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宋代。程大昌。水递迢迢到日边。清甘夸说与茶便。谁知绝品了非泉。旋挹天花融湩液,净无土脉污芳鲜。乞君风腋作飞仙。
《浣溪沙》是宋代诗人程大昌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水递逢迢迢到日边。
清甘夸说与茶便。
谁知绝品了非泉。
旋挹天花融湩液,净无土脉污芳鲜。
乞君风腋作飞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浣溪沙的景象,表达了对清香甘美的茶水的赞美,并暗示茶水的品质超越了普通的泉水。诗人以水为媒介,表达了对茶的赞美之情,并寄托了对品质卓越的茶水的向往。
赏析:
《浣溪沙》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茶水的优美和独特之处。首句“水递逢迢迢到日边”以水递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茶水的源头和流动。接着,诗人用“清甘夸说与茶便”一句表达了对茶水口感的赞美,传达了品味茶的愉悦之情。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谁知绝品了非泉”揭示了茶水的品质超越了普通的泉水。诗人通过描写茶水的独特之处,表达了对绝品茶的向往和追求。茶水“旋挹天花融湩液”,形容其清澈、纯净,没有任何污渍,是一种上好的茶水。诗人使用“天花”一词,增添了茶水的神奇和珍贵之感。
最后一句“乞君风腋作飞仙”,寄托了诗人对于高品质茶水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够品尝到如此美味的茶水,仿佛能够在品茶的过程中达到飞天仙境般的愉悦和超脱。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茶水的赞美和向往,通过对茶水的描绘,展示了品质卓越的茶水所带来的愉悦和想象力。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韵味,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程大昌(公元1123年─公元1195年),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学者。高宗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进士。二十六年,除太平州教授。二十七年,召为大学正。三十年,迁秘书省正字。孝宗即位,擢著作佐郎,历国子司业兼权礼部侍郎、直学士院。...
程大昌。程大昌(公元1123年─公元1195年),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学者。高宗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进士。二十六年,除太平州教授。二十七年,召为大学正。三十年,迁秘书省正字。孝宗即位,擢著作佐郎,历国子司业兼权礼部侍郎、直学士院。
醉落魄(中秋前一日,饯潘德鄜于花光,用德鄜韵)。宋代。管鉴。碧云暮合。不教预赏中秋月。凉生楚观风初歇。山影沈沈,相对两奇绝。湘人怅望黄金节。只愁酒散仙舟发。凭谁为与_娥说。明夜虽圆,空照人离别。
送石应之司户归剡以室迩人远为韵。宋代。楼钥。平生贪贤心,山川恨悠缅。宁知日相见,怀抱竟不展。樽酒了无暇,离情果深浅。室迩犹许疎,况今乃真远。
喜心兰兄至丙戌。清代。金和。握手三千里,离怀一笑开。乍浮沧海棹,试问故园梅。风雨催诗句,江由慨霸才。吴云频怅望,何日共归来。
莲塘曲。元代。张昱。青蘋风起柳塘水,波声夜聒鸳鸯睡。一点芳心不自持,露荷又作璚珠碎。藕丝织锦香满机,裁成衣裳将遗谁?只愁贱妾梦魂短,不恨荡子归来迟。花间鶗鴂依芳草,等闲绿遍邯郸道。还应忆念荡舟人,满架芙蓉镜中老。
潇湘一曲,记前时相念,此地相逢。掀髯一笑中。问霜雪因甚,早上青松。
多情自昔,阅桑田、沧海重重。有吴市、洞箫孤奏,碧天吹裂晴空。
潇湘逢故人慢 赠李简尤初度简尤方五十髭髯如雪已十馀年矣。明代。王夫之。潇湘一曲,记前时相念,此地相逢。掀髯一笑中。问霜雪因甚,早上青松。多情自昔,阅桑田、沧海重重。有吴市、洞箫孤奏,碧天吹裂晴空。酌君酒,为君舞,怕长沙、袖短举手难工。把袂且从容。但五弦挥罢,目送归鸿。随时梅酒,又何有、今古英雄。莺花在、年年三月,绿杨柔亸春风。
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 其十五。明代。宋讷。清宁宫殿闭残花,尘世回头换物华。宝鼎百年归汉室,锦帆千古似隋家。后宫鸾镜投江渚,北狩龙旗没塞沙。想见扶苏城上月,照人清泪落胡笳。
