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谭三藏入京

送谭三藏入京朗读

《送谭三藏入京》中文译文:

阿闍梨与佛身同,
灌顶难施利济功。
持咒力须资运祚,
度人心要似虚空。
东周路踏红尘里,
北极门瞻紫气中。
好进梵文沾帝泽,
却归天策继真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写给谭三藏的送别诗。诗人以佛教理念为主题,通过谈论灌顶和持咒的难度以及修行的要求,表达了对谭三藏入京的祝福。

第一句“阿闍梨与佛身同”,指的是阿弥陀佛和阿闍梨(指出家修道者的称呼)身体合一,即修行者能够与佛陀心心相印,达到悟道的境界。

第二句“灌顶难施利济功”,灌顶是佛教仪式中一种赐予佛教徒神力的仪式,灌顶本身是一种修行功法,能够帮助人们实现智慧和利益众生的目标。

第三句“持咒力须资运祚”,指的是修行者要持咒(念经、念咒),以积累积德,提升运势,实现自己的修行目标。

第四句“度人心要似虚空”,意味着修行者要具备无私无我、不受自我欲望束缚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利益众生,达到智慧和解脱。

接下来的四句讲述了谭三藏的行程和前途。诗中提到“东周路踏红尘里”,意味着谭三藏将踏上一段尘世之旅,面对许多世俗的纷扰和困扰。

“北极门瞻紫气中”表示京城(即长安)是帝王之地,有着紫气,寓意着谭三藏在京城将有更高的机遇和成就。

最后两句“好进梵文沾帝泽,却归天策继真风”,表达了谭三藏在进入京城后,若能掌握梵文(佛教经典语言),就有机会受到皇帝的赏识和拔擢,继承真正的权势和威风。

整首诗以佛教修行思想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谭三藏入京的美好祝愿和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崇敬和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齐己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朗读
()

猜你喜欢

玉立蓬莱问浅深,仙裾不受海尘侵。
千年爱护神龙骨,万里凄凉老鹤心。
夜月照愁低草色,秋风吹泪哭松阴。
钱塘流水情何限,谁采苹花学越吟。
()
单车细马出虎牢,春云黕黕百舌嚎。
谷雨已近花欲尽,秉烛夜饮朝坐曹。
因君重思昔日欢,醉笔狂扫嵩丘高。
于今零落二十载,纵在各各叹二毛。
()

东方千骑拟三河。灯夕试春罗。想是蟾宫高会,暂留暮雨姮娥。
使君燕喜,王孙赋就,桃叶秋波。弱柳移来娇舞,落梅换了行歌。

()

风云喜际会,雷雨遂流滋。荐币虚陈礼,动天实精思。

渐侵九夏节,复在三春时。霢霂垂朱阙,飘飖入绿墀。

()

有美人兮在空谷,肌肤冰雪颜如玉。
珠袖轻绡卷翠云,日暮天寒倚修竹。
自言久住黄金屋,舞遍霓裳羽衣曲。

()

霞岭荒丘久寂寥,朱仙遗恨尚难消。藏亏总为金牌误,赐剑空怜玉辇遥。

古庙松杉标异代,旧宫禾黍暗前朝。忠魂尽作南枝树,风雨年年想后凋。

()
浦树微微改,溪流稍稍深。
春来差少病,岁后苦多阴。
陇亩三年梦,亲朋万里心。
感时仍念旧,老泪欲沾襟。
()

露湿银桥暑气清,寒风一夜剪疏棂。乡关迢递肠应断,京国繁华梦未醒。

北雁远冲寒水落,残蝉犹带夕阳鸣。天涯处处嘶胡马,客路风高难请缨。

()
巅峰一望水深潭,谁解缘情语话堪。
暗室自开明日月,道心奇异老山菴。
研穷妙理真消息,诫忌先贤让不贪。
稽古尚为今法则,愚蒙太甚苦惔惔。
()
楼前流水西江道。
江头水落芙蓉老。
画鼓叠凉波。
凭栏颦翠娥。
()

箫峰隐者黄子邕,绿眉秀颊双青瞳。雪中曾踏溪南石,坐听箫声云雾中。

悬崖路转愁独往,结屋溪边小于舫。绝似山阴王子猷,夜半乘流入虚朗。

()

犀押重帘水院深。柳绵扑帐昼愔愔。梦回孤蝶弄春阴。
乍减楚衣收带眼,初匀商鼎熨香心。燕归摇动护花铃。

()

折柬召僧休,儒禅结伴游。藻心遮戒律,觞改黜轲丘。

壁冷啼虫暮,云盘怒隼秋。小章閒理楫,歌板上渔舟。

()

点检平生剧可怜,还从束发滞幽燕。看云桂树惭高隐,走马章台负少年。

依旧青霄偏燕颔,不教明月试龙泉。传闻上界多官府,倘似人间亦杳然。

()
露坐空庭竹四围,夜深更不掩柴扉。
茫茫云海月未上,苍耳满园萤乱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