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元年八月十九日过湖州东林沈山用石榴…自号回山人。唐代。吕岩。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白酒酿来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熙宁元年八月十九日过湖州东林沈山用石榴…自号回山人》是唐代吕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邻已富忧不足,
东老虽贫乐有馀。
白酒酿来缘好客,
黄金散尽为收书。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环游湖州东林沈山的情景,并表达了作者对财富和书籍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词以虚实结合、意蕴深远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物质财富的看法。第一句描绘了西邻已经富裕,但他们仍然感到不满足;第二句则描述了东邻(作者)虽然贫穷,但却感到非常快乐。通过对比,作者暗示了财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感,相反,无拘无束的心态才是真正的财富。
接下来的两句则展示了作者对待财富的态度。他用“白酒酿来缘好客”来表达好客待人的心态,意味着他愿意用自己的努力来换取来自他人的友情和快乐。在这个过程中,他并不把金钱视为衡量和交换的标准。最后一句“黄金散尽为收书”,作者表示自己宁愿把自己的金钱花费在购买书籍上,这是他真正珍视和追求的东西。
整首诗意味着作者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追求之间的平衡的探讨。他认为过度追求财富会使人失去自由和快乐,而真正的财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对知识和美的追求。这首诗词反映了唐代文人的价值观和对世俗成功的思考。
吕岩,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吕岩。吕岩,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竹枝词四首。明代。吴鼎芳。湖船来往惯风波,尾后黄旗飞虎图。一夜王程三百里,枇杷明日进留都。
数蒙杨泽民秀才惠佳篇谢以长句。宋代。晁说之。嘉陵江声不到耳,嘉州清音得之子。豪英磅礡狎鸥鹭,金钱弃掷等泥滓。青楼不使白发生,万恨都归一杯里。三苏死後三川愁,君辈人才谁所喜。
谢师厚挽词三首 其一。宋代。范纯仁。妙年辞笔已惊人,不谓明时阻致君。白首郎中归白水,青衿弟子到青云。渊明雅有归田兴,贾傅空留吊屈文。千载定应无孔孟,一言谁为诔孤坟。
桃溪书院。明代。刘泽大。桃阴掩蔼映清溪,玉署香浮碧汉齐。可是仙才留副墨,若为多士吐虹霓。
赠久轩提刑江东二首 其一。宋代。汤汉。江右皇华溯浙东,按行特地到山中。柴门忽有高轩过,衰俗久无前辈风。嵩岳气摇消息长,祝融开霁鬼神通。荒崖绝谷留光彩,长使人怀太极翁。
菩萨蛮(重阳)。宋代。毛滂。淡烟疏雨东篱晓。菊团凄露真珠小。青蕊抱寒枝。因谁特故迟。曾是骚人盼。羞做茱萸伴。揉破郁金黄。与君些子香。
天宝宫词十二首寓感 其七。元代。顾瑛。近臣谐谑似枚皋,侍宴承恩得锦袍。扇赐方空描蛱蝶,局看双陆赌樱桃。翰林醉进《清平调》,光禄新呈玉色醪。密奏君王好将息,昨朝马上打围劳。
柏石图诗(并叙)。宋代。苏轼。陈公弼家藏《柏石图》,其子慥季常传宝之。东坡居士作诗,以为之铭。柏生两石间,天命本如此。虽云生之艰,与石相终始。韩子俯仰人,但爱平地美。土膏杂粪壤,成坏几何耳。君看此槎牙,岂有可移理。苍龙转玉骨,黑虎抱金柅。画师亦可人,使我毛发起。当年落笔意,正欲讥韩子。
熙宁壬子八月於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宋代。并叙。一径乔林下黄叶,三山翠壁绕禅居。共君将住还归去,欲问安心知已疏。
和真州太守营屋新成之韵三首。宋代。刘宰。东南列将谨防虞,尚记熙宁变法初。一自胡雏饮江水,遂令卒全杂民居。炊烟不断云横壘,清夜无哗月满庐。妙用独推贤太守,征摇元不到乡闾。
同吴明卿游大觉庵。明代。黎民表。风尘不入寺,花木自为林。赤日清凉地,青山吏隐心。古藤垂屋角,独鹤占松阴。车马长安客,谁能向此寻。
自平桥放舟游湖。清代。姚燮。微雨宜行船,清飔宜坐樽。好春无一花,草绿暗生烟。城影碇水影,窕若沙横山。閒鸟知人心,弄翮青蘋间。旷岸开柳圩,楼阁浮空云。轧轧惟橹声,天深静无喧。佳日多厌娱,游情众方阑。吾抱冲和襟,独溯兴忘殚。至象荟灵悦,妙气皆兰荃。相待如有期,意得谁喻言?
赠王屋道士赴诏。唐代。王建。玉皇符诏下天坛,玳瑁头簪白角冠。鹤遣院中童子养,鹿凭山下老人看。法成不怕刀枪利,体实常欺石榻寒。能断世间腥血味,长生只要一丸丹。
赠傅与砺使安南还。元代。黎崱。竹里莺啼岭啸猿,安南使者下龙船。诏分鸢阯倾心拜,诗致鸡林好事传。绛节司存新雨露,青春来往倦风烟。江头客发垂垂白,犹见南来陆贾年。
春感 其四。清代。何振岱。疾雨横风近画檐,春人小极只淹淹。讨方重读桐君录,请命时烦太史占。靧面从来非悦怿,齐心还许有针砭。禽言格桀难舒郁,愿奋雷霆启户潜。
寄汪季佩。明代。郑潜。外兄作尉金溪上,贱子迎亲南浦边。綵棒政閒惟禄养,敝裘时改复谁怜。巢居云气熏图画,部曲春风乐管弦。喜仗周郎问消息,书来珍重惠华笺。
送林子中知成都。宋代。孔武仲。鞍马覆山黑,旌旗垂野红。问远谁当行,太守临蜀中。太守时之豪,学博文章工。人事未称遂,崎岖已巴东。公年方六十,皎皎头如童。不服何首乌,自有夜气充。丹田芙蕖开,余光发形容。推此见治民,亦与治身同。以静镇浮躁,以仁苏疲癃。一夫无向隅,四野常年丰。间出作遨头,伐击鼓与钟。远民生爱敬,有古循吏风。岂止招学徙,区区继文翁。
寄亨甫。宋代。邓肃。晴空当昼栖暘虫,目林欲焚深甑中。多谢吾君肯相访,袖中诗句来清风。爱主我堪犬马比,采蕨山巅行饿死。岂能五绝比天人,疾读君诗汗如洗。君今师友人中豪,琢磨事业当日高。若扣天门自求试,速为奉天留陆贽。
两同心。元代。仇远。踏青归后,小步西园。翠袖薄、新篁难倚,绿窗润、弱絮轻粘。春风急,暮雨凄然。早听啼鹃。忆昔几度湖边。款曲花前。约俊客、同倾凿落,看游女、同上秋千。春无主,落日低烟。芳草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