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宋代。李纲。龟台金母。绀发芳容超敻古。绛节霓旌。青鸟传言若可凭。瑶池罢宴。零落碧桃香片片。八骏西巡。更有何人继后尘。
《减字木兰花》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纲。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龟台金母,脸色红润像花一样美丽。服饰华丽,像古代的仙女。绛色的节旗在飘扬,好像青鸟传来的传言可以被证实一样。瑶池中的宴会已经结束,碧桃花片片零落。八匹骏马正在西巡,那么还有哪个人可以继续追随后尘呢?
诗意:
这首诗词以华丽的描写,表现了一个美丽女子的形象。她的容貌宛如金母,端庄娴雅。她所穿着的绛色服饰和飘扬的绛色节旗都象征着她的高贵和尊贵。青鸟传言的意象暗示着她的美丽和令人称道的声誉。然而,宴会已经结束,花朵零落,时间随之流逝。最后的问题是,谁能继续追随她的后尘,继续传承她的美丽和声望。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华丽的描写手法,通过金母、绛色节旗等形象刻画了女子的美丽和高贵。诗中运用了瑶池罢宴和零落碧桃香片片等意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最后的问题则引发了对于继承美丽和声望的思考。
整首诗词充满了唐宋以来的华丽风格,通过精练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时间的感慨。同时,作者也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发了读者对于传承美德和价值的思考,给予人们以启示。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其华丽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关于美丽、时间和传承的主题,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思考。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李纲。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张黎州挽诗。宋代。项安世。万里沈黎徼,民夷杂戌屯。金钱宽两税,水泽润千门。肃肃猩鼯静,潭潭壁壘尊。远猷嗟未究,萧瑟定安原。
酒熟招时敏及诸贡士饮用其韵。明代。顾清。青杏林间腊酒开,绿蘋江外故人来。客身无病心无事,有约相过不用催。
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一。宋代。梅尧臣。大实木瓜熟,压枝常畏风。帖花先漏日,喷露渐成红。青箬包山舍,驰心奉汉宫。谁将橐驼载,辛苦向骄戎。
浣溪沙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宋代。姜夔。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柳梢青(寿薛尚书)。宋代。程必。官已尚书,人犹寒素,仙有名言。谓是若人,法当至贵,仍主修年。 唐人四字鲜妍。堪照映、画堂彩烟。更对新凉,一声芝曲,万斛金船。
襄阳杂咏 其一。明代。韦宪文。两度襄阳策马迟,道逢林叟问遗碑。深藏水底千年出,孰与羊公堕泪时。
再次韵答梁教授。宋代。陈造。阴晴如期喜可知,况复攗束收新诗。相如未至客之右,开编自愧芜辞。倅贰付我千家聚,佩襟戴君沾化雨。相从可独臭味同,接耳仅听淮乡语。诗来惊倒嗫嚅翁,结字著语古与同。少须官廨住家稳,往问句法几即功。似闻知津问沮溺,山间晴乾度山疾。一笑行举通家杯,计日尚前蕤宾律。过君定发醯瓮天,倾囷倒廪当吾怜。家居除领齐眉托,意与诸雏诵思乐。
忆李之纯三首。金朝。王从之。隽气倾天下,高情到古今。衔杯曼卿放,下笔老坡神。时论谁优劣,人材自屈伸。穷愁须理遣,不必泪沾巾。
器之好谈禅不喜游山山中笋出戏语器之可同参。宋代。苏轼。丛林真百丈,法嗣有横枝。?玉版、横枝,竹笋也。?不怕石头路,来参玉版师。聊凭柏树子,与问箨龙儿。瓦砾犹能说,此君那不知。
点绛唇 其二 冬至。宋代。赵彦端。一点青阳,早梅初识春风面。暖回琼管。斗自东方转。白马青袍,莫作铜驼恋。看宫线。但长相见。爱日如人愿。
答洗厚光来韵。清代。成鹫。十日柴门九不开,红尘飞过又黄埃。无心暂住何曾住,有约能来及早来。留客晚添煨芋火,怀人频上钓鱼台。世间不少攒眉者,惟许先生去复回。
舟行即事二首 其一。宋代。程俱。日出千山兰蕙香,清溪一曲转沧浪。扁舟卧看张云锦,不为春归有底忙。
