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宋代。晏殊。粉面啼红腰束素。当年拾翠曾相遇。密意深情谁与诉。空怨慕,西池夜夜风兼露。池上夕阳笼碧树。池中短棹惊微雨。水泛落英何处去。人不语,东流到了无停住。
《渔家傲》是一首宋代晏殊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粉面啼红腰束素。
当年拾翠曾相遇。
密意深情谁与诉。
空怨慕,西池夜夜风兼露。
池上夕阳笼碧树。
池中短棹惊微雨。
水泛落英何处去。
人不语,东流到了无停住。
诗意:
《渔家傲》描述了一段失意而傲然自持的渔家生活。诗人通过描绘渔家女子的容貌和情感,以及他们与自然环境的互动,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景抒怀的方式,通过对渔家女子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句"粉面啼红腰束素"描绘了渔家女子的容貌,她们白皙的面庞,红色的嘴唇,素色的裙腰,展现了她们的美丽和坚毅。
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相遇,"当年拾翠曾相遇",暗示诗人曾与这些女子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但现在已经过去,只能回忆。
"密意深情谁与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情,他们之间的深情,却无人能够倾诉。
诗中的"空怨慕"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西池夜夜风兼露"描绘了渔家女子在西池边度过的夜晚,风吹拂着她们的身影,露水滴在她们的身上,形成了一种寂寞的氛围。
"池上夕阳笼碧树"描绘了夕阳下的池塘,夕阳的余晖笼罩着碧绿的树木,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色。
"池中短棹惊微雨"是对渔家生活的再现,短棹划过池水,惊起微小的雨滴,生活的琐碎和艰辛在这一刻得以体现。
最后两句"水泛落英何处去,人不语,东流到了无停住"描绘了水面上漂浮的落英,它们随着水的流动,向东方流去,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不可阻挡的变迁。诗人感叹人事匆匆,时光无情,无法停留。
整首诗词通过对渔家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情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晏殊。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寄因胜观老。宋代。吴则礼。秋晚铜炉一炷香,人间余习未全忘。云溪尚想穿幽屐,雪屋犹怜共折床。山林投老成漂转,文字他时妄揣量。憔悴少陵空白发,敢期重赋赞公房。
上陈县尹。宋代。刘爚。旧尹龚熊负令名,至今天日共清明。案头未有人称屈,村里全无吏敢行。满院茶香敲句稳,一帘花影韵琴清。后之学者谁其似,双说陈公政有声。
题卢处士山居/处士卢岵山居。唐代。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
春去。明代。杨光溥。东风叫断杜鹃魂,渺渺平原接远村。芳草不知春正好,夕阳依旧怨王孙。
岢岚赋雪分韵得素字。元代。赵秉文。闭门三日雪,荒城甚无趣。土屋多半颓,鸡犬迷牖户。云端高青荧,天色易晚暮。寒迷日车辙,清绝坤维柱。竹藏冻虺蛰,松摧老蛟怒。饿鸢嚇痴雏,饥鹰迹寒兔。野人市樵苏,不辨入市路。蹇驴局峻坂,愁见冰河渡。阳衰理必复,天地岂终冱。伫看黄云晴,飞屑落高树。
卜算子。宋代。陈瓘。 身如一叶舟,万事潮头起。水长船高一任伊,来往洪涛里。潮落又潮生,今古长如此。后夜开尊独酌时,月满人千里。
废苑见牡丹黄色者。宋代。汪元量。西园兵后草茫茫,亭北犹存御爱黄。晴日暖风生百媚,不知作意为谁香。
太岳仙宫七咏 其四 紫霄。明代。黎民表。轸翼光芒夜夜垂,洞霄峰势入云危。窗间下辨金银气,地底潜通日月池。玄水当年非禹迹,赤松今日是尧师。祇应上界无人到,输与祠官种紫芝。
对酒示五子。明代。谢榛。冰雪频惊岁序过,向平心事独蹉跎。贫欺老子疏狂在,懒到儿曹感叹多。鸿雁暮依沙岸草,凤凰时下玉山禾。且倾陶令杯中物,月白空庭一放歌。
送张仲容赴杭州孙公辟。宋代。王安石。万里相夸漆与丹,笑歌长在绮纨间。彩船春戏城边水,画烛秋寻寺外山。忆我屡随游客入,喜君今赴辟书还。遥知曼倩威行久,赤笔应从到日闲。
南池杂咏五首。寒山。唐代。皎然。侵空撩乱色,独爱我中峰。无事负轻策,闲行蹑幽踪。众山摇落尽,寒翠更重重。
山中。宋代。方岳。长啸出门山月高,古来宁独我蓬蒿。拙於生事岂无粥,犹有故情焉用袍。垅亩桑麻豳雅颂,亭皋木叶楚离骚。不知公相今谁是,已与人间久绝交。
思归。清代。顾印愚。嶓冢西南路,青天两剑高。归飞定何日,磋砥念同袍。鸟倦愁长往,鱼赪叹久劳。故山无恙在,旧业有书刀。
桐柏崇道观。宋代。释长吉。太帝天坛渤澥连,金霞苍壁隔埃尘。蓬丘不断青禽位,仙仗时来白虎軿。星籥岂惟壶内景,桃花长媚洞中天。优游笑把洪崖袂,瞬息人间又几年。
诉衷情(木犀)。宋代。韩元吉。疏疏密密未开时。装点最繁枝。分明占断秋思,一任晓风吹。金缕细,翠绡垂。画阑西。嫦娥也道,一种幽香,几处相宜。
章枢密挽诗。宋代。虞俦。引年归老十星霜,养素遗荣道愈光。可但苍生思谢傅,未应白首愧冯唐。龙光方庆千龄遇,凤诰俄嗟一鉴亡。前辈风流磨灭尽,后生无复见堂堂。
颂证道歌·证道歌。宋代。释印肃。自利利他终不竭,一华五叶□分别。森罗万象影居中,自古至今无漏泄。
宜春九咏 其六 春花。明代。邓云霄。金谷平阳翳绿莎,感时长叹复高歌。看春走马休辞远,骤雨狂风可奈何。野日无情流水急,啼鹃渐老落花多。三春日日须行乐,风俗谁论晋永和?
