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宋代。杨无咎。屋角墙隅。占宽闲处,种两三株。月夕烟朝,影侵窗牖,香彻肌肤。群芳欲比何如。癯儒岂、膏粱共途。因事顺心,为花修史,从记中书。
《柳梢青》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杨无咎。诗词描述了柳树在屋角墙隅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顺心事物的珍视。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是:屋角墙隅,占据宽闲的地方,种植两三棵柳树。月亮在夜晚升起,烟雾从窗户中涌入,柳树的芳香穿透肌肤。这些花儿想要和柳树相比又如何呢?苦读的学者怎能与享受美食的人一样走一条路呢?因为事情顺心,为了柳树写下历史,从记载中学习。
诗词的诗意是通过描写柳树的美丽和芳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柳树被描绘成宛如群芳之首的存在,与其他花儿相比更加出众。同时,诗词也反映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思考和对学者生活的反思。作者认为,苦读的学者不能与享受美食的人一样过一种舒适的生活,但他仍然能够在顺心的事情中找到快乐和满足。因此,他决定以柳树为主题,写下这一段美好的历史,从中汲取力量。
整首诗词以柳树为主题,通过描写柳树的美丽和香气,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顺心事物的珍视。同时,诗词也反映了作者对自己生活境遇和学者生活的思考,以及对顺心事物的追求和珍惜。整体上,这首诗词给人以温馨、美好的感觉,展示了作者对美的敏感和对幸福的追求。
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杨无咎。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和皇太子瑞雪二首。宋代。杨万里。白玉花开碧玉天,萦楼绕殿舞翩然。储皇善颂天皇德,瑞应金穰万万年。
壬申腊月廿七日立春邀韩宗伯余明府林太学同集。明代。张萱。腊向新春去,春从旧腊来。残年留两日,晴色满三台。象岭馀霞散,骊峰宿雾开。篱头红吐槿,溪口绿含苔。三素云初驾,八舆仙暂回。助天诞嘉种,脉土辟污莱。綵胜金针巧,钩强画鼓催。老农惊问草,游女竞妆梅。菜剪凌霜叶,杯倾隔岁醅。笑迎作赋客,同醉曝书台。
将抵家见月。明代。范景文。客里三逢月,西湖一载游。暑因清渐减,劳得快相酬。低照从山起,馀情借雨收。归家看亦好,尅日到中秋。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
明发曙而不寐兮,心迟迟而有违。酌鞰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且从众而就列兮,听天命之所归。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
东征赋。两汉。班昭。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 明发曙而不寐兮,心迟迟而有违。酌鞰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且从众而就列兮,听天命之所归。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 历七邑而观览兮,遭巩县之多艰。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既免脱于峻崄兮,历荥阳而过卷。食原武之息足,宿阳武之桑间。涉封丘而践路兮,慕京师而窃叹!小人性之怀土兮,自书传而有焉。 遂进道而少前兮,得平丘之北边。入匡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彼衰乱之无道兮,乃困畏乎圣人。怅容与而久驻兮,忘日夕而将昏。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睹蒲城之丘墟兮,生荆棘之榛榛。惕觉寤而顾问兮,想子路之威神。卫人嘉其勇义兮,讫于今而称云。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民亦尚其丘坟。唯令德为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 惟经典之所美兮,贵道德与仁贤。吴札称多君子兮,其言信而有徵。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迟而不兴。知性命之在天,由力行而近仁。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好正直而不回兮,精诚通于明神。庶灵祇之鉴照兮,佑贞良而辅信。 乱曰:君子之思,必成文兮。盍各言志,慕古人兮。先君行止,则有作兮。虽其不敏,敢不法兮。贵贱贫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时兮。修短之运,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凶兮。敬慎无怠,思嗛约兮。清静少欲,师公绰兮。
