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帘花(咏题)。宋代。曹勋。宿雨初晴,花艳迎阳,槛前如绣如绮。向晓峭寒轻,窣真珠十二。正朝曦、桃杏暖,透影帘栊烘春霁。似暂隔、祥烟香雾,朝仙侣庭际。更值迟迟丽日。且休约寻芳,与开瑶席。未拟上金钩,尽围红遮翠。命佳名、坤殿喜,为写新声传新意。待向晚、迎香临月须卷起。
隔帘花(咏题)
宿雨刚晴,鲜花迎接阳光,栏杆前如锦绣一般。透过清晨微寒的光线,闪烁着十二颗如珍珠般的水珠。恰逢朝阳,桃花杏花温暖,透过帘栊散发春天的清晨光晖。仿佛暂时隔绝于瑶池仙境的和烟香雾中,恍若仙侣在庭院相会。日光逐渐变得美丽起来。暂且不约寻芳之事,只与花朵开启瑶席的作梦。不打算上金钩,只是将红色遮翠围绕。赋予花朵一个美好的名字,使之在坤殿中充满喜庆,以写下新声传承新意。待到傍晚,花香临近月亮时,便可收起。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春天花朵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带领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和欢乐。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送张长史往闽中收书籍。明代。程本立。亲王开国日清闲,讲殿同趋独厚颜。宿德造门如北海,善书留本似河间。禁渠冰尽微波绿,苑树春生细蕊斑。珍重大夫南粤去,满船图籍几时还。
岩壑岂是钟鼎姿,出处相较黠与痴。我家浙东山水窟,閒窥壶中日月迟。
坎蛙固守井底见,雁荡断云天下奇。坐想天柱高突兀,便觉穹障排参差。
客有自成都来者传制帅华学尚书年丈巫山诗辄次韵奉寄。宋代。许及之。岩壑岂是钟鼎姿,出处相较黠与痴。我家浙东山水窟,閒窥壶中日月迟。坎蛙固守井底见,雁荡断云天下奇。坐想天柱高突兀,便觉穹障排参差。归胡不归归未得,吾非故吾吾何之。南宦祝融常在眼,北征太行长相随。每欲拓关令混一,其奈意广怜庸疲。故人开府镇巴蜀,大江扬舲张虹旗。纪行先要实古锦,及境始事蹇赤帷。阳侯似知公得句,吴榜娄舞下折枝。有客传诵巫山高,长安那复纸价低。襄王胡为爱文赋,宋玉大以供戏嬉。山川本以灵雨祀,神明何及亵渎为。牵牛织女谤自古,小姑彭郎讹一时。剩喜新篇有如此,洗空遗恨从今兹。蜀道谁云在天上,政誉已逐诗声驰。世情向背南北阮,人物妍丑东西施。愿君沧溟恢宇量,听披瓶罂居井湄。已为下户代输额,更要全蜀俱伸眉。西都父老久延颈,关外士卒宽张颐。访寻恐有玄尚白,流落宁无素染缁。规模所至欣济济,民俗定自臻嘻嘻。政成化洽公何疑,无人风月镌峨嵋。归来要著浯溪颂,吾上中和宣布诗。
和张元明食生荔子。宋代。周紫芝。五月麦秋闽岭寒,岭头风雨荔子丹。旧从图画见眉目,何曾生食知甘酸。天生尤物亦甚悭,路远致之良复难。宫中妃子一破颜,犹须驿骑来长安。绛纱囊小欣乍识,晚上苏台醉瑶席。人如玉笋擘轻红,诗似春云惊坐客。书生馋相绝可怜,诵诗口角空流涎。何时遂作七闽客,日啖玉肌三百丸。犹胜穷愁杜陵老,暮年奔走巴山道。万里泸戎摘荔枝,一生辛苦无人知。
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芙蓉仙人(石曼卿也)旧游。宋代。苏轼。无数。花间石室可容车,流苏宝盖窥灵宇。何年霹雳起神物,玉棺飞出王乔墓。当时醉卧动千日,至今石缝余糟醑。仙人一去五十年,花老室空谁作主。手植数松今偃盖,苍髯白甲低琼户。我来取酒酹先生,后车仍载胡琴女。一声冰铁散岩谷,海为澜翻松为舞。尔来心赏复何人,持节中郎醉无伍。独临断岸呼出日,红波碧巘相吞吐。径寻我语觅余声,拄杖彭铿叩铜鼓。长篇小字远相寄,一唱三叹神凄楚。江风海雨入牙颊,似听石室胡琴语。我今老病不出门,海山岩洞知何许。门外桃花自开落,床头酒瓮生尘土。前年开阁放柳枝,今年洗心参佛祖。梦中旧事时一笑,坐觉俯仰成今古。愿君不用刻此诗,东海桑田真旦暮。
古风其九。唐代。李白。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
