
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宋代。刘克庄。存三四齿皆碎,落第二牙尤衰。渠能更斫鲸脍,何不姑食肉糜。
丁大尹燕予于万寿僧舍。明代。程敏政。肩舆五日到星源,握手斯文喜晤言。门掩夜灯初下榻,筵开春雨正当轩。僧来供茗饶风味,客起投壶杂笑喧。知是政成多暇日,几人能却簿书烦。
予适太原熊惟远吴求叔还武昌同赋。明代。柳应芳。方舟临古渡,分路思依依。自是行人众,非关送客稀。晋山将北向,楚水复西归。同作离群雁,君还一处飞。
金莲出玉华 本名减字木兰花 勉道友。金朝。王丹桂。全真妙道。先把我人山放倒。妙道全真。决要收拾精气神。功圆行满。撇下皮囊都不管。行满功圆。朝拜丹阳师父前。
赠蕲簟与潞公二首 其二。宋代。范纯仁。凉簟资公逃暑用,东池应伴渌波寒。高眠宜享华胥乐,曾致皇家奠枕安。
越谣歌。清代。佚名。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虽步行卿乘马,他日相逢卿当下。
竹浪阁为黄含光观察题。明代。张萱。数亩参差玉万竿,山童日日报平安。翠翻叠叠晴疑雨,碧涨粼粼暑亦寒。戛雪正堪风外听,捎云宜向月中看。主人不是痴张廌,何日停车共倚栏。
辰州后阁偶成。明代。黄公辅。偶得公馀独倚栏,阴森花木媚人繁。薇开阁畔花翻紫,鸟弄枝头舌转端。借此差堪消溽暑,伊谁更与共盘桓。淩晨又向常城去,劳碌繇来只一官。
烧香。宋代。陆游。茹芝却粒世无方,随时江湖每自伤。千里一身凫泛泛,十年万事海茫茫。春来乡梦凭谁说,归去君恩未敢忘。一寸丹心幸无愧,庭空月白夜烧香。
拟唐张文昌送汀州元使君。明代。王恭。出临汀守承恩重,驲路遥遥几日程。五马不辞为郡远,一麾应是到官清。鄞江地古铜盐富,闽徼天寒瘴疠轻。但使政平公事少,木樨花下日闲行。
续赋家园七咏·百花台。宋代。刘子翚。森沈径易迷,搘筇为徘徊。何处春光多,时登百花台。主人澹无情,林花为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