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长

日长朗读

《日长》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天变得更长,加餐延至晚;夜晚变得更短,早晨醒得早。春天来临时,饭食间隙,虽然年老,仍然有滋味。林中池塘得到了芳景,花园中的曲径生出了幽致。喜欢水上船行,舍不得扫地上的花朵。幸运地没有眼下的疾病,暂且陶醉于酒杯前。超越身外的琐碎,人间本来就没有什么大事。

诗意:
《日长》描绘了诗人对光阴流转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深思。诗中通过描述白天变长、夜晚变短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诗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尽管年老,仍然能够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和滋味。诗人观赏自然景色时,感叹林中池塘的美景和花园曲径的幽致。他喜欢在水上划船,同时也表达了对花朵的珍惜,不忍心将它们扫落。诗人庆幸自己没有眼下的疾病,暂且陶醉于酒杯前,超越了身外的琐碎,认为人生本来就没有什么大事。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流转和生活的感悟。诗人通过对时间的描绘,凸显了人生短暂的真实性,同时展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惜。诗人观察自然景色,领略到了林塘和花园中的美景,展现了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审美情趣。诗人以自己的亲身感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健康和逍遥的庆幸,以及对尘世纷扰的超越和淡泊。整首诗词以平实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间的淡然态度,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

猜你喜欢

六月炎威尚著绵,终年多半是寒天。山城不愧官司马,十日才收税马钱。

()

重逢闰五日,澶漫客山东。郡国戈鋋里,园陵灌莽中。

草穿新垒绿,花隔旧京红。更忆王符老,飘沦恨不同。

()

春半雨不绝,北风吹荒山。江南花不开,白日愁生寒。

登高望千里,苦雾何漫漫。洪州七月围,粮尽力亦殚。

()

片玉情怀,向罨画溪边,惯欹吟帽。教翻箫谱,桃叶春江迎到。

按湘竹、七点排星,趁柔声绕指,填写双调。斜行香墨,洒破蜀笺花鸟。

()

亭引微风暑气蠲,碧空如洗净云烟。地饶佳景供清赏,节送新凉称午眠。

几处蝉鸣啁积翠,数行鱼队乐漪涟。谁云秋色多萧瑟,无限青山入目妍。

()

吾家有奇石,乃是松所化。空谷几千春,移来傍亭榭。

园林从此多清氛,苍藓玉节依然存。日斜窗外满寒翠,月明帘下留层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