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陇西行。唐代。长孙佐辅。阴云凝朔气,陇上正飞雪。四月草不生,北风劲如切。朝来羽书急,夜救长城窟。道隘行不前,相呼抱鞍歇。人寒指欲堕,马冻蹄亦裂。射雁旋充饥,斧冰还止渴。宁辞解围斗,但恐乘疲没。早晚边候空,归来养羸卒。
中文译文:《相和歌辞·陇西行》
阴云凝朔气,陇上正飞雪。
四月草不生,北风劲如切。
朝来羽书急,夜救长城窟。
道隘行不前,相呼抱鞍歇。
人寒指欲堕,马冻蹄亦裂。
射雁旋充饥,斧冰还止渴。
宁辞解围斗,但恐乘疲没。
早晚边候空,归来养羸卒。
诗意: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陇西行军时所遭遇的严寒和困苦的景象,表达了边塞戍卒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和牺牲精神,展现了他们在严寒环境中坚持巡逻和抵抗外敌的决心与勇气。
赏析:这首诗以短小精练的词语勾勒出了作者所见所闻,以及军队在陇西行军的艰辛历程。通过严寒的描写,传递了军内士兵们在寒冷的环境中所遭受的严酷折磨,诗中描述到人马都受寒冷侵袭而受伤。但他们却不畏寒冷,仍然勇敢地履行巡逻和守城任务,并不忘记边塞危险的使命。诗人对这种边塞生活的描写不失朴素和真实,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些勇敢戍卒们辛勤付出和对将士们的关怀之情。整个诗篇虽短小,但通过丰富具体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士兵们的敬佩与赞美。
长孙佐辅,唐,(约公元七九四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朔方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德宗贞元中前后在世。累举进士不第,放荡不羁。弟公辅为吉州刺史,遂往依之。后终不仕。佐辅有诗集号古调集,《全唐诗》存其诗17首。...
长孙佐辅。长孙佐辅,唐,(约公元七九四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朔方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德宗贞元中前后在世。累举进士不第,放荡不羁。弟公辅为吉州刺史,遂往依之。后终不仕。佐辅有诗集号古调集,《全唐诗》存其诗17首。
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三首。宋代。苏辙。怪我辞官免入商,才疏深畏忝周行。学从社稷非源本,近读诗书识短长。东舍久居如旧宅,春蔬新种似吾乡。闭门已学龟头缩,避谤仍兼雉尾藏。
饮谪仙楼有怀昔游。清代。莫友芝。相看近郭二里许,不上高楼三岁来。剔碣记曾当砌读,款门惊换对江开。蒲关荡荡空云影,温水迢迢送酒杯。饱罢不堪仍极目,支离飘泊古今哀。
还家杂诗 其五。清代。沈曾植。元季九州沸,吾州独安宁。濮川丛桂枝,雅咏琴清英。景德录僧卷,金兰有友声。顾徐孙卓陈,卜宅皆宾萌。山纪贝家宅,溪环仲孚庭。淮张死不怨,谣谚观人情。地理有变易,径涂入夷庚。战士负羽守,兵家扼吭争。嵬峨细柳营,月波夜凄清。昔者乐郊语,今兹劫綦征。鯈乐岂无恋,鹊枝依复惊。愧无孙叔智,甘寝息郢兵。长为越流人,局顾重行行。
咏怀六首。明代。梁有誉。阮公叹广武,陶子咏荆轲。岂知达士怀,感慨更繁多。饮酣匪甘放,身□匪术疏。冥鸿游四海,所畏在虞罗。高居与驷马,不如南山阿。时议徒纷纭,其如圭璋何。¤
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宋代。王安石。藏室亡三箧,得之公最多。露曦当晚景,川逝作前波。惠寄舆人诵。悲传挽者歌。竹西携手处,清泪邈山河。
失鸂鶒。宋代。陆游。不见池边整羽衣,绕村散觅走群儿。卑飞正恐为人得,径去何须报我知。久忆苹洲应自喜,尚余菰米亦堪悲。放翁未到忘情处,日暮凭栏独咏诗。
十二峰·翠屏。宋代。阎伯敏。秋山黄落春山青,不识仙家云锦屏。六铢天衣下拂石,香风馥郁朝真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