花石长枕歌荅章居士赠。唐代。皎然。楚山有石郢人琢,琢成长枕知是玉。全疑冰片坐恐销,间发花丛惊不足。赠予比之金琅玕,琼花烂熳浮席端。吾师道吾不执宝,今日感君因执看。试叩铿然应清律,纤尘不留蝇敢拂。万物皆因造化资,如何独负清贞质。南山有云鹄在空,长松为我生凉风。高友朗咏乐其中,行住四仪皆道意。不学小乘一曲士,唯将此物安座隅,取次闲眠有禅味。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 其十七。明代。于慎行。面面溪山缭绕,村村花树蒙笼。人在渊明记里,家居摩诘图中。
斗鸠行。明代。庞尚鹏。最喜群鸠在高树,时时相对呼风雨。一朝狂噪百怒生,顿觉形骸分尔汝。吁嗟羽族诚卑微,分飞顾影将安归。丈夫斗智不斗力,排山倒海终何为。古今局面皆如梦,休将胜负为轻重。泰山兀立霄汉间,掣电轰雷摇不动。众星敢比孤月明,一鹗能令百鸟惊。英雄吐气千军勇,何待奋臂轻争衡。秦人鏖战长城外,焉知祸起萧墙内。鸿沟万里接天流,茫茫楚汉今安在。曾闻捕羊指为虎,羊质虎皮宁足数。蚊虻飞聚任成雷,一击胜之未为武。争名逐利田单牛,烈火连天苦未休。满目豪华易消歇,祇馀荒冢北山头。一门牴牾成胡越,尺田寸宅交相夺。说客苏张不可移,骨肉恩情中断绝。何如捲舌且深藏,冰天炎海夜生凉。掩耳不闻门外事,是非得失俱相忘。
古兴 其三。唐代。赵氏(寇坦母)。霁雪舒长野,寒云半幽谷。严风振枯条,猿啼抱冰木。所嗟游宦子,少小荷天禄。前程未云至,悽怆对车仆。岁寒成咏歌,日暮栖林朴。不惮行险道,空悲年运促。
至鄂期年以饟事不给於诗己亥夏五廿有八日始。宋代。岳珂。葭苇延缘舞以旌,白头吹浪又相迎。攀辕亦作留行计,莫道冯夷不世情。
送詹彦迪秘校之越。宋代。梅尧臣。夙怀山水心,梦寐向东越。闻为会稽行,独此羡明发。渡江信春潮,泊馆食野蕨。平时异梁鸿,但泛镜湖月。
醉落魄(戊戌重阳龙山会别)。宋代。韩元吉。菊花又折。今年真是龙山客。杯行潋滟新醅白。一醉相欢,莫便话离恻。从教破帽频欹侧。楼头霜树明秋色。凭高待把疏星摘。天近风清,不怕暮云隔。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杜蒉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曰:“在寝。”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降趋而出。
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尔饮旷,何也?”曰:“子卯不乐。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尔饮调,何也?”曰:“调也,君之亵臣也。为一饮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饮之也。”“尔饮,何也?”曰:“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蒉洗而扬觯。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毋废斯爵也!”
杜蒉扬觯。清代。佚名。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杜蒉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曰:“在寝。”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降趋而出。 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尔饮旷,何也?”曰:“子卯不乐。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尔饮调,何也?”曰:“调也,君之亵臣也。为一饮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饮之也。”“尔饮,何也?”曰:“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蒉洗而扬觯。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毋废斯爵也!” 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