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十之九)。宋代。夏元鼎。闻道不嫌晚,悟了莫悠悠。过时不炼,今生乌兔恐难留。些子乾坤简易,不问在朝居市,达者尽堪修。火候无斤两,大药本非遥。守旁门,囚冷屋,望升超。迷迷相授,生死不相饶。未识先天一气,孰辨五行生克,不向眼前求。试道工夫易,福薄又难消。
《水调歌头(十之九)》是夏元鼎所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闻道不嫌晚,悟了莫悠悠。
听说真理并不嫌晚,一旦领悟就不要犹豫。
过时不炼,今生乌兔恐难留。
若错过时机不修炼,今生的机遇恐怕难以把握。
些子乾坤简易,不问在朝居市,达者尽堪修。
天地间的法则很简单,不需要问候官场或市井,只要有智慧的人都可以修行。
火候无斤两,大药本非遥。
修行的火候并没有固定的标准,修行的大药其实并不遥远。
守旁门,囚冷屋,望升超。
守住旁门小道,困在寒冷的房屋里,仰望向上超越。
迷迷相授,生死不相饶。
彼此迷茫而互相教授,生死不会相互放过。
未识先天一气,孰辨五行生克,不向眼前求。
尚未了解先天的气息,如何辨别五行相生相克,不应只追求眼前的东西。
试道工夫易,福薄又难消。
试图修行的工夫虽然容易,但积累福德却很难消耗。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修行的主题。诗人提醒人们,领悟真理的时机并不会因为晚而嫌弃,但一旦领悟就不应该再犹豫。诗中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指出修行的法则并不复杂,不需要过多的纷扰,只要有智慧的人都可以进行修行。诗人还提到修行并没有固定的标准,不需要追求遥远的目标,而是应该珍惜眼前的机会和境遇。诗中也探讨了修行的困境和挑战,描述了修行者常常在边缘、孤独、艰苦的境况中追求超越。最后,诗人呼吁人们要超越眼前的迷茫,不只追求表面的东西,而是应该追寻内心的真正境界。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修行的观念,呼唤人们在现实中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提升。
剑门。唐代。杜甫。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后王尚柔远,职贡道已丧。至今英雄人,高视见霸王。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负閒。宋代。刘学箕。钟鼎本玩世,富贵徒苦人。何似天地间,萧然一閒身。
曾谹父约游南岩短韵奉呈。宋代。王洋。南丰不藏善,逢人说南严。南岩亦何好,造物秘此缄。烟云卬全提,松竹色半酣。去郭十里赢,守戍僧二三。乞身满一日,幽事亦可探。行客问征途,居者萦辔衔。萧条野店烟,夐静弥勒龛。念非尘外侣,谁分禅味甘。受佣作闲人,自缚亦可惭。于时日在房,山色染霭蓝。一径盘郁青,群峰列空嵌。吟泉计涓滴,沦鼎消尘凡。端如常德静,可警疾步贪。扬镰出云门,回首怜烟岚。公其吐妙语,胜事须指南。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太湖砚。唐代。陆龟蒙。谁截小秋滩,闲窥四绪宽。绕为千嶂远,深置一潭寒。坐久云应出,诗成墨未干。不知新博物,何处拟重刊。
同彭漫者寄铅山诸友韵送彭归武夷。宋代。陈文蔚。兀坐谁与邻,院古槐阴静。美人东南来,共此炎夏永。危衷慰孤清,羁迹不待屏。十载怀愿见,一日良独幸。开樽共有酌,当月免对影。所讲根理致,坦然见心境。诠评浸及诗,语我挈裘领。云何方浩浩,遽尔中耿耿。归理武夷棹,梦寐江南景。吾曹贵晚节,莫辞霜露冷。世一如予何,遗编且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