题周秀才此山堂 其二。元代。赵孟頫。爽气在襟袖,清风拂丝桐。悠然适天趣,宴坐心融融。
海会僧房。明代。张羽。床头书卷绿牙签,病起名家手自拈。气息未回禅诵少,犹能弹舌讲楞严。
游呪土寺西台。宋代。蒲瀛。偶到城西寺,人言呪土坟。夕阳台半山,秋草径才分。地下无红粉,天边有碧云。徘徊追往事,风急叶纷纷。
婺源县斋书事。元代。卢挚。竹树映清晓,坐闻山鸟鸣。瓶花香病骨,檐雨挟诗声。客亦非馀子,春无负此生。明朝余问俗,吟罢却须晴。
蓦山溪。宋代。曹组。草熏风暖,楼阁笼轻雾。墙短出花梢,映谁家、绿杨朱户。寻芳拾翠,绮陌自青春,江南远,踏青时,谁念方羁旅。昔游如梦,空忆横塘路。罗袖舞台风,想桃花、依然旧树。一怀离恨,满眼欲归心,山连水,水连云,怅望人何处。
己亥十月送成父弟絜两户幼累归玉山五首。宋代。赵蕃。已办知津送去舟,重临快阁亦悠悠。黄知橘柚江行好,此去况经龙雾洲。
秋夜自近村归。宋代。陆游。江头浩歌天宇宽,刺船归来清夜阑。女贞林黑月未上,姑恶声悲村已寒。不恨故交日零落,本知浮生难控抟。头童面槁更安往?莫问傍人君自看。
诉衷情。宋代。杨炎正。露珠点点欲围霜。分冷与纱窗。锦书不到肠断,烟水隔茫茫。征燕尽,塞鸿翔。睇风樯。阑干曲处,又是一番,倚尽斜阳。
调琴引。清代。汪轫。玉虫光薄钗头冷,秋雨秋风弦上紧。十指踌躇凤不飞,蟪蛄声咽芙蓉醒。金徽无语歌未稳,相思满镜凋铅粉。暮云寒破出高庭,五更一树秋红陨。
长安门西道苑墙雨后经眺作。明代。汤珍。紫宫黄屋邃森沉,驰道周庐肃羽林。树里啼莺清禁切,雨余流水御沟深。松篁并落钟山翠,云雾长依汉殿阴。此日歌讴欢在镐,草茅何以嗣华音。
忠节并茂卷为谢奉常作。明代。卢龙云。闽海钟奇烈,难逢萃一门。乾坤俱正气,先后各殊恩。省以兰逾洁,舟于柏共存。盈庭多宝树,世泽衍诸孙。
石犀。唐代。岑参。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向无尔石犀,安得有邑居。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志远法师挽辞。宋代。强至。寂寞湖边寺,荆溪目已瞑。窗云犹晓白,竹径自寒青。野鸟悲吟动,门人感涕零。里无梁补阙,谁可法师铭。
西江月。宋代。赵令畤。 人世一场大梦,我生魔了十年。明窗千古探遗编。不救饥寒一点。 更被维摩老子,不教此处容言。炉熏清炷坐安禅。物物头头显现。
点绛唇。宋代。曹组。小小朱桥,柳边人过横塘路。细风时度。□浪痕痕去。草软沙平,稳衬寻幽步。□□处。乱红飞舞。回首春城暮。
和林养正龟符惠诗。宋代。王迈。殿陛程文被十行,要搜鲠论献朝堂。点头只欠饶三好,强项须教受一章。耿耿古心憎肮脏。茫茫俗眼笑荒唐。大官羊肉非吾羡,一筹藜羹劣可尝。
忆昔正德庚辰时,一春淫雨无宁期。泮宫垫没栋宇坏,阶墀淼淼成泽陂。
荒芜终日蛙争噪,庙貌仆地谁能支。我闻急往拜泥淖,瞻依恋恋垂涕洟。
刘尧臣重葺明伦堂扶病草数韵旌之并以儆夫见义不为徒捐赀以饰梵宇琳宫妖祠淫祀者。明代。孙绪。忆昔正德庚辰时,一春淫雨无宁期。泮宫垫没栋宇坏,阶墀淼淼成泽陂。荒芜终日蛙争噪,庙貌仆地谁能支。我闻急往拜泥淖,瞻依恋恋垂涕洟。归来斋沐告县宰,鼎新只烦几指挥。贱贫不足动观听,省躬敢复嫌迟迟。嗟哉圣道等天地,胡乃自外生成为。急解簪珥典衣帽,鸠工命匠同修治。苟完足取待风雨,不向垣坞论崇卑。于今歘忽三十载,丹青剥落涂离披。殿廊门庑固无恙,堂斋危堕将倾欹。横经问道无处所,注漏何自容皋比。宫墙过者日千万,宁肯侧目来相窥。岂无高位力足办,亦有富盛赀堪施。徼福喻利心弥切,周行茅塞趍山蹊。今日汉寿亭侯庙,明日碧霞元君祠。缁流黄冠有建创,泰华不足方榱题。一闻黉舍兴土木,拊膺顿足攒双眉。永川王侯蜀良士,下车趋谒心神悲。兴学劝士日我责,敢同他务姑徐徐。旁观四境谂耆旧,尧臣刘子堪承之。刘子吾乡旧阀阅,牙签邺架饶书诗。手持符檄往事事,捐赀累百心熙熙。病中忽闻事就绪,不觉赏叹还嗟咨。急挥筠管道高谊,愧无玉佩琼琚辞。
赠江南僧。唐代。方干。忘机室亦空,禅与沃州同。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风。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终。继后传衣者,还须立雪中。
贺杜清献入相。宋代。戴木。玉陛传呼宰相来,欢腾海内翕如雷。律身清介祁公操,佐主谋谟如晦才。梦弼已知符众望,生贤益信应三台。从容宰席调天纪,协气从头遍九垓。
江城子(和默轩初度韵)。宋代。刘辰翁。书题拂拂洞庭香。孕云黄。粲珠光。唤谪仙人,除是贺知章。未老得闲闲到老,无一事,和诗忙。是中曾著老人双。送千觞。乐谁妨。世上输赢,不似烂柯长。晚入耆英年最少,空结客,少年场。
敦煌廿咏 其七 水精堂咏。唐代。敦煌人作品。阳关临绝漠,中有水精堂。暗碛铺银地,平沙散玉羊。体明同夜月,色净含秋霜。可则弃胡塞,终归还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