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犯(林钟商)。宋代。柳永。晴烟幂幂。渐东郊芳草,染成轻碧。野塘风暖,游鱼动触,冰澌微坼。几行断雁,旋次第、归霜碛。咏新诗,手捻江梅,故人赠我春色。似此光阴催逼。念浮生、不满百。虽照人轩冕,润屋珠金,于身何益。一种劳心力。图利禄,殆非长策。除是恁、点检笙歌,访寻罗绮消得。
《尾犯(林钟商)》是一首宋代诗,作者是柳永。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晴烟幂幂。
渐东郊芳草,染成轻碧。
野塘风暖,游鱼动触,冰澌微坼。
几行断雁,旋次第、归霜碛。
咏新诗,手捻江梅,故人赠我春色。
似此光阴催逼。
念浮生、不满百。
虽照人轩冕,润屋珠金,于身何益。
一种劳心力。
图利禄,殆非长策。
除是恁、点检笙歌,访寻罗绮消得。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景色宜人的春天场景和一种对光阴逝去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的开篇以“晴烟幂幂”来形容天空中的烟雾,暗示着春天的气息。接着描述了东郊渐渐茂盛的芳草,将大地染成轻盈的碧绿色。野塘的微风温暖,游鱼在水中游动,冰澌微微开裂。几行飞过的雁鸟依次返回南方,归途中经过霜碛。这些描写都展示了春天的景象和生机勃勃的景色。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自己在赏景之余吟咏新写的诗,手中捻着江梅花,这是故人赠送给他的春天的象征。这一切让他感觉到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短暂。他思考着人生的虚幻和短暂,虽然身居高位,享受荣华富贵,住在豪华的房屋中,却对个人毫无益处。他认为这种追求权势和财富的努力是徒劳无功的,不是长久之计。
最后两句诗提到了“恁、点检笙歌”和“访寻罗绮消得”。这里的意思是说除非能够寻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否则那些表面的享受和华丽的装饰都是虚幻和短暂的。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对光阴短暂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权势和财富的怀疑和对真正价值的思索。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示了柳永独特的诗歌才华。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柳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无梦令 五更。金朝。马钰。一鼓乾坤入洞。便把虚无拈弄。离坎自交宫。澄湛寂然无梦。无梦。无梦。别我魔军大恸。
喜曹东畎迁大理寺簿。宋代。刘植。九衢多雨后,庭下草痕新。终拟持平手,来为折槛人。印开桐荫午,吟久烛花春。却恨无来客,分题寄所亲。
闲居二首。宋代。洪咨夔。一觉汤饼睡,几转庭花阴。不作八翼梦,以无富贵心。东家朝鸣玉,西家暮横金。芭蕉大蔽牛,不奈霜风侵。何如老忘得,曲肱滋味深。
和魏侍御雨中见寄五首 其二。明代。张宁。客怀牢落向秋深,诗酒浑无往日心。何处寒砧且停手,近来情绪已难禁。
题曹孝娥。宋代。赵崇琏。孝女方童草,哀诚动鬼神。父沈迷死所,已不爱其身。苍桧根泉壤,灵祠食水滨。中郎八个字,恼得老奸人。
同苏汝载泛海怀吴光卿。明代。韩上桂。与子散发卧沧洲,江间水急浸黄牛。鹭蹴已见白浪破,鳌坼欲逐青山浮。云气淋漓图画湿,天光闪铄金银流。欲将瑶草寄不得,徒然怅咏蒹葭秋。
李处士。宋代。宋祁。江天退卧久沈冥,秋入颠毛翠葆惊。原宪桑枢贫不病,子真岩石老归耕。樵风挂席晨昏至,屐齿登山上下平。鄅稻已收霜橘熟,深心宁逐彻侯荣。
示故人。宋代。杜濬之。在家同匏系,游子似箨飞。昔分参与商,今作埙与篪。感子意气殊,顾我齿发非。茅屋正萧萧,野花亦离离。无酒水可饮,无饭黍可炊。杲杲看朝阳,连连弄夕晖。男儿重交好,雪霜以为期。
寿遂宁李漕。宋代。李曾伯。自是清都紫府仙,德星躔次剑东川。香浮世界莺花地,人乐春风燕麦天。元佑贤材名合近,绍兴相业庆基绵。一年一佛为公寿,五百尊成百年。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代。苏泂。魏紫姚黄扫地空,斩新相尚庆元红。道人眼界无分别,只赏东来一味风。
送高九万。宋代。葛绍体。诗名空满浙江东,身事长嗟似转蓬。正是梅天又离别,相思还在雨声中。
次甬川东阁书怀 其三。明代。霍韬。豢柳醲烟煦影铺,上林人醉拟清都。刺天茑蔓凭高木,照眼蜃楼惊幻图。三叹德辉稀缥凤,半生踪迹愧浮凫。紫云觖我樵灵望,那得随君梦鉴湖。
勉学诗(八首)。明代。方孝孺。鸾凤寡俦匹,玉树少枝柯。贵人在高位,骨肉苦无多。轻车驾驷马,妙舞随清歌。独乐不如众,中心欲如何。东家借一轴,西家求一梭。织成十丈幕,周我堂之阿。至亲隔咫尺,举首如山河。¤
闭户。宋代。释文珦。闭户秋风里,寥寥绝往还。菊开无俗艳,木落见真山。心比孤蟾净,身同野鹿閒。困来虽就枕,无梦到人间。
茅舍梅。元代。明本。数椽草屋延清客,竹作疏篱护玉葩。不是玉堂无分到,且和明月到山家。
中秋日泛湖杂诗 其十二。南北朝。邹浩。每将冲韵拟琴高,不值飞鸣心更劳。邂逅诗成似招隐,稻花深处举霜毛。
水调歌头。唐代。无名氏。玉琯届良月,璇极炳明星。适当季舍,有梦应麒麟。但愧衡门深隐,偶尔玉川添累,还解振家声。乐章歌一阕,笔阵扫千军。羡君侯,为学富,焕文清。青云咫尺要路,曳紫更腰金。顾我荆榛虽茂,其奈栋材无用,何似八千椿。君王行赐宴,礼重敬如宾。
石山僧。金朝。李龏。禅衣挂石棱,月涧濑流冰。钉画扫寒壁,覆棋然夜灯。别来增落叶,病起损枯藤。说透莲花偈,相依有越僧。
山居杂兴。宋代。艾可翁。村落兵戈后,江湖几杖前。索居兼屏燕,幽梦反宜蝉。茅舍分炊火,苔砖出酿泉。家贫思辟谷,非是博长年。
一叶落。唐代。李存勖。一叶落,搴珠箔。此时景物正萧索。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吹罗幕,往事思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