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红。宋代。程垓。不恨残花妥。不恨残春破。只恨流光,一年一度,又催新火。纵青天白日系长绳,也留春得么。花院重教锁。春事从教过。烧_园林,尝梅台榭,有何不可。已安排、珍簟小胡床,待日长闲坐。
《小桃红》是宋代程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不恨残花妥。
不恨残春破。
只恨流光,一年一度,又催新火。
纵青天白日系长绳,也留春得么。
花院重教锁。
春事从教过。
烧_园林,尝梅台榭,有何不可。
已安排、珍簟小胡床,待日长闲坐。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流逝时光和短暂美好的思考和感慨。诗人并不悔恨残留的花朵凋谢,也不悔恨逝去的春光消逝,而是对光阴的流转感到遗憾,因为它催促着新的岁月的到来。诗人即使能够将白昼系在青天长绳上,也无法阻挡春天的离去。花院被重重锁上,春天的事情已经教会过了,现在要烧毁园林,品尝梅花,登上台榭,这是何等的美好。诗人已经安排好了珍贵的席褥和小胡床,等待着漫长而闲适的日子,舒适地坐下来。
赏析:
《小桃红》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短暂美好的思考。诗中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残花凋谢和残春消逝的不恨,突出了对光阴流逝的遗憾之情。诗人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既无法阻止春天的离去,也无法挽回已逝的美好。诗人表达了对于流逝时光不可抵挡的无奈和对逝去美好的留恋之情。
诗中的“烧_园林,尝梅台榭”表达了诗人对于享受生活、追求美好的态度。诗人希望烧毁园林,品尝梅花,登上台榭,展示了对自然景色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舒适生活的向往。诗人安排好了珍贵的席褥和小胡床,等待着日子变得更长,可以悠闲地坐下来,享受宁静和舒适。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入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短暂美好的珍视。它让人思考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短暂,引发人们对于追求美好、珍惜当下的思考。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程垓。「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岁暮閒居。明代。文徵明。陋巷还车马,高斋漫简编。尘埃销短日,雨雪入残年。揽照空双鬓,探囊有一钱。西风洒修竹,吾意已萧然。
凌州。元代。陈基。晓出凌州南,昼行泥淖中。一步一踟蹰,四顾心忡忡。牵车者谁子?自言业为农。频岁值大水,田庐为之空。家有白发亲,日食忧不充。辛苦事商旅,庶以供飧饔。维人生两间,所贵亲爱钟。贫贱苟知养,奚必禄位丰。丈夫畏天命,敢不哀人穷。生世苦不偶,何由恤瘝痌。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其三班春亭。宋代。梅尧臣。林下鸣鸠坼晴杏,田间水漫春溶溶。使君固自足风美,时傍青山去问农。
答柯在亨同年。明代。张弼。浙省同年七八人,相思无复更相亲。钱塘江上今宵月,却有清光到海滨。
题倪幻霞良常草堂图。元代。柯九思。幽馆晓山如沐,断桥春水初生。花下班荆酒熟,松间散策诗成。
颂徐大可为六县减免税粮得请。宋代。方逢辰。六县欢娱已独劳,肯心行善是人豪。乞怜请命茧丝价,起死回生鼎釜熬。谁谓他人无力气,不于好事拔毫毛。老夫赞咏非夸诩,此在春秋亦合褒。
人月圆。元代。赵雍。相思何日重相见,山远水偏长。凤弦虽断,鸾胶难接,愁满离肠。最伤情处,鲛绡遗恨,翠靥留香。故人何在,浓阴深院,斜月幽窗。
江上美人三首 其二。明代。梁元柱。殷勤指点弄潮儿,偷着凝眸寄所思。怕泄同群诸姊妹,半遮香袖不教知。
辛已元日试笔。明代。王世贞。一室归来类僦居,不欣添岁不愁除。庭空爆竹如相借,户小屠苏顿有余。少为含饴淹孺子,依然抱影爱寒庐。新年处处交堪绝,祗许梅花未尽疏。
减字木兰花。宋代。欧阳修。画堂雅宴。一抹朱弦初入遍。慢捻轻笼。玉指纤纤嫩剥葱。拨头尫利。怨月愁花无限意。红粉轻盈。倚暖香檀曲未成。
梅花。清代。张问陶。花中资格本迟迟,铁石心肠淡可知。此世何人能领略,为君终夜费相思。看来风雪无多日,香到园林第几枝。自是不开开便好,清高从未合时宜。
明道元年章献明肃皇太后朝会十五首。清代。佚名。王化无外,坤珍效灵。旁枝内附,直斡来并。群公非一,祺祥绍登。至诚攸感,海县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