唐多令。清代。蒋春霖。枫老树留声,芦花吹又残。系扁舟同倚朱阑。还似少年歌舞地,听落叶,忆长安。哀角起重关。霜深楚水寒。背西风归雁声酸。一片石头城上月,浑怕照,旧江山。
谪仙吟。金朝。李龏。空白凝云颓不流,牧龙丈人病歌秋。寻诗北岭截珠树,老夫饥寒龙为愁。呼龙耕烟种瑶草,若为失意居蓬岛。泓泓水绕青苔洲,鲤鱼风起芙蓉老。
随边使过五原。唐代。储嗣宗。偶逐星车犯虏尘,故乡常恐到无因。五原西去阳关废,日漫平沙不见人。
重阳佳节无风雨,倦客他乡忆水丘。采采黄花人送酒,迢迢碧汉雁横秋。
喜无败兴催租者,自有循溪荡楫舟。底用登高方是乐,嘉宾三两醉还休。
万山遗叟以所作中秋重九二诗见示诸公和之已多勉强效颦二首 其二。明代。陶宗仪。重阳佳节无风雨,倦客他乡忆水丘。采采黄花人送酒,迢迢碧汉雁横秋。喜无败兴催租者,自有循溪荡楫舟。底用登高方是乐,嘉宾三两醉还休。
卜居招书侣。唐代。许浑。忆昨未知道,临川每羡鱼。世途行处见,人事病来疏。微雨秋栽竹,孤灯夜读书。怜君亦同志,晚岁傍山居。
寓栖云四首 其四。元代。萨都剌。白面道人门不出,晚凉倚树听秋风。最怜八月江南好,老雁叫云霜叶红。
思美诗十首 其七。明代。宋应星。充繁东壁尽书编,不解删存枉展诠。天产哲人今贯古,时宗盟主俗资贤。无情片语弁髦弃,有用群言琬琰传。从此缥缃怀至宝,祖龙不用虐灰燃。
三溪似陈澄清。明代。王恭。书幌连溪曲,春流拂树过。野花云际落,山色鸟边多。薄分违缨冕,幽情变薜萝。欣逢鲁中叟,谈笑复如何。
题沈启南所藏郭忠恕雪霁江行图真迹。明代。李东阳。洛阳老狂眼双白,挥豪醉呼声裂帛。手持造化夺天工,顷刻云烟变朝夕。有时点染入毫忽,决眦未须论寸尺。平看侧睨部位匀,叠见层分了无隔。更闻篆法书绝伦,二物殊科乃同格。前身合是颜平原,骨蜕空山两无迹。君看雪霁江行图,杳若张帆向空碧。沙明水净天地阔,远树平川晴历历。两舟供载百物具,细者铢藏巨山积。老稚相看宛有情,佣工仆夫皆受职。世间画手自有数,此狂一去难再得。宣和旧物出内局,书题瘦箸印方石。风尘澒洞河洛空,流落江南岁三百。天球河图庙不守,微物犹关世因革。富家珍袭何足论,终作贫儿一朝食。姑苏沈郎亦好奇,袖里黄金轻一掷。定知仙笔可通神,恐有六丁随霹雳。桓玄窃取吾所笑,一月为君频拂拭。还君颇觉未忘情,摹本为予君莫惜。
冬至四绝。宋代。刘克庄。遥知廷设黄麾仗,不见人书白板扉。老子挂冠还笏了,别无上服止深衣。
次韵中散兄将到先示诗。宋代。葛胜仲。云山佳处复跻攀,景物依然得破颜。春事阑珊三月尾,时光荏苒七年间。重来怀绂成何事,归去抽簪幸有山。且尽一杯今日乐,投林飞鸟会知还。
送孙景贤归江东。元代。刘崧。客有敬亭思,春愁何渺然。谢公墩上月,已照江西船。船头花乱飞,酾酒发鸣鼓。四顾不成欢,悲歌泪如雨。壮游南海上,曾着从事衫。骢马青连钱,驰突开巉岩。南归阻艰难,寄食赣江侧。多谢尚书公,看客好颜色。高筵列绮馔,宾客如流云。舞剑万人却,谈兵四座闻。年华逐流水,五见杨柳绿。夜夜梦故山,浮云满岩曲。兹行未可住,却望江东还。人散井邑空,鸟啼烟树间。殷勤候高堂,次第访邻里。山栗与木瓜,离离照烟紫。放船弄明月,蹑屐凌翠微。春风久相待,吹老薜萝衣。南平二月暮,惆怅忽成别。把臂共论心,知君有奇节。东游我所愿,远作秋风期。却携采石酒,高咏敬亭诗。
四月初九日清和绝佳闻贼焚歙南路蔓延五十余。元代。方回。小园无客至,独坐一绳床。霁日千林净,薰风四月凉。禽鱼完孕育,草木竞芬香。姓命人难得,何为有战场。
续董子温咏陶潜诗八首 其四。宋代。刘攽。马队待贤士,久知喧且卑。周生自晚悟,徂谢仍响随。岂若田亩间,尊酒时赋诗。
河满子。宋代。晁端礼。满浦亭前杨柳,一年三度攀条。瞬息光阴都几许,离情常是迢迢。须信沈腰易瘦,争教潘鬓相饶。不忍重寻香径,还来独立溪桥。唯有无情东去水,来时曾傍兰桡。今夜欲求好梦,望中莫遣魂消。
醉闻杜宇。元代。仇远。家家酒似池,日日醉如泥。海燕聊为客,杜鹃何苦啼。狂那知帽落,归不为花迷。信笔成诗句,苔笺小草题。
福胜院。宋代。赵仲藏。千骑踏清霜,东游古道场。灵笼山骨秀,风引水声长。晓日依稀暖,寒花取次香。后随吹管急,空谷答宫商。
寄题曾子与竞秀亭。宋代。杨万里。老夫上下蓼花滩,每过君家辄系船。尊酒灯前山入座,孤鸿月底水连天。暄凉书问二千里,场屋声名三十年。竞秀主人文似豹,不应雾隐万峰边。
和虞智父登清谿阁。宋代。许志仁。叶脱林梢处处秋,壮怀易感更登楼。日伴钟阜烟凝碧,霜落秦淮水慢流。人似冲宣思故国,诗如杜老到夔州。十年前作金陵梦,重抚阑干说旧游。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宋代。释宗杲。深浅聊将拄杖探,忽然平地起波澜。倾湫倒岳惊天地,到海方知彻底乾。
季春书怀。明代。释函是。山静无人到,春深鸟不知。少眠怜夜短,多病厌身危。不觉夕阳下,空嗟朝槿迟。双眸青复白,岂敢忆当时。
戴太守。明代。佘翔。木兰陂上白云多,泪满当年旧薜萝。谁道扁舟堪尽兴,垆头今已邈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