秋月。宋代。李石。望崖相送欲凌虚,未拟边州作陋居。法令牛毛纷可笑,使君马尾自能书。白云度岭愁方寸,黄瘴埋沙费扫除。列戟横琴果何择,一窗秋月竹疏疏。
四用韵十首。宋代。杨公远。洗计人知否,无声诗句间。高低烟树古,来往钩舟閒。练挂千寻瀑,屏围几座山。天涯无限景,只仗笔追还。
送金簿解官归天台五首 其一。宋代。金履祥。昆崙派南条,东走欲无极。海气薄回峦,清淑转郁积。嵬嵬天台山,东表千万尺。其上有仙灵,其下有英特。伊人天一方,从往恨未即。渺渺隔苍山,跂予三叹息。
过天门关。宋代。李复。龙钟双袖马骎骎,来往榆关日向深。多病出门愁远道,早寒平野苦层阴。泉流危栈新冰滑,风入长林暮叶吟。触目凄然何所补,高枝巢稳感归禽。
登北苑焙呈高计使谢庾使 其二。宋代。赵汝腾。蜀浙当年贡亦劳,至今惟重建溪毛。地灵丹凤衔萱草,水圣苍虬幻雪涛。笑指茶星誇小范,愁伤民力叹袁高。皇华早晚归经幄,丁俑应难谏舌逃。
采石望太白桐。明代。邱云霄。晓日明山背,苍波撼石台。鲸仙天上去,楂客海门来。空有探幽想,惭非吊古才。宫袍怀着处,江色怨春醅。
次韵溪居六绝 其二。明代。陶安。报到韶华太半回,庭前桃杏一齐开。蝶蜂留恋多情甚,才到花残便不来。
汉阴县驿有连理山茶旧尝远送上官扰及百姓极。宋代。曹彦约。逞艳呈祥祗自殓,何人攫取璨趋炎。只将勿剪看君子,爱物安民处己廉。
谢赵季茂海错二律。宋代。岳珂。珍肴惟错远持将,赖有诗情合得尝。明月擘蚶分砻,晴霞浴鲎露珠房。鲗乌鮆白螺开靥,蚷暇红鳔挟肠。雁断闽山归未得,把杯犹忆少年场。
秋怀。唐代。张九龄。感惜芳时换,谁知客思悬。忆随鸿向暖,愁学马思边。留滞机还息,纷拏网自牵。东南起归望,何处是江天。
晚色沈沈,雨声寂寞,夜寒初冻云头。晓来阶砌,一捻冷光浮。目断江天霭霭,低迷映、绿竹修修。多才客,高吟柳絮,还更上层楼。
烹茶,新试水,人间清楚,物外遨游。胜似他、销金暖帐情柔。细看流风回舞,终日价、浅酌轻讴。醺醺地,美人翻曲,消尽古今愁。
满庭芳(十月念六日大雪,作此呈社人·冬景)。宋代。赵长卿。晚色沈沈,雨声寂寞,夜寒初冻云头。晓来阶砌,一捻冷光浮。目断江天霭霭,低迷映、绿竹修修。多才客,高吟柳絮,还更上层楼。烹茶,新试水,人间清楚,物外遨游。胜似他、销金暖帐情柔。细看流风回舞,终日价、浅酌轻讴。醺醺地,美人翻曲,消尽古今愁。
羽林郎。宋代。严羽。貂帽狐裘塞北妆,黄须年少羽林郎。弯弓不怕天山雪,生缚名王入建章。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宋代。汪元量。世变长椎髻,时更短后衣。魏庭翁仲泣,唐殿子孙非。树秃鸦争集,梁空燕自归。断桥春已暮,无赖柳花飞。
出都有感。宋代。张耒。来时雪尽花初发,归去柳阴蝉乱鸣。四序风光半为客,百年飘泊一浮名。春来多病思高卧,老去违时畏后生。若有黄精换华发,敢随车马到高城。
寄送周子中监丞赴舒州二首。宋代。赵蕃。欲问淮南米,皆云岁不登。疲羸不难活,摩抚政须能。但使荒田辟,无劳铸铁增。素书宁敢寄,苦语未宜憎。
寒食。金朝。马定国。燕泥半落乌衣巷,柳色全添绿绮窗。且伴丁香过寒食,弄晴蝴蝶一双双。
初食大原生蒲萄,时十二月二日。宋代。杨万里。淮南蒲萄八月酸,只可生吃不可乾。淮北蒲萄十月熟,纵可作羓也无囱。老夫腊里来都梁,飣坐那得马乳香。分明犹带龙须在,径寸玄珠肥十倍。太原青霜熬绛饧,甘露冻作紫水精。隆冬压架无人摘,雪打水封不曾拆。风吹日炙不曾腊,玉盘一朵直万钱。与渠倾盖真忘年,君不见道逢麴车口流涎。
次韵见寄 其一。宋代。李之仪。矩不成方圆不规,倦途谁与相多仪。门深不拟睡教熟,舌强犹防语或知。无事且寻黄面老,关心休问碧云姿。此身未必终如此,长日犹吟十首诗。
西江月 廿一史弹词第八段说五代十国下场词。明代。杨慎。千古伤心旧事,一场谈笑春风。残编断简记英雄。总为功名引动。个个轰轰烈烈,人人扰扰匆匆。荣华富贵转头空。恰似南柯一梦。
题画莱。明代。程敏政。曾移蔬甲课园丁,爱嚼霜根养性灵。独有画工知此意,能将风味入丹青。
宁海桥。元代。廖大圭。凿石为梁岁月悠,山川有待得谭侯。海桥壮观成三趾,国士勋名出一头。大浪不惊虹影湿,高车齐度马声秋。玉湖湖上通行路,浩荡馀波万古流。
吴文定公挽歌词 其二。明代。祝允明。执绋椒涂远,前驱凤翣还。君臣同国运,忠爱满人间。速夺山河系,幽情水竹间。吾曹惟淑艾,抱籍哭颓山。
送广东惠州陈太守还任。明代。杨荣。京华三月春欲老,柳亸花明觉春好。故人五马促行装,清晨取别何草草。为言昨日朝明廷,三年考绩承宠荣。九重才睹蓬莱晓,万里复向龙川行。念昔先皇选民牧,爱子才华美如玉。一时被命同几人,五色龙章绚人目。平生力学颇自珍,试推岂弟怀斯民。罗浮山高丰水阔,草木尽得沾皇仁。兹行还领鱼符去,须信闾阎久延伫。桄榔叶暗荔枝红,竹马纷纷满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