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霜(墨梅)

满庭霜(墨梅)朗读

诗词:《满庭霜(墨梅)》
作者:周纯(宋代)

脂泽休施,铅华不御,
自然林下真风。
欲窥馀韵,何处问仙踪。
路压横桥夜雪,
看暗淡、残月朦胧。
无言处,丹青莫拟,
谁寄染毫工。
遥通。尘外信,
寒生墨晕,依约形容。
似疏疏斜影,蘸水摇空。
收入云窗雾箔,
春不老、芳意无穷。
梨花雨,飘零尽也,
难入梦魂中。

中文译文:
满庭上铺满了霜雪,
脂粉的光泽不再施用,
铅华的华丽未曾接纳,
只有自然的风在林下吹拂。
想一窥余韵,却不知何处寻找仙人的踪迹。
路上积压的桥上的夜雪,
看起来暗淡,残月朦胧。
在无言的地方,无人能够以丹青描绘,
谁会寄托染色的毫工呢?
远方的书信传递着尘外的消息,
寒冷孕育出墨水的晕染,按约定的形容。
它们看起来像稀稀疏疏的斜影,蘸水摇曳于空中。
被收入云窗雾箔之中,
春天不会老去,芳意无穷。
梨花雨,飘零尽了,
却难以进入梦魂之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满庭上的霜雪为背景,表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境界和自然之美。诗人放弃了脂粉和铅华的修饰,追求自然之风的真实感受。他希望窥探诗词的余韵,却不知道去哪里寻找仙人的踪迹,这暗示了诗词的内在之美无法被完全理解和表达。

诗中描述了路上积压的桥上的夜雪,以及暗淡的残月,给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感觉。在无言的地方,丹青无法描绘出这种美景,寄托染色的毫工也无法表达其中的含义。这强调了言语和艺术的局限性,只有心灵的默契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美妙。

诗人通过描绘远方的书信传递的消息,描述了寒冷孕育出墨水的晕染,这是按照约定的方式来形容这种景象。墨晕的形成使得景物看起来稀稀疏疏,像斜影般飘散在水中。这种形容方式既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又突出了墨晕的美感。

最后,诗人将这些景物收入云窗雾箔之中,表达了春天的永恒和芳香的无穷。梨花雨虽然飘零尽了,但却无法进入梦魂之中,暗示了这种美景无法被完全捕捉和留存于心灵之中。

整首诗词以素雅的语言和淡泊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艺术表达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艺术形象,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言语和形式的美感,引导读者思考人与自然、艺术与灵魂的关系。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和艺术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新吴寺里题诗处,此日长廊独自登。手擘纸钱君不见,老僧来点柩前灯。

()

火炽扑难灭,波颓防亦倾。镜中新白发,三物总无情。

()

敢谓冯唐老,为郎十五年。不因君濡滞,那与我周旋。

历历分行树,匆匆两去船。此心无近远,月在浩池边。

()
丹霄碧海眇高骞,厌直承明却自论。
宝马十年听漏箭,扁舟一雨看潮痕。
侍臣相忆松门远,归客还怜菊径存。
清润要非山泽相,又烦一札下云根。
()

到海定知三夏尽,归山曾约北风初。夜寒病骨应愁汝,秋杪长途每系予。

解语好教窗外鸟,忘怀只有案头书。一杯芦菔何人进,坐候晨钟霜月馀。

()

有石奇峭天琢成,有草夭夭冬夏青。
人言菖蒲非一种,上品九节通仙灵。
异根不带尘埃气,孤操爱结泉石盟。

()

南城城外山崔嵬,景云轩上无尘埃。双溪水落逐年急,白发僧归何日来。

画屏满目万瓦合,几人到此心如灰。

()

萧萧风雨建阳溪,溪畔维舟访亚齐。一轴新诗剑潭北,

十年旧识华山西。吟魂惜向江村老,空性元知世路迷。

()

春寂寂。重门半掩梨花雪。梨花雪。芳心如醉,暗思当日。金钗欲堕乌云侧。佳人望断天涯客。天涯客。今年又过,清明寒食。

()

水映平林雪满山,孤舟撑出断桥湾。梅花未漏春消息,閒向湖边载鹤还。

()

金风起燕观,翠竹夹梁池。翻花疑凤下,飏水似龙移。

带露依深叶,飘寒入劲枝。聊因万籁响,讵待伶伦吹。

()

归善杨少宰,卓哉百世贤。一从观化后,南望几呜咽。

挺然赖夫君,研易续新编。易道通三才,谁能得其全。

()

骖鸾追散仙,乘槎抵银潢。跳上玉龙背,抱得银蟾光。

素娥愁不归,再拜捧瑶觞。问以天上事,玉色俨以庄。

()
门头户尾事千差,了尽犹来未到家。
明月堂前无影木,严凝雪夜正开花。
()

与姊别时啼,头比姊肩低。
几年不见姊,眉与姊夫齐。
春兰秋菊各芳泽,花蚤花迟总堪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