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杏花)

一丛花(杏花)朗读

《一丛花(杏花)》是宋代赵长卿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柳莺啼晓梦初惊,
香雾入帘清。
胭脂淡注宫妆雅,
似文君、犹带春酲。
芳心婉娩,媚容绰约,
桃李总消声。
相如春思正索索,
无奈惜花情。
曲栏小槛幽深处,
与殷勤、遮护娉婷。
姚黄魏紫,十分颜色,
终不似轻盈。

诗意:
这首诗词以杏花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杏花的赞美和对春天的思念之情。诗人觉醒于清晨的梦中,听到柳莺的啼声,感受到春梦初醒的惊喜。春天的香雾透过帘子飘进房间,清新宜人。诗人将淡雅的胭脂比作宫廷妆容,仿佛是文君(指古代的美人)带着春天的醉意。诗人抒发芳心柔美、容貌娇媚的特质,但花朵的香气总是被桃李花的声音所掩盖。相如(指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司马相如)也在寻思春天的情思,但无奈地感叹对花的眷恋。在幽深的曲栏和小槛处,花朵被殷勤的风遮护着,保护着娉婷的姿态。花的颜色虽然姚黄和魏紫十分美丽,却无法与轻盈的姿态相比。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杏花的美丽和春天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和对美丽的赞美之情。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花草意象和色彩描写,将杏花的姿态、香气和颜色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花与人的形象相联系,表达出对婉约美人和春天的向往和追求。诗中也透露出一丝无奈之情,花虽美丽,却因为声音的掩盖而默默无闻,与人的娉婷姿态相比也显得稍逊。整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追求,给人以美好的诗意享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长卿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 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赵长卿朗读
()

猜你喜欢

黄鸟鸣时别禁园,宦情南去复谁论。郑虔此日聊诗句,陶令何年共酒樽。

秋到百蛮思北雁,云迷三楚望中原。沧江寂寞芙蓉老,官舍长歌独闭门。

()

闻说永平全盛时,如云冠盖会京师。
新来逐客令严甚,肉食满朝无李斯。

()

夕陨悲蕣华,秋零悼蒲柳。急景不可留,高风邈难久。

风霜十二月,松竹凋独后。还与岭上梅,结为岁寒友。

()
秋兴因危堞,归心过远山。
风霜征雁早,江海旅人闲。
驿树寒仍密,渔舟晚自还。
仲宣何所赋,只叹在荆蛮。
()

闰岁穷冬已是春,当寒却暖未宜人。
阴风半夜催飞霰,稍净天街一尺尘。

()

生灵涂炭帝兴怜,揽辔公应原著鞭。
禹贡山川仍旧贯,汉时户口失残编。
交征夷夏疑非古,积弊公私不记年。

()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

()
蔌蔌藤花满石床,道人端坐受生香。
海棠枝上莺啼处,二十年前事未忘。
()
往岁著朝衫,晨起事如汇。
告归卧孤村,枯淡有余味。
闭门绝外慕,自谓真富贵。
萧然毕吾生,地下亦增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