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孙虚斋作四云庵俾余赋之两云之间)

江神子(孙虚斋作四云庵俾余赋之两云之间)朗读
奇峰相对接珠庭
乍微晴。
又微阴。
舍北江东如盖自亭亭
翻笑天台连雁荡,隔一片、不逢君。
此中幽趣许谁邻
境双清。
人独清。
采药难寻童子语山深
绝似醉翁游乐意,林壑静、听泉声。

诗词:《江神子(孙虚斋作四云庵俾余赋之两云之间)》
朝代:宋代
作者:张炎

奇峰相对接珠庭。
乍微晴。又微阴。
舍北江东,如盖自亭亭。
翻笑天台连雁荡,隔一片、不逢君。
此中幽趣许谁邻。
境双清。人独清。
采药难寻,童子语山深。
绝似醉翁游乐意,林壑静、听泉声。

中文译文:
奇峰与珠庭交相辉映,
刚刚有些晴朗,又稍微有些阴云。
在北江东边的屋舍,仿佛自有一座亭阁。
翻越笑天台连绵的山峦,隔着一片天空,未曾相见。
这里的幽趣只许谁与我为邻。
环境清幽,人独自清净。
采药艰难寻觅,童子在山深处述说。
犹如醉翁游乐的心情,林间山谷静谧,聆听泉水声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致的欣赏和对寂静清净之境的追求。

首先,诗中以奇峰与珠庭相对,描述了山峦与庭院的交相辉映之美。接着,作者描绘了天气的微妙变化,微晴微阴,将气候的细微变化融入了景色之中。

然后,诗人以北江东边的屋舍为背景,形容这个地方宛如一座亭阁,给人以高雅幽静之感。接下来,通过描绘天台连雁荡的山峦景观,表达了作者与景物隔着一片天空,未能相见的遗憾之情。

在这幽静的环境中,作者感叹这里的趣味只有自己能够体会,表达了对独处清净之境的向往和珍惜。境双清,人独清,表明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最后,诗人提到采药难寻,童子在山深处述说,这一描写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意味。最后两句"绝似醉翁游乐意,林壑静、听泉声"则表达了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宛如醉翁一般心旷神怡,享受着林间静谧和泉水潺潺的声音。

整首诗以山水自然为背景,通过景物描写、气候变化和内心感受的交织,表达了作者对清幽宁静之境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传达了对内心宁静与自由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张炎朗读
()

猜你喜欢

不共佳游亦有时,掀髯一见若新知。清斋只剪园中甲,凉荫如添户外枝。

冒雨正思巾折角,避人非为酒攒眉。相留直待收残霭,出听流声满涧陂。

()

二千年前旧公案,今日拈来重剖判。

任是铁眼与铜晴,也须更入红炉煅。

()

春日异秋风,何为怨别同。潮回芳渚没,花落昼山空。

旅候闻嘶马,残阳望断鸿。应思右内史,相见直城中。

()

雨点轻沤风复惊,偶来何事去何情。

浮生未到无生地,暂到人间又一生。

()

幽人筑小圃,自乐不知老。闻名虽已熟,相见苦不早。

忘怀倾盖间,什我羁旅恼。春风入芳林,乘兴聊一讨。

()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

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猿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
忻悲泪湿巾,忆昔枉精神。
今朝闻道矣,夕死也甘心。
()

夕阴下松间,虚馆春风里。夜窗灯火深,儿童弦诵喜。

()

慢笑开元有幸臣,直教天子到蒙尘。

今来看画犹如此,何况亲逢绝世人。

()
肺病不饮酒,眼昏不读书。
端然无所作,身意闲有馀。
鸡栖篱落晚,雪映林木疏。
幽独已云极,何必山中居。
()

竹窗萤火记当年,心折兰陵系酒船。纵是相逢犹有恨,西风憔悴菊花前。

()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
门外落将三市隔,此中人是几生修。
千寻古木含云翠,一派寒泉绕槛流。
()

蔡伦池北雁峰前,罹乱相兼十九年。所喜故人犹会面,

不堪良牧已重泉。醉思把箸欹歌席,狂忆判身入酒船。

()

树里阴浓昼寂然,湿云蒸作一溪烟。愁中生计沉杯底,梦里功名到枕边。

野水流来初落蕊,江风吹起欲吟蝉。蓬门若肯停车从,经授侯芭或敢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