秋雨吟。明代。方维仪。高楼秋雨时,事事异往昔。骨肉东南居,田畴稻不获。树叶色将变,寒虫语幽石。孤愁多苦心,四顾成萧索。云暗远山峰,独坐苔阶夕。
伏生墓。明代。文翔凤。真搜禹穴并人间,群玉西邮东可攀。天地有灵移策府,心胸如许贮名山。秦燎不到书生腹,孔壁重归女史环。却笑安釐汲上冢,殉书玉碗为谁关。
清平乐(熟水)。宋代。杨无咎。开心暖胃。最爱门冬水。欲识味中犹有味。记取东坡诗意。笑看玉笋双传。还思此老亲煎。归去北窗高卧,清风不用论钱。
题吴若愚一经堂。宋代。刘子翚。老矣惟书爱未消,喜闻新塾出尘嚣。轩窗近水来无厌,弦诵因风听忽遥。游艺定知轻拾芥,正心端欲似耘苗。一经教子诚为乐,家世从今未寂寥。
水壶子。唐代。贯休。良匠曾陶莹,多居笔砚中。一从亲几案,常恐近儿童。卓立澄心久,提携注意通。不应嫌器小,还有济人功。
过京口。元代。王冕。瓜洲正对西津渡,金山焦山江水中。过客放船忌险阻,何人击楫问英雄?白云渺渺生秋树,黄叶萧萧落晚风。铁瓮城头一登眺,天南天北思无穷。
秋思有感。宋代。何梦桂。落日西风捲白沙,关山万里客思家。芦花雁断无来信,柿子霜红满树鸦。
霸王庙。宋代。袁说友。志大无遗策,天亡有愧心。威棱空炯炯,祠殿独阴阴。木秀千年古,溪流万折深。江东父老意,羯鼓奏新音。
酹江月(严子陵钓台)。宋代。范成大。浮生有几,叹欢娱常少,忧愁相属。富贵功名皆由命,何必区区仆仆。燕蝠尘中,鸡虫影里,见了还追逐。山间林下,几人真个幽独。谁似当日严君,故人龙衮,独抱羊裘宿。试把渔竿都掉了,百种千般拘束。两岸烟林,半溪山影,此处无荣辱。荒台遗像,至今嗟咏不足。
观察晋陵龚公招饮城南太白楼二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百折危梯上翠台,飞楼云际划蓬莱。客疑供奉乘风到,人似征西玩月来。宇宙并悬终古迹,山川重遘异时才。当筵何限清秋色,欲挽群仙步玉台。
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州蓬州两使君咨议诸昆季。唐代。杜甫。马首见盐亭,高山拥县青。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全蜀多名士,严家聚德星。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
幽梦初回,重阴未开,晓色吹成疏雨。竹槛气寒,莼畹声摇,新绿暗通南浦。未有人行,才半启、回廊朱户。无绪。空望极霓旌,锦书难据。
苔径追忆曾游,念谁伴、秋千彩绳芳柱。犀奁黛卷,凤枕云孤,应也几番凝伫。怎得伊来,花雾绕、小堂深处。留住。直到老、不教归去。
燕山亭·幽梦初回。宋代。张鎡。幽梦初回,重阴未开,晓色吹成疏雨。竹槛气寒,莼畹声摇,新绿暗通南浦。未有人行,才半启、回廊朱户。无绪。空望极霓旌,锦书难据。 苔径追忆曾游,念谁伴、秋千彩绳芳柱。犀奁黛卷,凤枕云孤,应也几番凝伫。怎得伊来,花雾绕、小堂深处。留住。直到老、不教归去。
和刘原父澄心纸。宋代。欧阳修。君不见曼卿子美真奇才,久已零落埋黄埃。子美生穷死愈贵,残章断◇如琼瑰。曼卿醉题红粉壁,壁粉已剥昏烟煤。河倾昆仑势曲折,雪压太华高崔嵬。自从二子相继没,山川气象皆低摧。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识哉。宣州诗翁饿欲死,黄鹄折翼鸣声哀。有时得饱好言语,似听高唱倾金罍。二子虽死此翁在,老手尚能工翦裁。奈何不寄反示我,如弃正论求俳诙。嗟我今衰不复昔,空能把卷阖且开。百年干戈流战血,一国歌舞今荒台。当时百物尽精好,往往遗弃沦蒿莱。君从何处得此纸,纯坚莹腻卷百枚。官曹职事喜闲暇,台阁唱和相追陪。文章自古世不之,间出安知无後来。
望仙楼图。明代。唐之淳。马声龙影半天来,月殿霞扉次第开。一自踏歌归碧落,人间空筑望仙台。
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南北朝。沈约。即事既多美。临眺殊复奇。南瞻储胥观。西望昆明池。山中咸可悦。赏逐四时移。春光发陇首。秋风生桂枝。
齐山僧舍。宋代。王鞏。竹密通幽境,横桥逐涧斜。阴崖耸珪壁,古蔓引龙蛇。寺僻虚僧磬,亭荒足兔罝。紫微今不见,著意采黄花。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熔金 一作:镕金)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永遇乐·落日熔金。宋代。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熔金 一作:镕金)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