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宋代。朱敦儒。草草园林作洛川。碧宫红塔借风烟。虽无金谷花能笑,也有铜驼柳解眠。春似旧,酒依前。何妨倚杖雪垂肩。五陵侠少今谁健,似我亲逢建武年。
《鹧鸪天》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朱敦儒。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草草园林作洛川。
碧宫红塔借风烟。
虽无金谷花能笑,
也有铜驼柳解眠。
春似旧,酒依前。
何妨倚杖雪垂肩。
五陵侠少今谁健,
似我亲逢建武年。
诗意:
《鹧鸪天》描绘了一个草草建成的园林,位于洛川之上。其中有碧宫和红塔,借助风烟的效果增添了一种宏伟的气势。虽然没有金谷花那样艳丽的花朵,但是园中的铜驼柳却能舒展开来,让人联想到柳树在春天中盛开的美景。诗人认为春天就像往昔一样,酒依然如故。他倚着拐杖,面对飘雪,感到无所谓的轻松。然而,五陵侠少,今天有谁能像我一样在建武年间亲身经历过那些英勇壮丽的岁月呢?
赏析:
《鹧鸪天》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出了作者朱敦儒对于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当今世事的思考。诗中通过对园林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对比。作者以洛川之园为背景,描述了一种草草建成的景象,不同于金谷花那样绚丽多彩,但仍然有铜驼柳的美丽。这种对比暗示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怀念和对当下世界的审视。
诗中的“春似旧,酒依前”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感慨,他认为虽然时光流转,但春天的美好依然如故,酒的陶醉也不变。这种态度体现了一种豁达和从容的心态。
最后两句“五陵侠少今谁健,似我亲逢建武年”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英雄岁月的怀念和对当世之人的疑问。他自问当今是否还有像他那样亲身经历过建武年间的英勇人物。这种自问和反思,凸显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思考。
总体而言,朱敦儒的《鹧鸪天》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当下世界的思考,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从容与豁达的心态。这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自问自答的方式,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朱敦儒。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晚寻王隅隐居。元代。徐贲。君住湖南水竹深,夕阳孤棹此相寻。子规啼散门前柳,漠漠春光淡淡阴。
台城路 题吕箫史一凤秋夜读书图。清代。曹景芝。江南烽火连天炽,移家鹿门深处。落拓青衫,凄迷红泪,还读兰成词赋。萧萧乱舞。剩落叶西风,几株枯树。门掩黄昏,一灯挑尽冷吟苦。小窗闲坐抱膝,离骚披半帙,魂断如许。欧子秋声,白公长恨,并作今宵愁绪。零砧碎杵。更瑟瑟飞来,和成凄楚。掩卷伤心,又听山鬼语。
年年长见傲寒林。压群英。有余清。曾被芳心,红日恼诗情。玉质暗香无限意,偏婉娩,尽轻盈。
今年潇洒照岐亭。更芳馨。也峥嵘。无奈多情,终是惜飘零。谁与东君收拾取,怕风雨,挫瑶琼。
江神子(梅)。宋代。赵长卿。年年长见傲寒林。压群英。有余清。曾被芳心,红日恼诗情。玉质暗香无限意,偏婉娩,尽轻盈。今年潇洒照岐亭。更芳馨。也峥嵘。无奈多情,终是惜飘零。谁与东君收拾取,怕风雨,挫瑶琼。
简全真二首。宋代。赵蕃。我诗每觉就匆匆,君句由来咏叹中。爱我更能怜我友,谁云南北马牛风。
既作飘风行十有七日风雨倍前乃赋后篇。宋代。释居简。夏首魃为虐,种插喧戽车。骎骎六七月,原野皆菁华。再拜田祖赐,熨帖海若家。大有课水耨,小康占山畬。因依瞻江云,西北起炮车。归来省户牖,绸缪亟撑叉。须臾视沟堑,揞塞深搔杷。大块果噫欠,天阔谁能遮。水立十丈浑,吹沙复流沙。江海尚若此,柰此个稌花。再驾才浃旬,怒很尤雄夸。檐声挟霶
和苏子瞻观百步洪原韵。宋代。舒焕。先生何人堪并席,李郭相逢上舟日。残霞明灭日脚沈,水面浮空天一色。磷磷石若铁林兵,翻激奔冲精甲白。岸头旌旗簇五马,一橹飞艎信东下。入夜寒生波浪间,汗衣如逐秋风乾。相忘河鱼互出没,得性沙鸟鸣关关。委蛇二龙乃神物,游乐诸溪诚为难。筑亭种柳恐不暇,天下龙雨须公还。
初寒病中有感。宋代。陆游。楚水枫林霜露新,白头一叟正吟呻。牛衣未起王章疾,马磨何伤许靖贫。治道本来存简册,神州谁与静烟尘?新亭对泣犹稀见,况觅夷吾一辈人!
