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宋代。翁孟寅。月高楼外柳花明。单衣怯露零。小桥灯影落残星。寒烟蘸水萍。歌袖窄,舞鬟轻。梨花梦满城。落红啼鸟两无情。春愁添晓酲。
阮郎归
月高楼外柳花明。
单衣怯露零。
小桥灯影落残星。
寒烟蘸水萍。
歌袖窄,舞鬟轻。
梨花梦满城。
落红啼鸟两无情。
春愁添晓酲。
中文译文:
阮郎回家
月亮高高挂在楼外,柳花明亮。
独自穿着单衣,羞怯地露出皎洁的肌肤。
小桥上灯光映照出残星。
寒冷的烟雾掠过水面的萍蓬。
歌袖窄,舞鬟轻。
梨花的梦充满城市。
飘落的红花啼哭,鸟儿感到无尽的冷漠。
春天的忧愁增添了新烦恼。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阮郎归家的情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寂寞与孤独感。月亮高挂楼外,为诗中的场景增添了一抹艳丽的色彩。阮郎单衣孤立,羞涩地露出白皙的皮肤,显示出他的辛酸和内心的敏感。小桥上的灯光映照出残星,寒冷的烟雾掠过水面的草叶,呈现出一个冷漠而寂寥的景象。歌袖狭窄,舞鬟轻盈,梨花的梦充满了整个城市,而落红花却哭泣着,鸟儿感到无尽的冷漠。春天的忧愁使得阮郎更加心烦意乱。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深夜归家的阮郎,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阮郎内心孤寂地回家的情感。诗中的细节塑造了一个冷漠而寂寥的场景,而阮郎的独自归家又更加强调了孤独感。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场景的描绘以及对阮郎内心状况的描述,传达出作者对孤独与寂寞的感受,引人深思。
上京即事 其三。元代。萨都剌。凉殿参差翡翠光,朱衣华帽宴亲王。红帘高卷香风起,《十六天魔》舞袖长。
升元寺。宋代。李焘。看尽庵前手种松,草堂聊复少从容。令人却忆骑驴老,悔不终身作卧龙。
刘方平壁画山。唐代。皇甫冉。墨妙无前,性生笔先。回溪已失,远嶂犹连。侧径樵客,长林野烟。青峰之外,何处云天。
重过河沙有感。明代。陆德蕴。白鹤沙头水自波,扁舟曾载夕阳过。东风一路蘼芜绿,添得春愁别后多。
读山海经图。宋代。欧阳修。夏鼎象九州,山经有遗载。空蒙大荒中,杳霭群山会。炎海积歊蒸,阴幽异明晦。奔趋各异种,倏忽俄万态。群伦固殊禀,至理宁一概。骇者自云惊,生兮孰知怪。未能识造化,但大披图绘。不有万物殊,岂知方舆大。
宿鸡林坊。宋代。杨万里。草有清无俗,田生不用耘。菰花琱品字,荇叶缺钱文。出水浮难没,摇风净更芬。物情岂难状,作麽未前闻。
赠万年胡主簿。宋代。释怀古。廉可继悬鱼,官清术有馀。民田侵废苑,公署似间居。草长通囹圄,花飞落簿书。见君松操直,经考只如初。
曹家巷税居三咏·小井。宋代。孔武仲。团团样学天边月,汩汩声回地底泉。剩贮黄金还屋税,此功宁止见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