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丙子中元后风雨有感)

水调歌头(丙子中元后风雨有感)朗读

《水调歌头(丙子中元后风雨有感)》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葛长庚。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一叶飞何处,天地起西风。
夜来酒醒,月华千顷浸帘栊。
塞外宾鸿来也,十里碧莲香满,泽国蓼花红。
万象正萧爽,秋雨滴梧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一片落叶飞向何方,天地间吹起西风。
夜晚苏醒,月光洒满窗棂。
外地的客鸿也飞来了,十里碧莲花香满溢,国家的蓼花绽放红艳。
大自然万象正清幽,秋雨滴落在梧桐上。

诗意:
这首诗以作者的感慨之情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在风雨过后,一片落叶飞舞,天空中吹来了西风。夜晚酒醒后,明亮的月光洒满了窗棂。来自塞外的客鸿也飞来了,远远的闻到了十里外碧莲的花香,泽国的蓼花也绽放出鲜艳的红色。大自然万物正静谧幽美,秋雨滴落在梧桐树上。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人物的心情。通过描写落叶飞舞、西风吹拂和夜晚的月光,诗人创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他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相结合,通过描绘外地的客鸿飞来、十里碧莲花的香气和泽国的蓼花的红艳,表达了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的描写中,诗人回首鹫巢空,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独特感悟,以及对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葛长庚

白玉蟾(1134~1229),原名葛长庚,世称紫清先生。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人。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葛长庚朗读
()

猜你喜欢

中州人物一元龙,卓荦英才磈磊胸。浊酒数杯遗世虑,清诗千首傲侯封。

诸郎照眼三株树,旧业关心五老峰。头白他年赋归去,綵衣扶杖看从容。

()

日暮江头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

秘色创尊形,中泓贮醁醽。缩肩潜蝘蜓,蟠腹涨青宁。

巧琢晴岚古,圆瑳碧玉荧。银杯犹羽化,风雨慎缄扃。

()

南狩軿车六辔摧,娥皇遗庙俨江隈。绣蟠日月双龙冕,翠嵌云霞九凤钗。

眉黯苍梧迷径袜,泪封斑竹锁妆台。祗怜父老犹存敬,伏腊称臣拨篆灰。

()

新日一湖霁,张帆始郡城。云开天色喜,风迅水邮轻。

破浪思宗子,题桥笑马卿。犹看度年乐,那免别家情。

()
草堂在岩下,卜居聊自适。
桂气满阶庭,松阴生枕席。
远瞻惟鸟度,旁信无人迹。
霭霭云生峰,潺潺水流石。
()

掩袂高台上,春风散绮罗。西陵望不见,明月照漳河。

()
逸兴犹鸥白,残驱异犊黄。
青衫漫蛮府,黄帽合鲈乡。
既自老将至,何由心甚长。
倘能藏斗酒,未暇博西凉。
()

至痛君难割,前型我所师。延陵于礼合,奉倩太情痴。

尚有君亲重,休为儿女悲。节哀宜引义,不敢再题诗。

()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

直道难容竟独归,离骚赋罢泪沾衣。魂灵不逐湘流逝,还向怀王殿上飞。

()

历险探奇无尽日,才登华岳又嵩邱。八方风气推中土,一统河山据上游。

仙跸昔传青鸟下,封坛今有白云留。谁能尽解人间缚?直驾銮骖到十洲。

()

()
旧数同门友,尤推令子贤。
登堂愧予晚,爱客莫君先。
瘦马青山外,孤帆落照边。
风流无复见,执绋涕潸然。
()
缺月空云弄晚晴,读书灯影度微明。
梧桐未肯收残雨,犹作窗间打叶声。
()
云罅纤纤玉一钩,小庭风露更清柔。
老来朋旧凋零尽,独倚阑干特地愁。
()
笑看海云初起处,吾家隐隐碧天隅。
何时跨鹤随风去,同与仙人坐白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