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宋代。程垓。翠葆扶疏傍药阑。乱红飘洒满书单。清明时节又看看。小雨勒成春尾恨,东风偏作夜来寒。琴心老尽不须弹。
《浣溪沙》是宋代诗人程垓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该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翠葆扶疏傍药阑。
乱红飘洒满书单。
清明时节又看看。
小雨勒成春尾恨,
东风偏作夜来寒。
琴心老尽不须弹。
诗意: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岁月变迁的感慨。词中以自然景物为线索,通过描写春雨、清明时节和东风给人带来的感受,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消逝的悲凉之情,以及对自身琴心老去的无奈与无所作为的感触。
赏析:
1. 第一句描绘了翠葆扶疏傍着药阑的景象,绿色的柳树在靠近药阑的地方生长得茂盛。这个景象给人以春天的感觉,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和时光的流转。
2. 第二句以乱红飘洒满书单的景象,表达了春天花开的繁茂和热闹,也隐喻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欢乐的心情。
3. 第三句以清明时节的称呼,表达了诗人在这个时节再次回顾、观察自然景物的愿望。清明时节寓意着一种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4. 第四句以小雨勒成春尾恨的形象,表达了对于春天即将过去的遗憾和无奈。小雨勒成春尾恨意味着春天即将结束,而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
5. 第五句以东风偏作夜来寒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渐渐消逝、寒意逼人的感受。东风是带来春天气息的象征,但在夜晚却带来了寒冷,暗示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逐渐消退。
6. 最后一句以琴心老尽不须弹作结,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的感慨。琴心老尽不须弹意味着诗人已经老去,内心的热情已经消逝,再也不需要弹奏琴音了。这句话通过描写自身的状态,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有限的思考和无奈。
整首词以春天景象为线索,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思考与感慨。词中运用了自然景物与人情感的巧妙结合,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对逝去时光的悲凉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无奈。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程垓。「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中吕】红绣鞋。元代。冯子振。题小山苏堤渔唱东里先生酒兴,南州高士文声,玉龙嘶断彩鸾鸣。水空秋月冷,山小暮天青,苏公堤上景。
上大人通奉寿三首 其二。南北朝。王寂。月旦人材口不谈,市朝冰炭饱经谙。平生拙宦鱼千里,投老退休僧一庵。细数行年今九九,了知得髓后三三。圣朝文物方求备,会补遗书访济南。
赠大司徒毕老先生得请旋里。明代。姜一洪。台星辰啸紫薇宸,此日悬车驾五云。国计久需筹石画,主知今巳贲元臣。三朝望重垂青史,八座名高耀圣林。从此频来天子顾,功勋应共斗山尊。
戊子八月十四夜偕祁春浦中允昆明湖踏月。清代。程恩泽。秋生玉宇琼楼夜,月在长杨五柞间。黑处树阴明处水,红皆台影碧皆山。几年官酎侵铜斗,一日春雷响兽镮。似此萧间仍富艳,何劳清梦恋江关。
杵歌七首 其一。元代。杨维桢。亟亟城城城亟成,小儿齐唱杵歌声。杵歌传作睢阳曲,中有哭声能陷城。
买陂塘 同蔼卿校程去瑕广文。清代。关锳。怅飘零、江湖萍梗,津亭听断官鼓。堆盘苜宿清寒味,换了一生羁旅。官太苦。却还算、寒毡未困先生住。扁舟竟去。早一夜西风,莼鲈江上,归梦托鸥鹭。平生泪,写入庾郎词赋。吟成何限凄楚。江东我亦填词手,难说浮名不误。君见否。已点点、清霜上了江潭树。鬓丝尔许。恐如此青山,毫丝哀竹,浑不抵迟暮。
临秋三首。宋代。宋庠。素潦沙成岸,苍条柳映津。蝉休疑惜己,晴去似猜人。绀幕随天远,琼鉤伴月新。清风时一至,吹尽故缨尘。
山居晚兴 其二。清代。永忠。襆被宿翠微,全身入画里。或有山下人,貌我图成纸。岚迷一镫炯,泉暗乱石齿。林峦交岔人,醉饱正倚几。惭愧东坡翁,备受万物理。
乌夜啼。明代。杨光溥。琐窗未启天欲明,栖乌枝上啼有声。闺中少妇梦初觉,闻罢啼声双泪落。尔啼应有赦,不管人离别。閒眼望郎郎不来,楼外斜横半边月。
