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雷卿张明府。唐代。贯休。任官征战后,度日寄闲身。封卷还高客,飞书问野人。废田教种谷,生路遣寻薪。若起柴桑兴,无先漉酒巾。
《赠雷卿张明府》一首唐代的诗,由贯休创作。这首诗写了作者官至张明府之后,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诗的内容告诉我们,作者退休后,过上了闲散的日子。他在给朋友雷卿和张明府分别赠送礼物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问候。这首诗传达了一种深邃、自然和平静的意境。
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授官征战一段后,
我过着悠闲的日子。
给雷卿送来卷册的礼物,
写信向野人询问消息。
庄稼不能种植在废田上,
我寻找生计的出路。
如果起身到柴桑去养蚕,
就不需要先过滤酒。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由与宁静,贯休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身份的追求。他选择了度过简单、宁静的生活,与朋友保持联系,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友人安好的关心。
这首诗的诗意深远而真挚,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通过表达对朋友的思念,诗中体现了友情的持久和价值。同时,诗中也描绘了贯休过着自由、宁静的生活,以及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反思。
整首诗的节奏流畅,句子简短而有力,意境深远而留白恰到好处。贯休以淡雅的笔调表达了内心的欢愉和宁静,这种恬静和自然的气息使这首诗具有极高的抒情性。
总的来说,《赠雷卿张明府》是一首传达作者思想和情感的深沉诗作,通过表达友情和对退隐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在世界的平和与积极。这首诗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提供了关于生活和友情的深刻思考。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贯休。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黎明府移治平乐。明代。卢龙云。古来良吏独称难,宦拙那能走上官。改道方知齐晏子,求名应薄汉倪宽。行过桂岭闻猿狖,别后邾城忆凤鸾。从此治平堪第一,徵书早拟下长安。
和杜抚勾古意六首 其三。宋代。释德洪。长松援丈萝,无事登青冥。因缘偶然尔,初非出经营。我受气类似,抡材置勿听。翟公亦痴绝,书门议交情。
郑枢密生日五首 其三。宋代。张纲。衮衣廊庙孰推先,元老勋名自卓然。忠概明堂尊一柱,神锋长剑倚中天。定知辟国功归召,已见疏封地得燕。相业蝉联应未艾,少翁家学似韦贤。
陆严州赴召喜成三诗 其二。宋代。张镃。荣辱心中总不疑,因公环召独成诗。秪愁相见无多话,不似寻常梦里时。
强饭。清代。吴俊卿。强饭能驱病,禁寒惯典衣。打头朝雨下,梳发旅尘飞。潮影白沈屋,石苔青刺扉。无人慰寥落,梁燕故依依。
送刘侍御。明代。朱应登。巴东凉月夜何其,起视明星亦不迟。两岸落梅羌笛里,故园今夕是归期。
清夜。明代。黄渊耀。微月过竹里,虚窗夜亦深。此时清且寂,爽气入幽襟。独悟有所念,悠然如会心。灯寒清焰小,相与发孤吟。
芳草渡 还乡未旬,旋复别去,经碧浪湖作。清代。朱祖谋。滴梦雨,又涨绿霜波,细尘麴洒。照落枫临岸,丹黄对展岩画。林表蟾镜挂。迎扁舟东下。渐岁晚,缱绻寒卮,却背乡社。牵惹。酒悲顿起,倦理双溪渔隐话。便赢取、青山落手,沈吟钓竿把。荡人海气,恣曼衍、鱼龙修夜。问甚日,细听回帆鼓打。
元日奉呈项丈诸生。宋代。范成大。节物阴涔里,人情冷淡中。百忧寻老大,一笑属儿童。雪意愁饥雀,风声入断鸿。新衣满闾巷,终日自西东。
次韵答阵梦锡十首。宋代。陈造。巨室荧煌万金产,小家经营一簪馀。克庸盟随制梃足,更用荆尸来捣虚。
谢人见惠香品。明代。唐穆。软着丝罗绌裹丸,香风款款透心肝。人间何物传来异,掌上开封墨木乾。一水红梅凭落叶,百年仙遇喜乘鸾。前生蟾桂今宵月,漫抱阳台作梦看。
游山光寺。宋代。洪迈。寺藏两山腹,路转百步阴。登高试病脚,掬冷清烦襟。败壁龛石刻,岁月不可寻。惟应查公石,俯仰阅古今。屋古囷枝挂。摧颓力难任。何当咄嗟办,嗣彼钟梵音。兴衰岂关吾,得酒且满斟。归路有溪月,揽之醒吾心。
