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得襄阳捷)

满江红(得襄阳捷)朗读
千古襄阳,天岂肯、付之荆棘
宸算定、图回三载一新坚壁
狼吻不甘春哨血刃马蹄又踏寒滩入
向下洲、一鼓扫群胡,三军力。
连帅是,并州_。
宾佐有,雍丘逖。
赖因人成事同心却敌
见说陈尸三十里投鞍委甲如山积
待老臣、为作岘樊铭,_诸石。

《满江红(得襄阳捷)》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曾伯。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诗词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江红(得襄阳捷)

千古襄阳,天岂肯,付之荆棘。
宸算定,图回三载,一新坚壁。
狼吻不甘春哨血刃,马蹄又踏寒滩入。
向下洲,一鼓扫群胡,三军力。
连帅是,并州_。
宾佐有,雍丘逖。
赖因人成事,同心却敌。
见说陈尸三十里,投鞍委甲如山积。
待老臣,为作岘樊铭,_诸石。

中文译文:
千古襄阳,天岂肯将其交付给荆棘?
皇帝已经决定,计划回复三年之久,重新巩固城墙。
狼群的吻不愿意放弃春天的哨兵,马蹄再次跨过寒冷的滩涂。
向着下洲,一声鼓响,扫平群胡,三军的力量。
连同将帅在内,都是并州的勇士。
有许多忠诚的辅佐,雍丘逖是其中之一。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人民的努力,他们同心协力对抗敌人。
据说陈尸的敌人堆积了三十里,投降的战马和甲胄如山般堆积。
等到我年老时,为了纪念在岘樊取得的胜利,我会在各处立碑。

诗意和赏析:
《满江红(得襄阳捷)》这首诗词描绘了宋代襄阳保卫战的胜利。襄阳是当时的重要战略要地,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千古襄阳"的描述中。诗人表达了对保卫襄阳的决心和信心,即使天命不容许,也要坚守城池,重新修筑坚固的城墙。他描述了战场上的惨烈景象,狼群的吻象征敌人的凶狠和残忍,而马蹄踏过寒滩,则暗示着战士们冲锋陷阵的勇猛。在三军的协力下,胡寇被击败,连同将帅和勇士们一起建立了新的统治秩序。

诗中提到的"连帅是,并州_",可能是指将帅们的名字或地名,由于文献记载不完整,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的内容。"宾佐有,雍丘逖"则表达了将帅身边有忠诚的辅佐,其中雍丘逖可能是一位重要的谋士。

在诗的最后,诗人提到了陈尸的景象,描绘了战场上敌人的惨状。投降的敌人的战马和甲胄如山般堆积,形容了战场的残酷和胜利的辉煌。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战争中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保卫家园和国家的决心与信心,赞美了将士们的勇猛和人民的团结一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胜利的庆贺和对英勇战士的敬意。这首诗词以生动的形象和激情澎湃的语言,展现了宋代人民在保卫家园和国家利益方面所表现出的坚定意志和无畏精神,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

猜你喜欢

十年提倡受恩身,惨绿年华记忆真。江左名场前辈在,敢将名氏厕陈人。

()

浩荡孤帆入杳冥,碧空无际漾浮萍。风翻骇浪千山白,水接遥天一线青。

回首中原飞野马,扬舲万里指晨星。扶摇乍徙非难事,莫讶庄生语不经。

()

圣学之原,基于方寸。敬乃德基,先民有训。相在尔室,曰明曰旦。

翼翼小心,毋怠毋玩。衣冠必正,动作毋慢。操存省察,主一应万。

()

郁郁千株柳,阴阴覆草堂。飘丝拂砚石,飞絮点琴床。

莺啭春枝暖,蝉鸣秋叶凉。夜来窗月影,掩映简编香。

()

虎步龙行奋战功,寄奴一世为谁雄?葛灯绳拂留阴室,贻笑孙谋田舍翁。

()

华岳临高阁,凭栏翠霭重。千峰团落雁,一瀑锁苍龙。

隐约希夷峡,有无毛女松。未能登绝顶,惆怅此游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