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七月望,赵俯置酒,与鲁卿同泛舟登骆驼桥待月)。宋代。叶梦得。千步长虹跨碧流。两山浮影转螭头。付与诗人都总领。风景。更逢仙客下瀛洲。袅袅凉风吹汗漫。平岸。遥空新卷绛河收。却怪姮娥真好。须记。探支明月作中秋。
《定风波(七月望,赵俯置酒,与鲁卿同泛舟登骆驼桥待月)》是宋代诗人叶梦得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千步长虹跨碧流。
两山浮影转螭头。
付与诗人都总领。
风景。
更逢仙客下瀛洲。
袅袅凉风吹汗漫。
平岸。
遥空新卷绛河收。
却怪姮娥真好。
须记。
探支明月作中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七月望月的情景。诗人与鲁卿相约,在骆驼桥上一起等待月亮的升起。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美景和友谊的赞美,同时也融入了对仙境和神话的想象。
赏析:
诗词开篇以“千步长虹跨碧流”形容骆驼桥的美景,长虹跨越江水,景色壮丽。接着描绘了两山的倒影,如同螭龙的头部,增加了神秘感。诗人将这美景赋予给自己和鲁卿,称之为“付与诗人都总领”,显示出诗人对美景的主宰感和对友谊的珍视。
随后,诗人提到“仙客下瀛洲”,暗示了仙境中的仙人降临,增添了神秘和超自然的元素。接着描述了袅袅凉风吹拂,带来清凉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夏季的炎热。在平静的岸边,远处的天空卷起一条新的红色河流,形成了美丽的景色。
最后两句“却怪姮娥真好,须记,探支明月作中秋”,以神话中的姮娥形象作为暗示,表达了对中秋节的期待和对月亮的赞美。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现出诗人对美景的感受和对友情、仙境、神话的思考,给人以诗意的启迪和想象的空间。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叶梦得。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饯朱□郎席上作。宋代。韩维。狂风冻雨□无时,坐惜良辰乐事违。娱老便甘千日面,减春何啻一花飞。池塘新涨鱼纹乱,台榭馀寒燕语稀。莫唱乡关动离思,为君勤抹醉中归。
减字木兰花。元代。仇远。鸡儿画曲。处处筝鸣雨屋。十载重游。柳外啼乌也怨秋。粉楹醉墨。燕去楼空人不识。醉踏花阴。错认人家月下门。
比得貍一枚所过辄馥然有香时时翳兰丛下而引。宋代。毛滂。春山得貍躯胁细,苍头抱携香着袂。丛兰密处曲庇身,狐鼠何疑相睥睨。定非青丘阿紫家,恐是中台餐柏裔。太真妃子紫绣囊,一生长伴瑞龙香。石竹花开浴殿暖,何时馨郁栖珠珰。只今弭空山内,时下山腰出云背。弄香浅草已袭人,试阿江蓠为君佩。儿童手摩初不恶,狐貍貌似安能辈。糟中玉面甘人颐,何食而肥蒸不悔。东堂老子有香缘,百和烟间回盼睐。相从真亦得所哉,便呼铜鸭为尔配。
送曾黯游夔州。唐代。张祜。不远夔州路,层波滟滪连。下来千里峡,入去一条天。树色秋帆上,滩声夜枕前。何堪正危侧,百丈半山颠。
题介溪严侍读画菊。明代。边贡。风蕊纷披霜叶清,画图秋色笑渊明。持杯只爱东篱赏,未识金门大隐情。
秋日杂咏六首 其四。明代。王夫之。物候天涯改,秋心闭户知。露垂窗影乱,云薄曙光欺。密字微吟缓,疏藤上纸迟。蘋风相假借,小住得支頣。
皇太子生辰二首。宋代。张镃。欢声叶气蔼乾坤,荣观于贰极尊。天予聪明属文子,人推勇智实荡汤孙。百寮银笔松椿祝,三殿瑶觞雨露恩。久托重晖无以报,芜音常是愧雷门。
苏东坡西山诗前后和者五十余篇暇日登览怆然。宋代。陈杰。槛外春江如醱醅,槛前松株逐番栽。西门巡得陶氏柳,西岭并无坡老梅。惟余荒磎入烟雾,曾载辙迹行崔嵬。洼樽其多一卷石,清风千丈严濑台。人间此事固不朽,山高唐业澌成埃。干戈五季乱离瘼,帝命封之白云堆。余三百年付迁客,眼底盆盎得古罍。每登胜绝不忍去,往往拂枕眠其隈。毁书灭迹坐再闰,枝筇双屐印藓苔。无端玉堂牵清梦,九虎乍放天门开。武昌旧令偶同直,得句一粲金莲摧。那知白头不同趋,首介绍述蚊成雷。凭高为吊千古恨,魂兮可招傥一来。并持公案徵漫叟,立尽落日山灵哀。
超彼岸 继重阳韵 重阳教化集卷之三。金朝。马钰。家缘不藉。遇风仙传得,修补清虚之架。懒里寻慵,慵里更寻闲暇。上街来,除我相,先乞化。木人箭指云溪射。觉正中周,天通明八卦。见粒神丹,灿烂果然无价。水云游,访秦川,行教化。
和惠老自上方来住广福寺。宋代。袁说友。岁晚逢三友,身閒爱一丘。喜闻孤锡至,又向白苹留。失笑拈花手,无人野渡舟。个中须具眼,著语待公酬。
挽仁宗皇帝词 其五。宋代。胡宿。曾是陪华幄,居常奉景舆。迩英参访道,阿阁待观书。圣学知风自,神毫拂雾馀。那知柏梁宴,便到哭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