务观得曾吉甫茶反以诗见遗因次其韵。宋代。周必大。诗仙饷予北苑雪,正欲一洗东华尘。道山廷尉俱梦事,唤醒野轩真主人。
约汪仲温过南山。明代。程敏政。春绕南山花正开,一尊专待可人来。不辞共作寻芳客,预遣樵青扫径苔。
道士周玄初鹤林行。明代。刘基。鹤林道士轩辕徒,以飙为轮雷为舆。开山养鹤作骐骥,上下二仪周六虚。雏成洗髓扶桑窟,缟练羽毛镠铁骨。声飘碧落玉清扬,影拂太微云灭没。永夜月明风满林,竹柏戛击笙箫音。云是旌阳许县令,蹑蹻佩剑来相寻。靡蓱西枝摇倒景,借去林间两丹顶。伐蛟北海奠玄冥,斩蜃南讹封浪井。上穷列缺旁九围,却过度朔山中归。归来赠我桃树枝,朱衣赤郭手所持。令我鞭龙抶虓虎,摄缚臊魃如奴虏。授我尧时松子诀,转睛出电嘘成雨。钟山秀色连冶城,百花绕屋风泠泠。焚香独坐诵真诰,坠露点滴流华星。土伯骏奔从号令,鹤鸣闻天空谷应。寥阳宝殿歌步虚,河汉当窗回斗柄。嗟子衰朽杂病攻,盈颠素发吹秋蓬。空馀硬骨如瘦鹤,因子致意浮丘公。
绿章封事。唐代。李贺。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石榴花发满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绿章封事咨元父,六街马蹄浩无主。虚空风气不清冷,短衣小冠作尘土。金家香弄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
酬洪朝奉。宋代。释居简。楼居八十行地仙,两脚踏土轻蹁跹。饮如长鲸食如虎,老齿不摇金石坚。年年正三二月天,花间幽讨酬芳鲜。要续李杜三千篇,晚唐不足争媸妍。归来醉卧北窗下,静照无私观物化。孙枝生子又生孙,鼎来庆事前无闻。堂中衮绣方烂烂,门前桃李长纷纷。敛福锡民天所祚,吉德在躬如密付。要看寿富享天然,熏陶六极熙熙然。
送叔康侍御。宋代。王安石。诏取名郎入宪台,此时方急济时才。圣聪应已虚心待,奸党宁无侧目猜。白笔岂知权可畏,皁囊还请上亲开。伫闻谠论能医国,飞报频随驿骑来。
西岘峰。元代。黄溍。层云抱春城,急濑泄嵌窦。修蹊入窈窕,众绿郁以茂。名亭标水乐,折柱荒碑仆。幽寻得缁庐,乱石扶结构。青精午堪饭,碧涧寒可漱。平生慕真赏,及此成邂逅。冥探指顶绝,有路忽通透。缘萝度蒙密,翠气湿衣袖。寄身泬寥内,下睨人寰陋。清讴杂风竹,大啸落岩狖。东峰在眉睫,可望不可就。同游却何时?瑶草春已秀。
南乡子(用前韵赠田叔通家舞鬟)。宋代。苏轼。绣鞅玉钚游。灯晃帘疏笑却收。久立香车催欲上,还留。更且檀唇点杏油。花遍六么球。面旋回风带雪流。春入腰肢金缕细,轻柔。种柳应须柳柳州。
题孔阳宗侯依隐亭二首 其二。明代。欧必元。朱邸王侯宅,青门处士家。笔床供翰墨,手泽识瑶华。昼卧宜疏雨,窗閒爱晚霞。淮南有鸿宾,不川羡丹砂。
醉太平 怀沧叟。魏晋。高燮。时危信稀。思多梦肥。祝他寿考维祺。比君家叶飞。闲吟懒题。柔毫懒挥。伊余闭却荆扉。向窝中静栖。
清源寺中戏效晚唐人五言近体二十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大地悬香刹,中天筑化城。重檐飞岳色,古壁撼河声。法座琪花暗,经坛贝叶明。异时斋绣佛,帝释下瑶京。
过张邯郸庄。唐代。姚合。客行长似病,烦热束四肢。到君读书堂,忽若逢良医。堂前水交流,堂下树交枝。两门延风凉,洗我昏浊肌。与子还往熟,坐卧恣所宜。时时相献酬,文字当酒卮。野饭具藜藿,永日亦不饥。苟餐非其所,鲙炙为蒺藜。时清士人闲,耕作唯文词。岂独乡里荐,当取四海知。
送蓝吉州。宋代。赵蕃。前岁公开府,邻疆我适移。山坳深遣戍,斋阁远投诗。去国哀王粲,逢人说项斯。春秋其我罪,观过可仁知。流转今初定,保持端自谁。笔难穷记牍,礼欲簉宾墀。累日方求棹,传闻遽解龟。只云那有是,及此信无疑。春事峥嵘际,农工劝相时。吾曹一身计,父母百年思。雁渚新浮绿,杨堤亦褭丝。兹时系船地,异日寄书期。学道安时顺,余寒近酒宜。临分意无尽,公尔岂其私。
沈下贤。唐代。杜牧。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
故夫人陈氏挽章四首。宋代。陆文圭。忆昨升堂处,通家指旧盟。为言儿有立,多赖龙相成。喜檄方形色,衰铭忽怆情。生名一掬咏,端为玉人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