绛都春。清代。庄棫。春回玉砌,有天涯倦客,闲倚朱栏。十载旧情,凄迷庭院,雨风残。移根几度车轮转,佩环月下阑珊。柳绵飘荡,梨云掩黯,泪眼汍澜。冉冉仙云乍返,翻柔荑晕碧,嫩蕊含丹。语燕渐来,流莺初弄,待团栾。花魂久被瑶台款,往时谁伴宫鬟。新妆休遣,离人镇日对看。
题谭德称扇。宋代。范成大。蛮风吹雨瘴江肥,短草荒山鸟不飞。尽是泸南肠断句,如今分与故人归。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 捧俎用《丰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祀事孔明,礼文惟楙。爰洁牺牲,载登俎豆。或肆或将,无声无臭。精祲潜通,永绥我后。
采莲(延遍·寿乡词)。宋代。史浩。霞霄上,有寿乡广袤无际。东极沧海,缥缈虚无,蓬莱弱水。风生屋浪,鼓楫扬C42F,不许凡人得至。甚幽邃。试右望金枢外。西母楼阁,玉阙瑶池。万顷琉璃。双成倩巧,方朔诙谐。来往徜徉,霓裳飘摇宝砌。更希奇。
水友续辞 水莼。唐代。王质。我取友兮得水莼,黄黄白白花深深。美髯得非龙子孙,秋风不退香涎痕。东鲁思,东吴思,所思兮宜相诒,草木溪山今是非。
送家叔季鸿先生游睢上谒后土祠 其三。清代。王又旦。玉果犀钱伴客醺,此生投老恨空闻。对人敢说青箱字,隔水徒湔白练裙。三月扶筇登殿阁,一天垂柳下河汾。灵祠飒飒如风马,应有神光入夜分。
送李子行太守谪茶陵 其三。明代。徐熥。楚江遥望隔天涯,盛世南迁道路赊。满目春光无限泪,清明风雨马头花。
思家五首 其三。元代。方回。世道骎骎似可咍,多年吾已似衔枚。品题已定门人叛,议论方公敌国来。瓦砾敢侔珠玉价,茅茨谁办栋梁材。渊明归去庐山下,未少黄花酒一杯。
送蒋梦范之延绥。明代。区怀年。洪流遍寰海,岱岳犹峥嵘。世人皆啜醨,而君乃独醒。踟蹰困京邑,抱道安所荣。文心极淹博,茹奇吐玄精。缔好相喻问,楮墨多仪型。何当揽衣去,别虑恒怔怔。
次复柬先生纪行之什二十首 其五 白土。元代。胡奎。荜门圭窦倚斜阳,榆柳阴阴过屋长。下马试尝新压酒,楝花风落苧衣凉。
卧陶轩。宋代。黄庭坚。陶公白头卧,宇宙一北窗。但闻窗风雨,平陆漫成江。卯金扛九鼎,把菊醉胡床。城南晁正字,国器无等双。日月丽宸极,大明朝万邦。假版未通班,晓严梦逄逄。万卷曲肱里,胸中湛秋霜。亦有好事人,叩门提酒缸。欲眠不遣客,佳处更难忘。
题沈启南小幅山水 其二。明代。张萱。柴门秋净树阴疏,肃肃宵征造友庐。共向深山无别计,晤言惟有数行书。
故汉嘉太守礼院学士张公挽诗 其二。宋代。韩维。吾交崔与范,取友得端良。直节晚仍苦,嘉名久更香。高怀轻世利,馀事入文章。万里缄哀恨,春风挽铎锵。
沩山问仰山临济得大愚力得黄檗力颂。宋代。释德光。黄檗山头遭痛棒,大愚肋下报冤雠。当机一喝惊天地,直得曹溪水逆流。
赠鲜于伯机。元代。刘祁。忆昔逢君北渚秋,藕花香里醉轻舟。三年一别空回首,千里相思更倚楼。明月不随春物老,碧山长带暮云愁。天平松竹黄华水,早晚柴车得共游。思君一日如三载,两寄诗来慰我心。尘土愈知人世隐,风烟遥见海门深。贫来笑我常痴坐,乱后怜君更苦吟。历下亭前春水阔,扁舟何日重相寻?
哭同年杨庶常三首 其二。清代。钱澄之。才惊君卧病,易箦即兹辰!不问维摩疾,谁知原宪贫!苔痕侵枕席,药物吝同人!握手床前诀,伤心托老亲!
乌夜啼·石榴。宋代。刘铉。垂杨影里残红。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暮雨急。晓鸦湿。绿玲珑。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
竹西书舍为徐必明赋。明代。刘泰。藏修新构竹西房,锦轴牙签粲满床。翡翠归时翻夕照,凤凰鸣处向朝阳。诵馀不学衣襟润,卧久应便枕簟凉。分付家僮频简点,莫教春笋过东墙。
又次刘学录韵。宋代。陈宓。八月川原旱欲然,季秋连雨顿澄鲜。明朝领客成无暇,七日登高不厌前。菡萏扫除如暑净,芙蓉绰约作春妍。佳人得得同来看,萸菊年年却懒搴。
一翠亭二首 其一。宋代。萧立之。隔水山青欲染衣,一檐云影树高低。白鸥似笑客尘土,飞过亭前却下溪。
出门别妻子 其三。清代。郑世元。勿用顾旅人,我犹得自强。融融荣卫间,渐觉回三阳。饥已思食粥,渴已思饮浆。前途虽然辽,有弟相扶将。只愁雁鸿少,勿虑岁月长。但看岭梅发,知我思故乡。明年五六月,寄汝荔支尝。
转寿春守太和庚戌岁二月祗命寿阳时替裴…诗人之末云。唐代。李绅。未登崖谷寻丹灶,且历轩窗看壁题。那遇八公生羽翼,空悲七子委尘泥。旧坛无复翔云鹤,废垒曾经振鼓鼙。点检遗编尽朝菌,应难求望一刀圭。
送于中丞入回鹘。唐代。顾非熊。风沙万里行,边色看双旌。去展中华礼,将安外国情。朝衣惊异俗,牙帐见新正。料得归来路,春深草未生。
纸。唐代。李峤。妙迹蔡侯施,芳名左伯驰。云飞锦绮落,花发缥红披。舒卷随幽显,廉方合轨仪。莫惊反掌字,当取葛洪规。
念奴娇。宋代。田为。嫩冰未白,被霜风换却,满院秋色。小阁深沉围坐促,初拥红炉宜窄。帘密收香,窗明迟夜,砚冷凝新滴。无人知道,个中多少岑寂。翻念一枕高唐,当年仙梦觉,难寻消息。睡起微醒衣袖重,不管腰支犹索。旋暖银簧,时添酥字,笋玉寒无力。如今肠断,暮云依旧凝碧。