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雨中花。唐代。白居易。真宰倒持生杀柄,闲物命长人短命。松枝上鹤蓍下龟,千年不死仍无病。人生不得似龟鹤,少去老来同旦暝。何异花开旦暝间,未落仍遭风雨横。草得经年菜连月,唯花不与多时节。一年三百六十日,花能几日供攀折。桃李无言难自诉,黄莺解语凭君说。莺虽为说不分明,叶底枝头谩饶舌。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雨中花》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中的花朵
真正的主宰将生死权力握在手中,
平凡的事物命运长,人的寿命短。
松树枝上有鹤,蓍草下有龟,
它们千年不死,却依然无病。
人的一生不能像龟和鹤一样,
少年时去,老年时来,一样迅速。
它们和花儿一样,
在黎明和黄昏之间盛开,
尚未凋谢就遭遇风雨的袭击。
草可以经年累月地生长,蔬菜可以连续几个月地供应,
唯有花儿不与季节有关。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
花儿能供人观赏的时间有多少呢?
桃李树无言,难以自述,
黄莺会说话,需要你来传达。
尽管黄莺的意思不太明确,
但叶底和枝头的讲话却滔滔不绝。
这首诗通过对雨中花朵的描写,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诗人通过对比龟和鹤的长寿和花儿的短暂,凸显了人类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他指出,人生就像花儿在旦暝之间盛开,未经凋谢就遭遇风雨袭击,而花朵的美丽和存在也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同时,诗中也提到了桃李树无言,黄莺会说话,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的赞美和对人类言语交流的思考。
白居易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通过对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的描写,点明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以及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示了白居易独特的诗歌才华。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偈颂一百六十首。宋代。释宗杲。以字不成八字非,烁迦罗眼不能窥。一毛头上重拈出,忿怒那吒失却威。
夜坐。宋代。陆游。瘦骨倚蒲团,灯前影自看。心清便独夜,酒尽怯新寒。病虎减精采,饥鸿摧羽翰。晚途堪笑闵,犹拟乞祠官。
新添道中用壁间韵。明代。陈洪谟。万木山深听鸟啼,两行旌旆路东西。莺花影乱青春老,象纬光垂碧汉低。万里惊风尘满目,连朝急雨水平堤。耔耘莫讶农夫苦,一枕桑阴称午栖。
感兴五首次韵和李希孝二。宋代。晁补之。人生须富贵,如俟河之清。草木竞荣华,春服亦已轻。桑田自足乐,未可居高明。君子顺天道,小人眷时名。
代书寄成父。宋代。赵蕃。已作南山半月留,欲行更复待新秋。不知几日潮当发,可及沙头一醉不。
咏菊 其一。元代。胡奎。去年地旱菊苗荒,今年养得过人长。珍重花神不爱宝,铸就金钱万个黄。
山居十首 其六。明代。释函是。青帝乘权辟大荒,雪消冰泮石泉长。山花远近春光遍,岸柳高低风力狂。野鸟不知声巧拙,晓烟无计色苍茫。试从檐际偷舒眼,大块何曾有主张。
感旧诗 其三。清代。宋育仁。一听啼鹃感不胜,罗䣕蔽日隐觚棱。麻鞋行在翻无泪,独向青烽哭佛灯。
四块玉·叹世三首。元代。马致远。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谁能跃马常食肉?二顷田,一具牛,饱后休。佐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几叶绵,一片绸,暖后休。戴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墨松岭。明代。陈琏。浩亹关外墨松岭,驻马林边风日清。野树连阴消暑气,岩泉度响作秋声。石门险峻真堪戍,土壤膏腴足可耕。忆昔先零曾犯塞,禄渠安国此屯兵。
武庙哀词和鲁南韵。明代。刘忠。千古桥陵旧竁开,断鳖无力挽天回。三边曾纳戎王款,九庙亲俘汉濞来。泪竭华夷枯海渎,神游冥漠驭风雷。十年讲幄承恩泽,白首荒山不尽哀。
读曾茶山诗集。宋代。赵庚夫。茶山八十二癯仙,千首新诗手自编。吟到瘴烟因避寇,贵登从橐只栖禅。新於月出初三夜,澹此汤煎第一泉。咄咄逼人门弟子,剑南已见祖灯传。
舟行扶病访王文孺曜庵且蒙知赐佳章次韵为别。宋代。王铚。西风过雨冷孤云,客路衰骸与病亲。烟渚好横今夜笛,云林还忆旧时人。凌空丹药传岩客,照水红莲赋洛神。老泪数行伤别尽,自怜无可更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