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和贺方回青玉案寄果山诸公)

青玉案(和贺方回青玉案寄果山诸公)朗读

《青玉案(和贺方回青玉案寄果山诸公)》是宋代冯时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年时江上垂杨路,
信拄杖、穿云去。
碧涧步虚声里度,
疏林小寺,远山孤渚,
独倚阑干处。

别来无几春还暮,
空记当时锦囊句。
南北东西知几许,
相思难寄,野航蓑笠,
独钓巴江雨。

中文译文:
在那年的时光,江边有一条垂柳的小路,
我手拄着拐杖,穿越云雾而去。
在碧涧的溪水声中踏步前行,
经过稀疏的林木和小寺庙,
远山孤立在水中的孤渚上,
我独自依靠在栏杆旁。

别离后不过是几个春天,而夜幕又降临,
只空留下那些当初藏在锦囊中的语句。
无论南北东西,我又能知晓多少,
思念之情难以寄托,我如野航一般戴着草帽,
独自在巴江中垂钓雨中。

诗意和赏析:
《青玉案(和贺方回青玉案寄果山诸公)》描绘了一个离别后的孤独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主人公行走在江边的垂柳小路上,手拄拐杖,穿越云雾而去,给人一种离别的意象。他穿过碧涧,听着虚幻的溪水声,经过稀疏的林木和小寺庙,远远看到山峰和孤立在水中的孤渚,独自依靠在栏杆旁,表达了他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诗中提到别离后经过的几个春天,夜幕降临时,只有记忆中当初藏在锦囊中的语句,这些语句成为了他唯一的慰藉。诗人表示,无论身在南方还是北方,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他都能感受到思念之情的无法寄托。他如同一个孤独的航行者,戴着草帽,独自垂钓着下着雨的巴江。

整首诗以离别之情和思乡之思为主题,通过描绘诗人的行走和环境景物来表达内心的孤独和无法寄托的思念之情。诗词运用了自然景物和情感的对比,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构建,传达了一种深沉而内敛的离愁别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冯时行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冯时行朗读
()

猜你喜欢

萧飒西风动客愁,携尊无处漫登楼。赭衣天地骊山道,白帢亲朋易水秋。

征雁南飞无故国,啼猿北望有神州。茱萸黄菊寻常事,此日催人易白头。

()

蚤年撄心疾,诗境无人知。幽想杂奇悟,灵香何郁伊。

忽然适康庄,吟此天日光。五岳走骄鬼,万马朝龙王。

()

尽瘁臣之职,捐躯分自宜。但能全大节,宁复念孤儿。

温序衔须日,睢阳啮指时。浣花溪父老,说著尚馀悲。

()

天枢位,地维张,人于其间叙伦常。五者阙一斯不可,上自朝廷下闺房。

岂止含齿并戴发,凡有血气秉彝良。试看翩幡众羽族,接翼引队朝凤凰。

()

又值东风散柳丝,那堪嘹呖雁声悲。春阴酿雨欲来候,旅夜怀人乍醒时。

我梦江南游未得,汝归蓟北究何为?最怜禁阙蓬瀛里,松岛沙堤任所之。

()

春草池塘摘句图,石华海月解偏粗。诗家自古论神韵,曾溯昆仑远派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