赏春。明代。唐之淳。日日东风处处春,六街车马蹴香尘。曲江水满花如锦,留与陈王赋洛神。
天净沙 塞上 八首 其一。清代。屈大均。沙如乱雪非来。风吹忽作龙堆。塞水横冲不开。马蹄深陷,一鞭飞上平台。
初夏书呈同舍。宋代。黄裳。万种浮华春事了,谁供青帐千林晓。雨集池塘蝼蝈鸣,蜗牛已过银钩横。贴水圆荷盖犹小,览镜美人音耗悄。行看天上奇峰生,莫放尘缘空扰扰。何处亭台公外期,共立薰风临渺渺。
戏呈赵可父。宋代。华岳。少年场屋擅词锋,审谳无私只奉公。夜月兰宫无宿曜,秋霜莲幕有春风。明堂难毁周公制,乡校犹存子产功。文德自来能服远,更烦刘向为和戎。
郭熙画秋山平远(潞公为跋尾·)。宋代。苏轼。玉堂昼掩春日闲,中有郭熙画春山。鸣鸠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间。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疏林寄秋晚。恰似江南送客时,中流回头望云巘。伊川佚老鬓如霜,卧看秋山思洛阳。为君纸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我従公游如一日,不觉青山映黄发。为画龙门八节滩,待向伊川买泉石。
水友辞 水鸦鹊。唐代。王质。水鸦鹊,水鸦鹊,软荷搭水身可泊。高荷脩茎难著脚,一盘一窝足安乐。灶有薪,甑有饭,芦人渔子事皆办。呜呼此友兮宜相倚,溪风来定水香归。
山居。宋代。释文珦。自为山居人,梦寐亦安佚。颇谓龟六藏,全胜兔三窟。性中信一真,身外无余物。形谢即示已,谁能问埋骨。
观莲。宋代。强至。水仙也曝晚霞衣,万片鲜红照绿池,花近酒杯逾酷烈,盖随舞袖忽欹垂。且延胜赏观灵匹,好折清香赠侍姬。苦被浊泥埋没久,题诗今喜相公知。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柳巷。唐代。韩愈。柳巷还飞絮,春馀几许时。吏人休报事,公作送春诗。
题修水黄公端梅溪二首 其二。宋代。萧立之。此地梅花非隐沦,向来双井属诗人。如今添著调梅手,却与江南作好春。
题兴道院蓝光轩。宋代。叶翥。出郭才咫尺,便觉山意幽。招提立绝顶,宝塔凌空浮。小轩足娱客,下有清溪流。翠岫供远眺,直欲明双眸。平芜草肥软,饱饲眠吴牛。沙头水色静,飞上驯白鸥。人稀日亭午,野渡横孤舟。坐久意逾爽,吹袂风飕飕。想当三伏天,凛然如素秋。簿书丛里来,恍若脱羁囚。乘兴偶登览,不谓成胜游。平生志所愿,一壑与一邱。脚力到佳处,须作信宿留。南峰只在眼,不必劳冥搜。当时辋川图,景物有此不。学贵守所见,出处各异谋。渊明亦高哉,未肯屈督邮。
筚篥吟。元代。杨维桢。春风吹船下扬州,夜听笛声江月流。故宫摇落杨柳秋,客子于邑山阳愁。明朝此声不可求,乃知朔客杜宽者,手持悲篥寻南游。胡笳拍中愁未休,龟兹角管亲编收。王门历尽及五候,翩然鸿飞不可留。笛材既访柯椽锼,更协鸣凤昆仑丘。卷芦易地鸣陇头,城南思妇歌牵牛。欲绝未绝一缕抽,划然石裂千丈湫。叫噪鹅鹳飞蛟虬,洞庭之水天东浮。杜宽杜宽艺绝忧,艺隐岂比闵张俦。为君贳美酒,不惜千金裘。和我君山莫邪笛,与尔同登黄鹤楼。
空翠亭。清代。王念孙。我游空翠亭,遂蹑空翠窟。仄处迷向背,昼光寒不入。高壁散长风,到面作飞雪。积阴带江声,冷中石骨裂。钩络枯藤幽,剥啄古扉缺。虚寺钟一声,客魂堕泬。尘氛此俱隔,惟有仙气结。愿得托茅茨,终焉养疏拙。
观潮。宋代。陈景元。一线从空下,翻飞十万寻。地非句践业,潮见伍胥心。草木无今古,蛟龙变浅深。此时隔江女,犹善作吴音。
摸鱼儿。清代。吴藻。绿裙腰,年年芳草,春风老却和靖。段家桥畔西泠路,寂莫古梅香冷。空自省。便荐菊泉甘、那许吴侬认。旧游放艇。记图画中闲,玻璃深处,曾吊夕阳影。先生去,抱月餐霞无定。几时鹤梦能醒。重来风景全非昔,一角楼台新證。栏欲凭。觉树底、霜禽小语留清听。行吟翠岭。把谢句闲携,巴歈拭和,对面碧山应。
江如罗带抱山青。好风轻。五云横。北斗南边,烨烨使华星。两路平反多少事,培吉德,赍长生。
当年乌府振冠缨。稔英声。起鹏程。垂上丹霄,回首志澄清。雪片深深梅著子,归路近,看和羹。
江城子(黄宪生日代作)。宋代。洪适。江如罗带抱山青。好风轻。五云横。北斗南边,烨烨使华星。两路平反多少事,培吉德,赍长生。当年乌府振冠缨。稔英声。起鹏程。垂上丹霄,回首志澄清。雪片深深梅著子,归路近,看和羹。
东岩四咏同次前中书丁玉夫韵 其二 蓝江晚渡。明代。祁顺。断厓暗芳草,滑石多莓苔。夕阳争渡客,何不早归来。
鲁少卿挽词 其二。宋代。楼钥。前辈风流泯,灵光独岿然。指囷推甲族,跪履记丁年。有子伤埋璧,惟翁亦蜕蝉。功名虽已矣,千载尚遗编。
劳劳亭歌。唐代。李白。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赠九华程兄。宋代。刘宰。君家九华山,山翠常在目。鸡犬声相闻,山腰几邻曲。本固枝叶蕃,无若君之族。当年紫橐翁,一念要亲睦。俸馀不自有,卖田偏豀谷。计口给之食,昏旦常陆续。吉凶更资助,常使有馀畜。只今大江南,盛事君家独。君归广此意,胜处新卜築。周遭植名花,中间敞家塾。少长驱之学,毋间亲疏属。庶几子又孙,更衍无穷福。亦使紫橐翁,百世清流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