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送客至汤泉)

鹧鸪天(送客至汤泉)朗读

《鹧鸪天(送客至汤泉)》是宋代李洪创作的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十月南闽未有霜,
蕉林蔗圃郁相望。
压枝橄榄浑如画,
透甲香橙半弄黄。
斟录醑,泛沧浪。
白沙翠竹近温汤。
分明水墨山阴道,
只欠冰谿雪月光。

中文译文:
南闽地区十月尚未有霜,
蕉林和甘蔗园郁郁相望。
压弯了枝条的橄榄树宛如画卷,
透过橘子的皮肤,香气将它们染成了半黄。
斟满醑酒,在泛滥的沧海中。
白色沙滩上青翠的竹子近在温泉旁。
清晰可见的水墨山阴小道,
只缺冰溪和雪月的光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色,并以诗人的目光和感受来传达对这个景象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诗人提到南闽地区的十月尚未有霜,这表明秋天初期的气候依然温暖,没有寒冷的征兆。接着,他描述了蕉林和甘蔗园的景象,两者相互交错,郁郁葱葱,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中提到的压弯了枝条的橄榄树和透过橘子皮肤散发出来的香气,给人以视觉和嗅觉上的愉悦。橄榄树的形态被比喻为画卷,暗示了其优美的曲线和艺术价值。而橘子则通过香气的传递,增添了生活的趣味和色彩。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温泉附近的白沙和青翠的竹子,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氛围。他提到的水墨山阴小道清晰可见,暗示着景色的明亮和清晰。但与此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冰溪和雪月光的遗憾,这些元素常常与秋天和冬季相联,诗人或许希望这些寒冷的元素能为景色增添更多的诗意和美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然元素之间相互呼应的渴望。它呈现出一种宁静、优美和略带遗憾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的敬仰和内心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洪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李洪朗读
()

猜你喜欢

锦帐星郎油壁车,紫微花下醉流霞。箫鸾东引瞻风驭,池凤西游赋日华。

蓼岸半红秋渐老,柳堤仍绿约犹赊。一尊更趁莱衣綵,河汉还乘八月槎。

()
大道久荆榛,歧路苦未并。
博约岂不贤,末学恣驰骋。
口耳谩纷纭,徒知响与影。
吾心自神明,一掬涵万境。
()
闲庭草色侵阶绿。
琐窗午梦人如玉。
抛枕出罗帏。
风吹金缕衣。
()

不用陂池不用钱,乘舟采向冶湖边。但须插架妆生态,自去疏枝自拣泉。

()
华峰跨苍穹,下有云一壑。
翚飞二百秋,蜂巢几千落。
灵泉际空留,宿雾临除薄。
山呈万古姿,竹陨六月箨。
()

谁肯低头老孟郊,譬之草木等荃茅。
倚松人好传闻久,采蕨山深梦寐劳。
飞兔妙摛青玉案,胎仙重脱紫云胞。

()
动在风幡动在心,集云棒下已分明。
而今百越三吴去,肯听它家热碗鸣。
()

差池朱燕去,缤翻赤雁归。瀺灂丹鱼聚,联翻血鸟飞。

()

五湖东半落枫桥,隐若晴虹破寂寥。漫漫芙蓉难识路,阴阴杨柳乍通潮。

分披野色寻幽惯,倚徙江天入望遥。想去乐丘应不远,过从时复见渔樵。

()
盘马楼前风日好。
雪销尘扫。
楼上宫妆早。
认帘箔微开,一面嫣妍笑。
()
汲汲求交友,良由不敏姿。
风流伯始后,文献澹庵师。
此士世亦寡,因君交不疑。
倡酬凡几纸,别后慰相思。
()
学问思辨者,於中莹且精。
欲实据而有,要在笃於行。
()

十里清溪一钓竿,浮云元未着情看。小营茅宇方蜗国,暂解朝衣称鹖冠。

赋芧养狙还自笑,呼牛应马仕相干。虚船不解逢人怒,搔首春风午梦残。

()

寿昌曾见礼王臣,此日祥刑有瑞人。鹤语喜逢椒酒熟,棠高又长海门春。

云深粤甸宜霜露,道寄难时识圣神。咫尺祇园叨庇护,琅琅金磬彻江津。

()

黄河十月冰如地,骑马何人说好官?老子门前三丈雪,梅花开尽不知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